鄔斐妮
摘 要: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對于環境產生了嚴重的破壞,誘發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多年的經濟高速發展直線,我國大多數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所以,在信息化的環境直線,加快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管理平臺,是促進我國環境治理、監管、決策以及服務等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手段。文章主要是就新形勢下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建設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綜管理平臺;建設;生態環境保護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23.168
1 新形勢下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管理平臺內容
(1)數據平臺。通過建立環境綜合管理數據信息數據平臺的方式,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數據、資源的統一管理和應用。生態環境部門在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過程中,在分析空氣質量、水環境、噪聲環境、污染環境等常規數據的基礎上,將數據分析結果錄入綜合環境管理平臺中,然后利用該平臺進行各個數據之間關聯性的分析與處理,最后將數據表現狀況集中的呈現出來。
(2)多業務支撐平臺。生態環境部門利用多業務支撐平臺建立統一的生態環境保護平臺門戶,向所有單點等于與用戶管理,提供統一規范服務,確保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也就是說,生態環境部門通過建立多業務支撐平臺的方式,將公共服務與生態環境保護通用業務服務整合在一起,不僅提升了系統自身的可拓展性,而且使得系統具備了重復使用的功能。為滿足向應用系統提供多種類型的公共服務的目的,相關部門將系統內各種服務功能統一封裝,利用其形成的獨立的子模塊,構建具備通用服務功能的應用系統,對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數據信息資源。
(3)綜合應用管理平臺。綜合應用管理系統作為生態環境保護系統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該系統在建設的過程中,其涉及門戶首頁、現場檢查、期限治理、項目管理、行政處罰、信息公開、個人辦公等多種模塊。作為生態環境部門來說,應該在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管理系統的過程中,必須采取統一管理和分析生態環境保護業務數據的方式,利用其所生成的生態環境保護標準和要求,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4)環境質量信息發布平臺。生態環境部門應該通過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管理平臺,定期的向社會發布生態環境保護的質量信息,對于城市的實時環境狀況、空氣質量等,進行動態的檢測以及發布,將不同站點的污染濃度以及污染指標及時上報,提供精準數據,及時準確的呈現在廣大居民面前,確保廣大居民能夠及時的了解其所生活的城市環境現狀,才能將其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的調動起來。
2 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管理質量監測系統
城市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管理系統,包含了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系統、聲環境檢測系統、水環境監測系統、固體廢棄物環境監測系統等。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部門,在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時,主要是在分析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管理系統采集到的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的基礎上,根據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的要求,充分發揮信息化手段的優勢,制定科學合理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為后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1)污染源企業自行監測,及時上報到系統。生態環境部門在開展環境治理時,必須要求污染源產生的企業在自行監測信息管理的基礎上,及時的將其所采集到的污染物排放數據,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提交至生態環境部門,然后由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管理平臺,進行數據的分析與審核,這樣可以更好的對污染源企業進行實時監督實時管理,對于企業出現的違法、違規排放行為進行有力的約束,可以更好的為企業的后續節能減排措施,提供最為真實可靠的數據基礎。另外,由于污染源企業排放的污染物大多屬于固定污染源。所以,生態環境部門必須嚴格的按照企業污染源排放的特點,要求污染源排放企業自行提交污染物排放口布置、走向以及排放量等數據,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生態環境保護措施。
(2)GIS綜合應用管理平臺。GIS綜合應用管理平臺,主要就是利用WebGIS地理信息系統,將環境監控平臺、環境事故應急監測系統、環境事故應急調度系統、水環境監測預警系統等各個系統的數據與地理信息數據緊密的結合在一起,然后根據地理信息系統對比、分析的結果,將地理信息數據與環境數據緊密的銜接在一起,確保生態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環境視頻自動監控系統。環境視頻自動監控系統作為當前我國正在大力興建的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管理平臺,這一平臺的建設為國家在線監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持,因為自身突出的功能,為我國環保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該平臺在實際應用中,主要作用就是全面監控污染源,將污染源的排放口視頻監控與現有污染源視頻監控系統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相互疊加和印證,以便于生態環境部門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污染源防治措施。
(4)污染源排放過程工況監控系統。目前,我國生態環境部門建設的污染源排放過程監控系統,主要包含污水排放過程監控系統、煙氣污染源排放過程監控系統等。污染源排放過程監控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主要是利用相關軟件,對于污染源企業的生產數據、排放數據、治理設施的運行狀況等,進行綜合的分析和處理,然后再通過虛擬仿真技術、智能模型分析等相關技術,實時的監測污染源排放企業相關設備的運行工況,確保環境監察部門能夠及時的掌握企業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狀況,避免因為環境監察部門監管不到位,而出現企業排放超標、偷排、漏排等違法、違規行為的發生,這樣可以更好的為我國環境治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此外,環境監察部門通過污染源的采集、治理、排放等的參數指標,與污染源企業進行系統的關聯,以此判定其污染物排放是否在合理范圍內,為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以及環境治理費用的收取提供科學合理的數據支持。
3 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相關部門必須在充分重視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加快生態環境保護信息化管理平臺建設的步伐,完善現有的生態環境治理措施,促進政府部門監督與服務能力的全面提升,為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朱桂平.淺談檔案信息化管理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J].蘭臺內外,2019,0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