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
如果說小學一、二年級的教育是讓種子生根發芽;那么三、四年級的教育就是讓他們枝繁葉茂;五、六年級的教育就是培養他們綻放出美麗的花朵。對于一位新接觸小學高年級語文科教學的新老師而言,怎樣來抓好花的事業呢?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教學生不僅要教書本上的知識,還要結合書本以外的知識,教他們怎樣學?學什么?老師怎樣帶領學,還要了解學生的個性以及他們的愛好,現在的孩子不能打,也不能罵,那我們怎么辦?學習不好的孩子就不管不問,學習好的孩子就很喜歡,這樣是不行的,剛接到一個班時,孩子們都肯定不怕這位新老師,但我們應該多花時間暗自觀察孩子們的心理特點,抓住他們的性格,了解孩子們在家的情況,對他們有一定的了解了,才在教學上給他們壓力,讓他們慢慢地有一定的動力。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闡述初次接觸到小學高年級語文課的教學觀點。
一、努力打造一把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
新接觸到一個班,你想很快地融入到他們的內心深處去觸動他們的心扉、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特別是面對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其方法很簡單:需要讓他們喜歡你,不排斥你,不厭煩你。而打造這把鑰匙的元素就是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以及仁愛之心。假如我們能夠做到這四點,你一定是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他們也一定會因為有這樣的一位老師而喜歡學習語文。
二、努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
小學高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中閱讀、朗讀、發言、傾聽、隨筆記、大膽想、課后背桶、練習、積累、鞏固、自學等等。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我們語文老師去引導好,否則課備得再好、再精、再細也等于零,最終結果就誰三尺講臺上“唱獨角戲”。因為學習的主人是學生而非老師,只有學生做到課前預習、課中投入,課后鞏固,教師引導者的任務才算圓滿了。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培養。積千累萬,不如養個好習慣。”
三、努力設計一套符合本班學生、促進本班學生學習檢測作業的方法
高年級的語文作業多、難、雜。假如都由老師來批改的話,我認為效果不佳。可以適當利用身邊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工。比如:帶動家長檢測孩子們在家的學習情況;鼓勵班干部檢測班上同學們的背誦、書寫情況;大膽放手讓學生進行聽寫、作文、家庭作業的互評互改。當然,無論是家長還是學生的檢測情況,作為老師一定要對其情況有所了解,做好的要鼓勵并繼續發揚,做得不好的要引導改正。
四、給孩子一定的空間,讓他們在愉快中學習
每四個同學一小組,每組一個組長,組長在其中的責任很大,當有的同學不愿意時,需要想辦法,例如:我們班是這樣的,組長大部分都是女生,男生我選的是那種有點調皮的,有一個同學,媽媽走了,爸爸在監獄,但孩子很聰明,給我的感覺就是那種不學習,只想玩的孩子,內心自信不足。如果你吼他,打他,他會起逆反心的,他奶奶每次遇見我都說讓我把他管嚴一點,他膽子很大,于是我就和他奶奶說,孩子大了,有思想了,我們要關心他需要什么,在想什么,不是一味地用自己的眼光看孩子,不能要求孩子過高,孩子是需要愛的,需要鼓勵以及關心的。我說:“阿姨,以后不要在孩子面前說有損孩子自尊心的語言,這樣孩子會更反感的,”阿姨笑著說:“以后不說了,謝謝老師”。以后每次遇見我,阿姨都不再說他孫子膽子大以及不聽話之類的話了。上學期我一直在觀察他,即使有時他的書不會背,但是我沒有說他,其余的孩子也一樣,我說,肯定是老師布置的作業有點多,讓你們再花時間背書肯定有點困難,對背了的孩子就說作業不多,這其實是為這些沒有背書的孩子找借口,這部分孩子就把頭低下,我說老師再延遲一天的時間,你們能背嗎?他們說:“能”,我非常高興,給孩子們一個臺階,也許他們會更加地努力。所以這學期,我叫田廣宇同學當小組組長,給他一個自信,同時也讓他有一定的壓力,能夠讓他有一點責任感。我經常哄孩子們,我對他們說:“只要你們聽話,專心學習,玩的時候好好玩,學的時候好好學習,做到主次得當,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管在哪方面,只要有進步的同學,我都設有獎勵。孩子們都很高興。從這學期的開學能看出,孩子們比以前更加地熱愛學習了,感覺也沉穩多了。
教育事業是一份良心事業。我們要努力做到為孩子服務,給家長們一個放心的教育。在教育事業上,我們不要光顧著教學成績,教師的名利,更要多了解學生,多愛學生,多走進他們的心里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讓學生無論在哪方面都能得到健康成長。教育是需要用心去做的,讓我們攜起手來努力、努力、再努力。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我們辛勤的培育下綻放出更絢麗的花朵。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楓香鎮青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