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彤陽
為貫徹落實《遼寧省基層黨建質量提升行動計劃(2019-2021年)》,扎實推進5項重點工程、6個專項行動、7項保障措施,鞍山市委組織實施了以強班子、強支部、抓學習宣傳教育、抓監督執紀問責為主要內容的“兩強兩抓”工程,把“強支部”工程放在突出位置,著力建設組織體系強、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發揮作用強的“五強”黨支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只有使黨支部覆蓋到各領域,不留盲區和空白點,才能為黨組織發揮作用奠定堅實基礎。鞍山市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區別不同情況,結合實際完善黨支部設置。規范村(社區)黨組織設置方式,明確黨員人數超過50人的,應當設立黨總支;黨員人數100人以上的,應當設立黨委。原則上不能有黨員不足3人的“空殼支部”和黨員超過50人的“超大支部”。把支部建在村民小組上、建在網格節點上,緊跟城鎮化進程,加大對城鄉接合部、流動人口聚居地的社區居委會組建力度,依托居委會及時成立黨組織。例如,騰鰲鎮針對商品小區管理盲區,新組建10個社區,成立黨組織和居委會,實現對鎮內44個小區、547個樓棟、2萬余名居民的全覆蓋。在非公領域,以園區為龍頭,實現新入園、新設立企業同步采集信息,同步謀劃推動組建黨組織;對于大量分散的小微企業以及鄉村兩級社會組織,由所在鄉鎮(街道)、村(社區)黨組織負責兜底管理;向未建立黨組織的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選派353名黨建指導員,全市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75%和77%。在外出流動黨員相對集中的地區,建立異地黨支部,組織關系隸屬于鄉鎮(街道)黨(工)委。如今,按照“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黨的組織”的目標要求,鞍山市委不斷在推進組織體系建設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功夫,黨的組織覆蓋率和工作覆蓋率明顯提高。
只有始終堅持政治建設的統領地位,才能守住支部建設的根和魂。鞍山市委注重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每個黨支部,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社區干部學院的主課,每個班次拿出1/3以上時間原原本本學習。把落實中央重大決策部署情況作為檢驗支部建設的“試金石”,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逐個復查上級移交的30條線索,開展問題村干部聯審排查,清退114人,同步補齊配備101人。注重組織生活的效果導向,落實市委嚴格黨的組織生活“1+10”系列實施細則,通過重溫入黨誓詞、黨員過集體“政治生日”等政治儀式,增強組織生活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健全黨領導下的村民自治機制,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委會主任,“一肩挑”比例達53.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如今,鞍山市基層黨組織更加重視政治建設,不斷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有個好班子,支部就堅強,群眾就滿意。鞍山市委把建強支部班子作為關鍵環節,建強干部隊伍,統籌做好選拔、培育、管理等各項工作。分級分類對全市黨支部書記開展全員輪訓,由市委書記及部分市委常委親自授課,組織他們到海城市中小村、立山區靈西社區等基層黨建培訓基地觀摩學習,現已累計培訓8000余人。制定《關于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試行)》,按照“一職二備”要求,先后培養村級后備干部2500余名。對164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情況開展“回頭看”,實行縣、鄉、村三級領導干部包保,推動整頓建設成果進一步鞏固提升。管好用好“第一書記”,完善日常管理、培訓提升、考核問責、待遇保障等相關制度,實行派出單位項目、資金、責任“三個捆綁”。如今,村黨組織書記中具備大專以上學歷的占49.9%,“雙強”型黨組織書記達219名,劉娟等一大批優秀黨組織書記不斷涌現,“頭雁效應”進一步彰顯,帶領班子團結協作,引領廣大黨員群眾積極投身到振興發展的實踐中。
黨員是黨的肌體的細胞,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靠千千萬萬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來體現。鞍山市委把黨支部作為錘煉黨員黨性的熔爐,從嚴加強黨員隊伍管理,真正讓支部起到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的作用。規范流動黨員管理,在縣、鄉、村三級建立流動黨員信息庫,加強黨支部網上陣地建設,利用“學習強國”平臺,推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組織實施黨員“亮身份”行動,推行1個農村“黨員中心戶”聯系10名黨員、每名黨員聯系若干戶群眾的“1+10+X”模式。落實黨內關懷幫扶政策,從市管黨費中拿出300萬元,設立“黨員關愛幫扶資金”,專門用于關愛幫扶困難黨員、老黨員。優化黨員結構,注重從產業工人、青年農民、高知識群體中發展黨員,2019年全市發展黨員總數預計較上年提高10%左右。以農村基層黨組織為重點,排查弄虛作假、“帶病入黨”“近親繁殖”等7個方面發展黨員違規違紀問題。如今,“共產黨員先鋒工程”“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持續深入開展,在脫貧攻堅、項目建設等關鍵領域,一大批黨員擔當盡責,充分展示了新時代共產黨員先鋒形象。
黨支部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鞍山市委讓黨支部在基層工作中唱主角,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為振興發展積蓄磅礴力量。學習借鑒“楓橋經驗”,將騰鰲鎮作為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的試點,推進“黨建、治理、服務”三網融合,劃分33個一級網格、117個二級網格,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新時代治理體系。推廣資源開發、產業帶動、土地經營、資產運營、服務創收等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五種模式”,全部消滅“空殼村”。開展“百名駐村第一書記代言產品大集”活動,50余位“第一書記”帶著本村的王牌產品,通過媒介平臺進行全方位推介,線上、線下銷售火爆。總結推廣海城市中小鎮中小村“三制五法七公約”做法,組織拍攝專題片。開展黨支部學雷鋒學郭明義活動,全市黨支部聯系1.6萬余個貧困戶,幫助解決實際問題2萬余個。下發《關于整治基層黨建中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通知》,集中整治和防范“材料黨建”“走廊黨建”、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層皮”等17個具體問題。如今,鞍山市委堅持把黨的建設融入中心工作,在引領基層治理、服務群眾生活、推動振興發展中,各級黨組織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沖鋒在前、勇挑重擔,努力成為攻堅克難的戰斗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