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蘇子
據媒體報道,安徽省碭山縣官莊壩鎮龍潭村村民進入貧困戶名單沒有實質性的民主評議和公示,住樓房、開超市的都成了貧困戶,因為他們是村干部的親戚;一些真正貧困的卻進不了貧困戶名單,因為他們和村干部有矛盾,應該得到幫扶的貧困戶卻沒有得到實際的幫扶,扶貧變成了“扶親”。誰貧困就扶持誰,將錢和政策用在真正貧困群眾身上,這是精準扶貧的任務,而個別干部濫用職權,將精準扶貧變成了送人情、謀私利的工具。
決不讓精準扶貧變成“精準扶親”。扶貧資金寄托著貧困群眾的期待和希望,任何優親厚友,借扶貧之名假公濟私的做法都不能容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大扶貧工作的監督力度,對“精準扶親”的現象嚴厲打擊,絕不姑息。要強化問責追責機制,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懲扶貧領域的腐敗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形成有力震懾,以嚴格的監督執紀保證每一分扶貧資金都真正用在貧困群眾的身上。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沖刺階段,各級黨委政府必須把精準扶貧工作做細做實,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切實解決好“扶持誰”的問題,確保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落實精準,資金使用精準,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確保每一分“救命錢”“造血錢”都用到貧困群眾身上。要實施最嚴格的扶貧工作考核評估,開展督查巡查,對不嚴不實、弄虛作假的要嚴肅問責,加強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對挪用乃至貪污扶貧款項的行為必須堅決糾正、嚴肅處理,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