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濤 趙方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購買格陵蘭島很感興趣,但遭到丹麥首相斷然拒絕。惱羞成怒的特朗普推遲對丹麥的訪問。實際上,這并非美國首次想得到格陵蘭島,美國覬覦格陵蘭島已有一百多年。
1868年:參議員一笑置之
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1814年,根據《基爾協議》,格陵蘭島被劃歸丹麥,成為丹麥殖民地。
丹麥歷史學家塔熱·卡瑞斯泰德表示,一百多年來美國實際上一直在尋求得到格陵蘭島的機會。美國內戰結束后,美國國內的擴張主義勢力再度抬頭。國務卿威廉·亨利·西沃德是一名狂熱的擴張主義者,他在演說中預言北美所有地區都會加入美國,1867年,在他的推動下,美國以720萬美元從沙俄手中購買阿拉斯加,在當時,這是一筆巨額收購。這一年夏季,西沃德同丹麥談判收購圣托馬斯島和圣約翰島(現在的美屬維爾京群島),雖然美丹兩國達成了一份條約,但這份條約未能生效。1917年,美國才最終買到這個群島,價格為2500萬美元。西沃德還考慮向丹麥購買冰島和格陵蘭島,并且公開表達了這種興趣。
1868年,采礦工程師本杰明·米爾斯·皮爾斯為國務院編寫了一份關于購買冰島和格陵蘭島的報告。他在報告中稱,格陵蘭島擁有很好的商業捕魚機會,那里冰晶石儲量豐富,利用現代采礦方法很容易獲取;相比之下,冰島不那么值錢,而且冰島人非常愛國,可能無法很好地吞并。不過,皮爾斯總結道,擁有這些地區的最大利益將是戰略性的,如果美國占有阿拉斯加之后再獲取格陵蘭島和冰島,美國幾乎就能圍住加拿大,這可能有助于說服加拿大加入美國。然而,當皮爾斯的報告提交給參議院時,參議員們對這個想法一笑置之,他們認為沒必要為兩個冰天雪地的島嶼浪費錢。
1941年:保護性占領
二戰爆發前,格陵蘭島是受丹麥嚴密控制的一塊殖民地,同外部世界交往很少。1940年4月納粹德國占領丹麥之后,英國海軍封鎖格陵蘭附近海域,禁止來自德國控制區的任何船只抵達格陵蘭島,格陵蘭島徹底與世隔絕。英國和加拿大最初計劃聯合占領格陵蘭島,但美國強烈反對英加兩國的計劃。
稍后,丹麥駐美國大使亨利克·考夫曼承認本國政府已經喪失外交自主權,因此他開始以獨立身份行事。4月13日,考夫曼同格陵蘭地方官員舉行會談,地方官員同意由他擔任格陵蘭駐美代表。美國政府表示,除非格陵蘭地方當局是獨立的,否則美國不會向格陵蘭提供外交承認和援助。為此,格陵蘭地方官員在5月3日通知地方咨詢議會,格陵蘭別無選擇只能作為一個主權國家行事。丹麥政府繼續通過無線電向格陵蘭發出命令,但這些信息被格陵蘭地方當局忽視。為了避免遭到德國占領,格陵蘭地方當局請求美國給予保護,美國同意派遣兩艘海岸警衛隊船只運送一個領事小組到格陵蘭首府努克設立臨時領事館。
1941年,局勢又一次復雜化,英國和加拿大迫切希望在格陵蘭島費爾韋爾角附近建造一個機場,這迫使格陵蘭島正式歸美國保護,以維持該島的中立。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對格陵蘭島有濃厚的興趣,1941年4月9日,在德國占領丹麥一周年,丹麥大使考夫曼違背丹麥政府訓令,同美國國務卿科德爾·赫爾簽署一份行政協議,準許美國軍隊在格陵蘭島設立基地,使格陵蘭成為事實上的美國保護國。首批美軍部隊于1941年7月7日抵達格陵蘭島。1941年12月11日,美國對德國宣戰,格陵蘭也隨之成為一個交戰國家。1942年,美國陸軍接管對伊維圖特礦的保護,島上多處建起美軍基地。當時,格陵蘭島當地居民不到1.8萬人、丹麥人不足500人,而成千上萬美國軍人涌入改變了該島的人口結構。美國軍人同當地人的關系很好,他們給島上帶來了新聞、食物和娛樂,并且極大地改變了島上的基礎設施。1945年5月5日,格陵蘭人慶祝丹麥解放,格陵蘭再度直接處于丹麥控制下。
1946年:秘密求購
二戰結束后,美國和蘇聯之間出現冷戰,美國總統杜魯門和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抓緊在戰略棋盤上布局,杜魯門的顧問們看重格陵蘭島能夠抵御蘇聯戰略轟炸機的地理優勢,他們一直很擔心戰時蘇聯戰略轟炸機越過北極圈向北美目標飛來。美國與丹麥就使用格陵蘭島一事展開了談判,美國提出用價值一億美元的黃金和一部分阿拉斯加石油開采權交換格陵蘭島。這一切都在秘密磋商,但就如同現在特朗普求購格陵蘭島一樣,這個想法震動了丹麥。美國國務卿詹姆斯·伯恩斯發給美國駐哥本哈根大使館的一份電報顯示,1946年12月14日,伯恩斯向到紐約參加聯合國會議的丹麥外交大臣古斯塔夫·拉斯穆森提出,美國希望購買格陵蘭島。在討論完有關格陵蘭島的防務安排后,伯恩斯對拉斯穆森說,也許直接將格陵蘭島出售給美國“將是最省事和最令人滿意的”。美國的需求似乎讓拉斯穆森大吃一驚,但他沒有斷然拒絕伯恩斯,他回復說會研究美方遞交的相關備忘錄。但是,最終美國什么也沒有得到,丹麥堅決拒絕出售格陵蘭島。由于這場求購是在冷戰背景下秘密進行的,幾十年來外界都不知道。
盡管未能如愿購入,美國仍然對格陵蘭島很感興趣。美國發起外交攻勢,迫使丹麥在不出售格陵蘭島的情況下給予杜魯門政府想要的駐軍權,格陵蘭島被納入美國防務安排之內。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成立,美國和丹麥成為創始盟國。北約的宗旨是西歐國家與美國站在一起對抗蘇聯,對一個成員國的攻擊將被視為對整個北約的攻擊。丹麥加入北約后不得不取消遷移美軍駐格陵蘭島基地的計劃,丹麥同美國簽署了一份允許美國使用格陵蘭島基地的協定。
1950年,丹麥允許美國重建圖勒空軍基地,這個基地在1951年至1953年之間擴大,作為北約統一冷戰防御戰略的一部分。圖勒空軍基地是美軍最北端的基地,包括一個彈道導彈雷達站。配備有核武器的B-52轟炸機在基地附近不間斷地飛行作為“圖勒監視器”,一旦同蘇聯開戰,這些轟炸機就會飛向蘇聯。20世紀60年代,美軍探索利用島上的冰川作為瞄準蘇聯的戰略導彈基地。雖然美軍最終沒有部署任何導彈,但作為該項目的一部分,美軍建造了一個絕密的核動力基地,這個基地被稱為“世紀營地”。1968年,圖勒空軍基地發生B-52墜毀事件,美國空軍的B-52轟炸機墜毀,這架轟炸機攜帶了4顆氫彈,墜入格陵蘭北極星海灣,產生大范圍放射性污染。盡管那次事件促使美軍指揮官改變了他們使用核武器的方式,但圖勒仍然是美國空軍的一個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