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澳大利亞特派、特約記者 劉天亮 張浩 ●王曉雄
七國集團(G7)峰會于24日至26日在法國南部濱海城市比亞里茨舉行。據《澳大利亞人報》26日報道,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當地時間25日同美國總統特朗普在G7峰會間隙舉行雙邊會晤。在不斷升級的美中貿易戰問題上,莫里森表達了對特朗普的支持,稱美國有“合理的訴求”,但他同時表示,兩國之間應盡快解決貿易問題,否則澳大利亞以及其他第三國經濟體將受到損害。
報道稱,莫里森與特朗普及其他美國官員間的會談持續約20分鐘。莫里森告訴記者:“我們就美中貿易問題進行了很好的交流。簡單說來,美國向中國提出了一些問題,而中國也向美國提出了一些問題。解決問題并達成協議還是要靠兩國自己。我一直希望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當然我們希望這種情況早日發生。很明顯,它(貿易戰)對全球經濟造成廣泛影響。你不能對問題置之不理,它們必須得到解決,我們顯然希望看到問題得以解決。”莫里森認為,作為交易關系的一方,美國有其合理訴求,不應由澳大利亞告訴美國或者中國他們應該達成什么協議。這兩個國家達成協議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中美經貿摩擦毫無疑問是本次G7峰會的主題之一,作為美國的盟友,莫里森的上述表態引發外界廣泛關注。《澳大利亞人報》稱,在兩人會晤之前,特朗普曾向外界發出有關美中貿易摩擦的復雜信號,稱他正在重新考慮最新一輪的互征關稅行動。但白宮后來又澄清說,特朗普這番話的意思是,他正在考慮是否要對中國更加強硬。
一位不愿具名的學者2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莫里森的表態說明,他試圖在自己最大的貿易伙伴和安全盟友之間達成某種平衡。但他對待兩者的態度還存在一些微妙的區別。
該學者認為,莫里森在今年大選期間曾說過,中國是“客戶”,美國是“朋友”。在安全戰略上和美國保持一致,澳大利亞是心甘情愿的。近期以來,澳大利亞在安全政策方面緊隨美國的步伐,在出臺實施反外國干涉法、審查孔子學院等方面,甚至可以說跟著美國的指揮棒在轉。
然而,在經貿關系方面,澳大利亞對中國的依賴已經超過美國,因此在中美經貿摩擦議題上,莫里森政府不得不采取更加中立的立場。數據顯示,2017至2018財年,澳大利亞和中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它同美國及日本兩國貿易量的總和。有研究顯示,一旦對中國的出口大幅下降,澳大利亞的GDP增速最多會下降一半。澳大利亞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莫里森政府也常常自詡比反對黨更擅長管理經濟,因此在中美貿易爭端面前,澳大利亞沒有多少附和美國的余地。
另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莫里森在同特朗普會晤時還提到了越南的地區作用。莫里森說,“我剛從越南來到這里,我與越南方面就澳越合作以及越南在印太地區所發揮的積極作用進行了良好交流。”莫里森表示,越南的經濟實力、越南正在該地區尋求的發展機會,以及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存在顯然是有利于和平與安全的穩定因素。
據了解,莫里森與特朗普在G7峰會期間的會晤備受澳媒關注。《澳大利亞人報》稱,澳大利亞本是G7的觀察員國,但隨著該國在全球大國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莫里森與特朗普的會晤也被提升至正式會晤級別。莫里森表示,特朗普對澳大利亞決定加入霍爾木茲海峽“護航聯盟”向莫里森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