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網絡信息時代下,新媒體的迅速發展已經對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造成了巨大的沖擊,而對于電視編導來說,要使電視節目自身能夠長遠發展,需要從自身能力素質入手,在不斷地學習中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并在此基礎上對電視欄目展開有效創新,從而提高欄目收視率,獲得更多觀眾的認可。為此,文章對新時期電視編導的綜合素質要求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提高電視編導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最后以此為基礎,對電視欄目創新轉型路徑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電視編導;綜合素質;電視欄目
電視編導作為電視節目的主要創作者,其能力素質與節目收視率往往有著非常直接的關系,而要想實現對電視欄目的創新,電視編導也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且能夠在欄目選題、制作的過程中做好節目創新、崗位協調、內容把關、輿論引導等多項工作。由此可見,對于電視編導綜合素質與欄目創新路徑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
一、新時期電視編導的綜合素質要求
(一)創新能力
受新媒體發展的影響,新時期電視行業競爭十分激烈,很多電視節目為迎合觀眾需求,獲取短期效益,常常會盲目效仿當前熱度與收視率較高的其他節目,甚至是對國外的一些節目模式進行照搬照抄,這樣的節目創作方式雖然能夠在短期內提高節目收視率,但卻也使得國內電視節目出現了嚴重的同質化現象,對于電視媒體的長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新時期,電視編導要想推動電視媒體發展,穩定提高節目收視率,就必須要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從節目形式、節目內容、技術、觀念等多方面展開有效創新,使節目能夠具有獨特性、不可替代性,最終在眾多同類節目中脫穎而出。
(二)管理能力
電視編導是在電視節目制作采、編、播一體化趨勢下出現的新型專業,電視節目從選題到拍攝的所有過程,都會由電視編導參與其中,而無論是拍攝地點、拍攝時間的選擇,還是拍攝現場的指揮,也都需要由電視編導負責。因此,要想提高電視節目質量,保證電視節目制作的順利完成,電視編導就必須要具備優秀的領導管理能力,能夠從全局出發,對整個電視節目制作過程進行統籌規劃,制定出合理、科學的工作預案,并將各崗位的工作安排、工作要求明確下來。同時,電視編導的管理能力還要體現在對工作人員的管理上,電視節目制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系統的工作,不僅參與的工作人員較多,同時也需要各崗位、各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而電視編導則要負責協調指揮各崗位工作人員,并把握工作中的各項細節,這些工作對于其管理能力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另外,電視編導還要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與心理素質,這樣才能夠在面對各種突發情況時采取及時、正確的應對措施,這同樣是管理能力的一部分。
(三)專業能力
作為新興專業,電視編導會涉及電視節目編輯、策劃、創作、制作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技能,其專業知識范圍非常之廣,而在電視節目制作的過程中,電視編導也必須要運用這些知識、技能來進行節目策劃、素材加工等各項工作,在特殊情況下,電視編導甚至還要負責攝像、主持等其他工作。由此可見,新時期的電視編導既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基礎,并能夠將各種專業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之中,這樣才能夠使電視節目的制作更加專業、規范,從而保證節目收視率。
(四)生活經驗
電視媒體的服務對象是廣大觀眾,因此電視媒體要想在新時期發展起來,就必須要面向觀眾,明確節目受眾群體以及觀眾需求,同時從生活中挖掘各種觀眾喜愛的素材,以滿足觀眾對于電視節目的要求,而這就要求電視編導必須要具備豐富的生活閱歷。電視欄目雖然分為多種類型,但其內容卻離不開現實生活,無論是新聞節目還是綜藝節目,其中都包含著多樣化的生活元素,只有新聞編導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夠準確判斷出這些生活元素的價值,并對其更加合理的應用于節目之中。
(五)政治素養
電視媒體作為主流媒體,一直都具有著娛樂、教育、審美、認知等多方面的職能,而其職能的發揮,則會對社會大眾造成非常直接的影響,如果電視媒體未能正確發揮其職能,那么就會對社會發展、社會秩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例如在科教類電視欄目過程中,如果媒體傳播了錯誤的科學知識,那么其教育職能就會出現偏移,從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麻煩。因此,對于電視編導來說,政治素養同樣是新時期所必須具備的能力素養,只有具備了良好的政治素養,才能夠對黨政方針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思想政治上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從而保證自身思想教育等各方面職能的正確發揮。
(六)新聞敏銳性
新聞敏銳度不僅與新聞類電視節目的制作有關,更是所有電視編導所必須要具備的素養,對于電視媒體來說,新聞就意味著關注度與收視率,只有電視編導具有捕捉新聞的敏銳性,才能夠在節目制作的過程中準確找到觀眾感興趣的點,并通過恰當的方式在節目內容中呈現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節目質量,吸引觀眾興趣,從而獲得更高的收視率。
二、提高電視編導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
(一)樹立終身學習意識
電視編導是一門知識、技能十分龐雜的專業,無論是傳播學、色彩學等理論學科,還是非線性編輯技術、攝影技術等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都屬于電視編導專業所必須要學習的課程,而隨著科學技術以及電視媒體的不斷發展,這些知識技能也處于不斷更新之中。因此對于電視編導來說,要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就必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在工作與生活中對專業知識技能進行持續性的學習,以達到鞏固基礎、提升能力的作用。另外,在電視行業發展的過程中,電視節目制作還會對電視編導提出新的要求,而這也同樣是電視編導在日常、學習中所需要進行學習的。
(二)強化節目主體意識
電視編導雖然僅僅是電視媒體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崗位,但對于電視節目來說,其發揮的作用卻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電視編導也要強化自身的節目主體意識,將自身看作是電視欄目的一部分,并從自身的角度來對欄目創新展開思考與探究。節目主體意識同樣是電視編導所必須要具備的重要素質,只有樹立了節目主體意識,電視編導才會在節目制作過程中更具責任感,并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對節目進行創新優化,從而使節目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實現收視率的提升。
(三)加強創作創新精神
新時期電視媒體的廣大受眾對電視節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視節目的制作也變得更加專業化,對于電視編導來說,節目的制作往往可以看作是一個創作的過程,而要想讓節目更具吸引力,更能令觀眾滿意,自然也就需要從多角度對電視欄目進行創新。基于這一點,電視臺必須要從實際工作出發,持續性的對電視編導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同時加強其創作創新精神,使其在節目制作中能夠提出更多的創意,并愿意主動進行各種創新性嘗試,從而使電視欄目更具創意與特色。例如在節目選題與策劃方面,電視可以放寬審核標準,并將更多的權利下放給電視編導,使其能夠具有更大的創新空間,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意識;而在工作制度上,則可以將節目創新與薪酬獎金掛鉤,從而激發電視編導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積極性。
(四)準確把握時代脈搏
電視節目內容需要符合觀眾的興趣與需求,而廣大觀眾群體興趣與需求的變化則與時代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例如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濟與社會發展往往是觀眾所關注的重點,而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娛樂綜藝節目則開始受到了人們的歡迎。因此,電視編導要想提高自身的新聞敏銳度與政治素養,就必須要重點關注社會發展與黨政方針,對以此為基礎準確把握時代脈搏,這樣才能夠將時代主題與節目內容緊緊聯系在一起,為節目爭取到更多的關注。
(五)堅持主動溝通原則
電視編導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的工作十分繁雜,所接觸到的人也非常之多,因此電視編導要想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就需要在工作中堅持主動溝通原則,與制作人員、演播人員乃至其他社會人員進行主動積極的溝通,這樣一方面可以拉近與電視節目制作其他參與人員間的關系,為制作過程中的工作協調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能夠充分調動起各部門、各崗位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更加細致的了解到各項工作的實際情況與困難,收集各方建議,從而做出更加全面、準確、合理的判斷。另外,與其他社會人員的廣泛溝通還能夠擴大自身交際范圍,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達到擴展視野的效果,從而為尋找節目創新思路提供幫助。
三、新時期電視欄目的有效創新路徑
(一)扎根地方傳統文化
新時期電視欄目的創新雖然離不開電視編導綜合素質的提升,但同樣也需要找到正確的創新方向,而以地方傳統文化為根基則正是當前很多電視欄目創新轉型的主要方向。在弘揚傳統文化逐漸成為時代主題的今天,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與喜愛程度越來越高,因此電視編導完全可以利用這一點,以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各類節目的設計與策劃,如近幾年廣受歡迎的《國寶檔案》、《經典詠流傳》等節目,就都借鑒了這一思路。另外,對于眾多的地方電視臺來說,電視欄目的創新同樣可以從地方傳統文化入手,這樣不僅可以對“本地觀眾”之一節目主要受眾群體產生更大的吸引力,同時也能夠使節目與其他同類節目區分開來,彰顯節目特色。
(二)海外模式本土化創新
在我國電視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各電視欄目對海外節目模式的借鑒已經屢見不鮮,如《中國好聲音》、《奔跑吧兄弟》等節目都借鑒了其他國家的節目模式,這樣的借鑒雖然很容易出現同質化現象,但同樣也促進了國內電視節目的發展。因此對于各種海外節目模式,電視編導完全可以采取借鑒與創新相結合的態度,將海外節目模式融入更多的中國元素,實現海外模式的本土化創新,這樣既可以保留海外節目模式的優點,同時也能夠為電視節目增添本土特色,從而達到更好的創新效果。
(三)多種元素的組合創新
一直以來,電視作為傳統主流媒體與新媒體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與沖突,但隨著媒介融合趨勢的不斷深入,電視媒體與新媒體間的聯系開始不斷加深,而電視編導在欄目創新中也同樣需要順應這一趨勢,將更多的新媒體元素融入到節目內容中來,實現電視元素與其他元素的有機組合,從而更好的滿足新時期受眾的需求。例如在東方衛視的《東方直播室》節目中,就是將天涯、虎撲等多個社區論壇的帖子與節目的話題討論環節相融合,由觀眾投票從中實時選取出熱度最高的話題展開討論,這樣的節目模式迎合了很多觀眾通過社區論壇與他人互動的生活習慣,自然也就能夠得到更多觀眾的歡迎。
(四)重視自主創新轉型
借鑒與模仿雖然是電視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但要想讓中國電視欄目真正發展起來,仍然需要以節目的自主創新為主,因此電視編導在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必須要對欄目的自主創新轉型給予高度重視,在持續性的創新嘗試中提高整個團隊的獨立制作能力,同時建立完整、系統的產業鏈,力求為電視媒體的自主創新提供良好的環境與基礎條件。
四、結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時代下電視媒體的創新發展已經成為了必然,而電視編導作為電視欄目創新的關鍵所在,則需要明確新時期的綜合素質要求,從多方面入手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找到電視欄目創新的有效路徑,為電視媒體的創新轉型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魯雯燕.新媒體背景下電視編導綜合素質的提升路徑[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9(01).
[2] 郭勇鴻.淺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欄目的創新發展——以央視《道德觀察》為例[J].記者搖籃,2018(05).
[3] 李喆.提高廣播電視編導綜合素質的幾點建議[J].西部廣播電視,2016(17).
[4] 朱凱.電視欄目的創新渠道及創新路徑[J].青年記者,2013(35).
作者簡介:張天意(1999.05- ),女,江蘇贛榆人,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本科生,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