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康 陳 雄通
(1.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助教,廣東 茂名 525000)
(2.廣東石油化學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教授、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廣東 茂名 525000)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的推動下,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能力及意識也成為了各個高校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素質教育的重點。各大高校為大學生提供了各類創新創業平臺,如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挑戰杯”創新創業大賽等,通過以賽促創,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2019年由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建筑工程研究性設計教學工作室((以下簡稱:“廣油·研究性設計教學工作室”))團隊申報的“盒作”設計作品進入廣東省第五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省賽。學生利用專業特長對茂名特產包裝盒提出自己的設想,并且付諸實踐,設計出作品,投入市場。
茂名特產品種繁多,果品特產有錢排三華李、高州香蕉、高州桂圓、豐垌香糖柑、大成山楂、北梭甜柿、化州黃皮、化州橘紅、化州新安鎮番石榴等;農產品有高州爆皮黃番薯、信宜懷鄉雞、水東芥菜、新垌茶等;手工藝品有信宜玉制品、高州角雕、高州緬茄雕刻等。

圖1:錢排古建筑調研(作者自攝)
“盒作”設計是針對茂名特產的包裝進行設計的,緊跟國家提倡的“低碳生活”的腳步,用綠色環保材料制作,結合我們的專業知識,以茂名地域建筑裝飾為基礎,提取其中與包裝盒相結合的元素進行設計。
“盒作”設計緣起于廣油·研究性設計教學工作室團隊成員針對建筑設計課程的前期調研策劃活動,調研地點在中國三華李第一鄉——茂名錢排鎮(圖1),成員在購買三華李時發現其包裝盒單調、毫無特色、不環保,萌生了能否結合設計專業優勢利用當地的傳統建筑文化來對三華李包裝盒進行設計,進而通過特色的包裝設計來推動三華李銷售的想法。于是組建團隊,并且設計、制作模型,在作品成熟之后投入到市場之中。
“盒作”設計作品的設計力圖突出地方工藝以及特色,通過借鑒、利用茂名傳統建筑的一些元素來進行設計,如鑊耳墻、梁枋的裝飾、灰塑、磚雕、柱礎等形式,將這些茂名地域建筑元素文化融入到包裝設計之中去。茂名地區傳統建筑雖然不多,但是形式多樣、類型豐富、極具地域特征。
廣油·研究性設計教學工作室團隊一直致力于對茂名地區傳統建筑的調查與研究,走訪了分布茂名地區的大量傳統建筑,加以記錄(圖2)。再通過利用建筑類型學、符號學、建筑美學等相關知識,對茂名地域建筑元素進行提煉。

圖二 茂名地區建筑裝飾(作者自攝)
包裝有三大基本功能:保護商品不受損害,美化商品的外觀,還有就是盡量符合大多數買家的喜好,向消費者傳達購買的訊息。一個設計精良、富有美感、具有特色的產品包裝,會在眾多的商品中脫穎而出,用獨特的魅力吸引注消費者的注意力,并且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指導消費的目的。
以三華李包裝設計(圖3)為例,“盒作”設計從古建筑的“鑊爾墻”為基本意向延展開來,鑊爾山墻的一大特點是瓦頂建龍船脊和山墻筑鑊耳頂,從側面看就像一個“凸”字,該設計的提手部分則運用了這一造型。突出的提手部分做了鏤空設計,便于顧客手提。該設計的主體部分的外包裝表面表面的右上方花紋提取了建筑廊檐上的花紋雕,左下方則做鏤空處理,方便顧客看到里面產品,鏤空的圖案也為花紋。設計按三種不同規格尺寸,分別為五斤裝、十斤裝以及散裝,以滿足顧客的不同需求。

圖3:三華李包裝設計(學生作品)
設計不僅在包裝的外觀上結合了當地建筑特色,在材料上也體現綠色環保理念。內包裝盒采用蜂窩紙板折疊而成,這種材料廉價質輕,有較好的保溫隔熱性能,降低成本的同時也便于保存三華李。外包裝則用牛皮紙圍合而成,該材料柔韌結實、可承受較大的拉力和壓力,成本低。
包裝藝術設計的最終目的就是制造一種人性化、美好的、有創意的文化品位作品]。注入豐富、獨特的建筑、風土人情元素,運用得當能為包裝藝術注入生命力,既能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又能增加人們對產品外包裝的眷戀之情以及對于文化的認知?!昂凶鳌痹O計作品正是以此為設計目標來提升茂名地區特產的銷量,實實在在服務茂名地方經濟。
盡管“盒作”設計兼容了視覺傳達設計以及工業設計范疇,但是其理念、方法等還是建立在建筑學專業之上,通過課堂上對于建筑學知識的學習,課外通過“研究”的方法進行實踐,再發揮自主創新能力,“盒作”設計才能實現。這種“教學+研究+創新”也是建筑學專業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方式。
“盒作”設計主要是利用茂名地域建筑的元素來進行設計,需要對于古建筑、形式美學、建筑類型學、建筑符號學、設計學等相關專業知識的了解,對專業知識的積累才能為后續創新創業打下基礎。因此,在建筑學專業教學中,需要引導和培養學生相關方向知識的學習和積累。
“盒作”設計并不是簡簡地運用專業知識就得以形成的,還需要“研究”手段的介入?!昂凶鳌痹O計的研究主要是針對茂名地區傳統建筑的研究,通過最基本的研究方法——“田野調查法”對傳統建筑進行調查,再對調查之后的成果進行總結、分析,再利用到設計之中,這種方法也契合了“研究性設計教學”的模式。廣油·研究性設計教學工作室正是以“研究性設計教學”理念作為指引而成立的。
“研究性設計教學”的涵義是“把設計教學當作設計研究的重要工具,使其具有發展設計觀念和方法的功能,注重設計過程和方法的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教學和研究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教學既是手段(研究的手段),也是目的(學生的學習過程)”。發揮大學教育的“研究型”功能,促進對社會熱點問題的深層次思考,從而帶來先鋒示范作用,是改善當下建筑學專業缺乏創新原動力和實踐可行性的選擇。
“盒作”設計是學生在專業調查實踐過程中萌發的靈感并加以實踐而實現的,因此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廣油·研究性設計教學工作室倡導“小班式”教學,師生共創、共同研究完成相應的課題,以調研、講課、討論、評論、制作、展示等多樣化方式展開,沒有固定的答案和結果,老師不過多的干涉學生的想法,不給予學生過多詳細的知識,指明一個方向,更多的是通過討論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傾聽與啟發學生,共同挖掘未知的領域,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以激發學生的原創性思考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設計創新能力。
此次“盒作”設計從想法到成型,都是學生自主完成,老師只是參與討論、研究,學生通過“盒作”設計也會去學習、研究相關知識,這樣的方式,既給讓學生更加鞏固專業知識,同時也發揮了他們的自主能動性。
“盒作”設計是工作室包裝設計上一次創新創業實踐探索和嘗試,利用“研究”的方法,并融入“研究”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