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對現代激勵理論概念的闡述,在認識其對于現代體育競賽管理的重大意義基礎上,從拓展資金來源、提高各個參與主體的積極性,以及合理利用激勵手段三個方面探討了體育競賽管理中激勵理論應用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現代激勵理論;體育;競賽管理;對策
一、現代激勵理論的概述
激勵理論是指通過特定的方法與管理體系,將員工對組織及工作的承諾最大化的過程,在現代管理理論應用中占重要的位置。激勵的目的在于激發人的正確行為動機,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充分發揮人的智力效應,做出最大成績。現代激勵理論主要包含以下幾種類型:內容激勵理論研究的是起激勵作用因素,激勵的原因的具體內容,其主要關注的是滿足人們的需要,通過提供人們需要的內容來激發動機。包括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論、麥克利蘭提出的成就需要激勵理論、赫茨伯格提出的雙因素論等,都是以激發動機的誘因為研究重點,是內容型激勵理論的代表;過程激勵理論主要研究的是人由動機產生,最后到采取行動整個心理過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論有豪斯提出的激勵力量理論,亞當斯提出的公平理論,弗魯姆提出的期望理論,以及洛克提出的目標激勵理論;行為激勵理論的研究對象是行為后果,著重于對于行為的后續激勵的研究,歸因理論和強化理論是行為激勵理論最具代表性的理論;綜合激勵理論中吸收了期望理論、需要理論,以及公平理論的有益成果,綜合激勵模型更加完善、全面,波特和勞勒是綜合激勵理論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體育競賽管理中,人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管理手段的落實,管理機制的建設與完善都需要管理一方的人員來實現;而被管理一方人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所以說,體育競賽管理關鍵是對于人的因素的管理,要想改善體育競賽管理的效果,提高管理效益,取得更好地管理效應關鍵在于對于人的激勵與激發,而現代激勵理論關注的正是這部分的內容。
二、體育競賽管理中激勵理論應用的對策探討
(一)運用激勵理論拓展資金來源
體育競賽是一項需要有一定的資金投入的活動,越是大型的體育競賽,其需要的資金來源越是巨大。以奧運會為例,從申辦到落幕,整個流程的各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尤其是專業體育競賽設施的建設更是造價不菲,往往需要一個國家的財力作為后盾。雖然,我國許多體育競賽是實行的是舉國體制,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財政資金是最為重要的資金來源,但是隨著現代體育競賽的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各種形式的招商引資成了籌措體育競賽資金的重要渠道。而吸引企業投資和贊助,進行招商引資,拓展資金來源渠道需要運用現代激勵理論。正確分析不同企業在體育競賽之中的需要,對于更加渴望得到國家優惠政策的企業可以由國家針對具體的體育競賽制定的稅收等優惠政策來進行激勵。例如,針對于北京冬奧會場館的建設,國家出臺了稅收減免政策,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場館的建設當中,解決建設與資金來源問題。而對于需要通過體育競賽進行產品宣傳的企業,體育競賽管理方應該運用現代激勵理論開發與相關的廣告產品,滿足企業進行廣告宣傳的需求,從而吸引更多的廣告贊助商參與到賽事的贊助當中,獲得更多來自于社會的資金支持。
(二)運用激勵理論提高各個參與主體的積極性
在體育競賽當中,參與的主體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主體參與到體育競賽中的目的也大不相同,必須根據參與主體的需要來進行體育競賽管理,從而使各個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得到更好的調動。為此,需要運用現代激勵理論對于各個參與主體的參與動機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明確其通過參與體育競賽需要獲得的收益,然后采取有針對性的激勵措施,吸引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員參與到體育競賽當中。以體育競賽志愿者為例,在現代許多大型體育競賽當中,志愿者是確保體育競賽正確舉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據統計,直接參與到北京奧運會的志愿者隊伍達到了七萬人左右,這支龐大的志愿者群體包括了中學生、大學生、社會人士,涵蓋了國內各個省市、港澳臺、海外華僑華人,以及國際志愿者。因此,志愿者的參與是現代體育競賽必不可少的內容。為了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參與,體育競賽管理者除了需要為其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以外,更重要的是采取精神方面的精力。在體育競賽中積極宣傳志愿精神,設立針對志愿者志愿服務的獎項,讓廣大志愿者能夠感受到更加強烈的榮譽感與自豪感,從而更好地滿足其精神需要,吸引更多的志愿者與志愿服務團體參與到體育競賽的管理當中。
(三)合理利用各種激勵手段提高體育競賽管理效應
在現代體育競賽管理中,可以使用的激勵手段是各種各樣的。既有物質方面的激勵,如賽事獎金等,也有精神方面的激勵如個人榮譽、團體榮譽,還有其他諸如品牌形象的塑造、政策優惠等。合理運用各種激勵手段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避免濫用物質激勵。物質是最為直接的激勵手段,尤其是在體育競賽商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物質激勵更是必不可少。但是濫用物質激勵手段可能導致體育競賽的物化,影響到體育競賽的塑造,出現許多違反體育道德的行為。二是更加注重精神激勵。體育競賽的一個重要功能在于傳播體育精神,各個不同的參與主體在體育競賽中更重要的是得到精神的獎勵,獲得更大的成就感與榮譽感。三是針對不同的參與主體使用不同的激勵手段。運動員、管理者、志愿者、贊助商等不同的群體參與體育競賽的目的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其期望從中獲得獎勵也大不相同。為此,體育競賽管理需要具體分析這些不同群體的期望,并設置對應的激勵措施,從而提高激勵手段的針對性。
參考文獻
[1]張曉琳.中美競技體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比較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1.
[2]楊忠明.廣西競技體育產業化經營理論與對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8.
作者簡介
韓維(1984.11—),女,湖南長沙人,本科,湖南農業大學東方科技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