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充霞
【摘 要】小學思想品德是一門典型的育人課程,是對學生實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思品課教學中如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課教師應該思考也應解決好的重要問題。教育部新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是指導思品學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因此,教師在小學思品課中要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小學思品;心理健康;思品教育
一、概述
在當今社會,人的心理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卻嚴重缺失。由于小學思品課程的特殊性,教師應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在學科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在小學思品課中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明理法
明理法就是培養學生對思想道德的認識,使學生辨別是非美丑。該方法需要應用到教學實踐中,教師可結合教學中的例子,使學生判斷事例中人物的對錯,并分析事例的影響等,最后,教師再就事例進行總結和分析等,并給學生以啟發,指導學生堅持良好的行為,這對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品質和健康(各方面的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如在《成長的腳印》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分析自己在成長中有哪些變化和進步,對自己的優點、缺點、長處、短處等進行全方位分析,并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對于個人來說,正確認識自己更有利于推進個人身心健康;對于學生來說,能使學生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對自己取得的進步進行自我鼓勵。同時,正確認識自我也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能使學生懂得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二)陶冶法
在學生個人成長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思品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班集體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環境之一,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教學中也要以活躍班級氣氛為主要目標,使學生在集體討論中更好的學習思品課程,同時討論問題也對學生的思考能力有積極的作用,如在《珍愛生命》這一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對生命的意義進行討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氣氛,使學生熱火朝天的參加討論,這也更利于學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習慣的養成,使學生受到周圍良好環境的熏陶,形成積極向上的品格,更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感染法
在思想品德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用自身行為感染和帶動周圍的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如在《我愛祖國山和水》這一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聯系周圍的名勝古跡,并播放一些靜態的圖片及動態的視頻,使學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們祖國優美的自然風光。教師也可以引用一些詩詞歌賦等,與學生一起品鑒作家筆下的祖國的大好河山。如引用《沁園春·雪》中的詞句,教師可與學生一起分析作者筆下的優美的風光,也可以播放一些北國風光的圖片或視頻,通過圖片影音帶領學生真切地感受祖國的山河風光,并與學生一起朗誦,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教師在運用感染法教學時,可引用生活中常見的例子以更好地感染學生。如在講解誠信時,教師可結合季布千金一諾的故事,教導學生在生活中一定要信守承諾,這對于學生優秀品質的養成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有積極作用。
(四)示范法
教師可以以自己良好的行為方式影響學生,并親自為學生做出示范,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這對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有重要的影響,也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如思品課中一些相關的內容:誠實守信、遵守規則、樂于助人、敬業樂群等,教師都可以結合自身行為或發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進行講解,并讓學生將這些良好的行為應用到實踐生活中去。比如,在《我在集體中成長》這一章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自己在集體中使怎樣與人融洽相處的,獲得了哪些成長。如在班級大掃除中,教師可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集體觀念及協作能力,這對于學生的集體意識、合作精神的培養都有積極影響。在平時生活中,教師也要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如尊老愛幼、遵守規則、講禮貌等,并將這些良好的行為傳遞給學生,使學生能夠不斷提升個人素質,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
三、總結
心理健康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有著積極影響,所以,教師在思品課中要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能夠在思想品德的學習中不斷提升個人素養,促進個人成長,這對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有積極作用。教師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關心學生的身心等多方面的成長,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將良好的道德規范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從而不斷提升個人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宗華.談如何在小學思品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23)
[2]楊洪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思品課結合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4(A3)
[3]劉雅娜.共奏“和諧教育”的新樂章——淺談當代小學少先隊員心理健康問題與教育方法改革[J].科幻畫報,2018(01)
[4]澤呷.小學思品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探究[J].中華少年,2017(27)
[5]娜拉.加強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新課程(小學),2016(12)
[6]朱日生.小學品德與生活(社會)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教師,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