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外書屋”介紹了一組父子讀書忘記吃飯的漫畫,這組漫畫反映的是父子之間的趣事,那個禿頭的大胡子爸爸慈祥、和藹、幽默;那個留著刺猬頭的淘氣兒子調皮、聰明、可愛。在這組漫畫中,盡管沒有一個字,卻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身心愉悅。
《父與子》是一部世界著名的漫畫集,作者是德國的埃·奧·卜勞恩,作品中一個個生動幽默的小故事,都是來自于生活中的真實感受,父與子實際上就是卜勞恩與兒子克里斯蒂安的真實寫照。一幅幅小巧精湛的畫面閃爍著智慧之光,無言地流瀉出純真的父子之情與融融的天倫之樂,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由此,我想借漫畫的作用來談談它的教育功能。
漫畫是一門活潑、幽默、豐富、簡潔的藝術,方寸之間能夠展現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帶來無限思索與聯想,獲取一種精神的升華,它能通過畫面表揚真、善、美,也能抨擊假、丑、惡,所以它具有很強的教育功能。著名漫畫家繆印堂先生說:“漫畫讓你明辨是非,成為正直正派的人;漫畫讓你思維敏捷,成為聰明機智的人;漫畫讓你風趣幽默,成為開朗樂觀的人。”
一、漫畫能讓學生學會知識
漫畫能讓我們在幽默中學會知識,在幽默中放松自我。漫畫以其強烈的諷刺性、幽默性、教育性深深打動著學生的心弦,為學生所喜愛。漫畫書上有他們羨慕的英雄人物,也有他們朦朧期待的理想愛情,更有文字書上也能提供的文學知識,諸如唐詩,諸如歷史風云人物,那一幅幅生動的畫像是一個個廣闊的世界,帶領他們馳騁于無限的想象空間……教師可以讓孩子們了解漫畫,并教給他們欣賞漫畫的方法和畫漫畫法,層層深入,引導學生走進漫畫世界,站在一定高度品味漫畫,最終得到啟示,受到教育。比如《名偵探柯南》一書的最后一頁,有各種各樣的警察的簡介,有小說的,有漫畫的,甚至還有現實的,里面的很多斷案細節包含歷史、地理、心理、化學、醫學,甚至還有占卜學的知識,還有一些超乎人類想象的、很有創意的發明,這無不引起了孩子無盡的遐想。
二、漫畫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漫畫教學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深遠的意義,學習興趣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在教學中激起學習興趣就是要使學生發揮主體作用,把學生引向智慧的源泉。而漫畫教學在這一點上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教育教學中合理、恰當地應用漫畫教育手段,能優化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能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對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有事半功倍之效。同時漫畫還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漫畫形式比較容易掌握,可以使學生學了就用,再加上其技法的多元性和自由性,在表現過程中所受束縛較少,為學生自由表現自己思想情感提供了工具,所以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漫畫本身也有獨特的激趣功能,是中小學美術教學中極富吸引力的課程資源。漫畫能有效訓練學生的繪畫技巧,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幽默感;其獨特的人文性能有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
三、漫畫能讓學生“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漫畫會讓人變得幽默,也能夠提高一個人的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更重要的是它會讓人變得快樂。如今的孩子,由于生存壓力和學習環境的變化,他們也需要精神上的調劑和釋放,青少年可以通過學漫畫,培養想象力和造型能力,將自己的創意通過畫筆表現出來,漫畫也能使學生的學習壓力得到緩解。欣賞優秀漫畫作品的過程就是孩子們精神上得到愉悅和放松的過程,也是啟迪思想、塑造幽默品格的過程。
于學生而言,漫畫能夠開發智力、陶冶性情、培養審美情趣,從提高審美能力、發展感知力、培養創新精神上來看,看漫畫、畫漫畫,不僅是對對繁重的課業的種“解壓”,還能幫助學生提高觀察生活的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培養孩子樂觀向上、積極思考等優良品質,帶來思想的啟迪和想象的愉悅,豐富精神世界。
四、漫畫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漫畫在注重技法的同時,更講究原創精神,更講究構思。漫畫的創作沒有標準答案,其他的美術作品更多關注的是技法,而漫畫更講究獨立的構思,構思也相當于“點子”,別人用過了,你就不要用了,你這次用了這個點子,下次就不要用同一個點子了,所以,漫畫更能訓練人的創新思維。此外,漫畫的技巧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視覺思維技巧的發展,通過表達日常生活場景的繪畫,學生會更加關注他們周圍的世界和自然環境。
學生在欣賞、創作漫畫的同時進行交流和表達,在愉悅的環境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得以發展,繪畫技能能夠得到進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漫畫創作能使學生學用獨特的視角觀察生活,在漫畫創作的過程中要融繪畫與思想、技巧、趣味為一體,所以這個創造過程能夠鍛煉學生頭腦的靈活性。
【參考文獻】
[1]尹少淳.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繆印堂.漫畫藝術[M].北京:中國連環畫出版社,1989
(深圳市寶安區石巖街道羅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