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方紅
時至秋日,股市行情卻還像春天,說變就變,讓人猜不透把不準。這不,上周很多投資者還在擔憂股市底在何方,這周“一根大陽改三觀”,又開始憧憬3000點不是夢。只是后面沖動買進去的可能又感覺心里不那么踏實,這種左右為難、害怕做反的心態在投資者中比較普遍,要改變這種心態必須增強自身的投資定力。
首先,提升對大盤趨勢的判斷定力。俗話說,看準大勢賺大錢。牛市滿倉干,持股為主;熊市空倉看,休息為上;震蕩市控制倉位,耐心等待。當前的股市,肯定不是牛市,因為量能上不去,漲也漲不到哪里去;熱點不持續,要么追不到,追到就變成套。同時,宏觀大勢也不支持,政策上國家關注的是實體經濟發展,而實體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結構優化關鍵期,上行動力不足,下行風險未除,這也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付出的代價;外部中美貿易摩擦更是不確定性多,要有長期的甚至最壞的應對準備。那么會不會繼續走熊創新低呢?也沒有必要過分悲觀。一方面,A股總體估值不貴,在全球低利率趨勢下越來越具有長期配置價值;另一方面,市場有利好一點就燃,如這周深圳本地股的爆發,只是熊市思維慣性主導和外部環境制約資金不敢連續拉抬而已。因此,在這個階段,大漲大跌都不現實,只有慢慢震蕩,以時間換空間,投資者也就沒有必要為一兩根大陽線、大陰線而焦慮改變策略,特別不必沖動買進賣出,耐心等待觀望趨勢明確再行動不遲。
其次,增強對價值投資的堅守定力。漲時看勢,跌時重質。隨著股市的不斷市場化和基本制度的完善,特別是境外資金的涌入、機構投資者的擴大,注重公司質地,追求業績穩定增長是今后投資者立于不敗之地的不二法門。很多投資者肯定會說,現在白馬股不時爆雷閃崩,價值投資也不可靠,這里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價值投資是指股價與業績的性價比,再好的股票,太貴也沒有投資價值。這段時間中報在密集公布,可以給投資者很多提示,比如社保基金持倉前列的行業是生物制品、食品綜合和飼料等,二季度社保基金持倉前十大股票中有8只來自大消費板塊,而恰恰在大盤調整階段,消費股是逆市走強、創歷史新高最多的板塊。還比如從高毛利率的股票中去分析,已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毛利率超過80%的上市公司中生物醫藥、計算機、食品飲料三大行業的公司最多,其中我武生物、微芯生物等生物醫藥企業更是占了半壁江山。又比如從三季度預喜的上市公司行業分布中去挖掘,可以發現,電子、生物醫藥、食品飲料是預喜率最高的前三大行業。如果投資者手中持有的是這些行業的績優股,就算當前套著也沒必要擔心什么,甚至還可以利用現在市場調整的機會,進一步配置加倉便宜的好資產、好公司。千萬不能因為大盤調整割肉在低位,價值投資核心在于堅守。
再次,短線操作要有嚴格執行紀律的定力。在調整市道中,很多人都想去尋找結構性個股機會,也就是想炒炒短線。為了保持對市場的那份感覺,有能力的投資者可以拿出少量資金進行短線操作。短線操作必須牢牢記住只能做短線,一旦發現失誤就要認賠出來,絕不能把短線做成長線,越套越深。做短線也要有些選股原則,比如個股跌幅巨大有反彈潛力的,低價板塊常出牛股原因就在于此;企業必須盈利,虧損股、問題股、一元以下的仙股概念再多也要遠離;最好是景氣行業、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與專利;還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能力,遠離家族企業、個人股份占比高的企業。
最后,鞏固對倉位管理的把控定力。股市走向千變萬化,投資者要依靠倉位的變化來適應這種變化。對于當前低位區域投資者倉位的把控,筆者在欄目中有多次提醒,大盤沒有站穩多條均線與長期趨勢線之前,建議半倉操作比較主動,鑒于管理層對穩經濟有底線,應該不會讓經濟增幅破六,所以悲觀空倉沒有必要,最黑暗的時候可能就是最大的反轉時機,跌得越狠機會越多,倉位反而可以增加。相反,如果指數始終在箱體運行,則沒有必要總是調整倉位,休息等待可能效果更好,不然一旦做錯弄壞心態,不利于行情來了正確操作。具體來說,2700點以下不斷加倉,2800點到3000點觀望,3000點以上如果量能不斷放大、有持續的熱點和賺錢效應,則做多加倉;如果沒有量能支持就不斷減倉。總之,要對中國經濟未來保有信心,相信中國股市不會長期停留在3000點以下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