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楠
“自卑可以毀掉一個人,使人自暴自棄或產生精神疾病,
但另一方面它也能激發人的雄心,催人奮發圖強,以補償生理缺陷,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 ? ? ? ? ?—阿勒德
小M是個長相清秀的姑娘,歌聲甜美,畫畫好看,寫東西也很有文采。我第一次認識她是在幾年前帶團體的時候。當時她總是一個人默默坐在角落,仿佛在刻意回避與他人交流。大家一起做團體活動,她發言很少,有時我能看出她對一件事情有獨特的看法,卻總是欲言又止。有次我讓大家列出自己的十條優點,這個多才多藝的姑娘想了半天,居然一條也沒有寫出來。在她的認知里,自己個子又矮、長相平平,還很笨,理科成績特別差,覺得不可能會有人喜歡自己,也沒人愿意跟自己交朋友。這樣的認知導致她的自我價值感越來越低。其實,小M是受到了自卑心理的困擾。自卑就像一個心理黑洞,會扭曲人們對自己的看法。它驅使人們把注意力只放在自己的缺點上,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或者覺得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其實每個人都會自卑,我們都不喜歡自卑,那么要想遠離自卑,就要知道它是怎么來的,怎樣才能把它趕走。
為什么會感到自卑?
童年早期經歷影響。兒童雖然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識,但早期的生活感受仍然會伴其一生。有的父母教育子女時過多采用批評責罰的方式,導致兒童心理上自責情緒過重;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子女身邊,兒童缺少關懷,在遇到負性生活事件時容易產生絕望感與無助感;有的兒童生活在單親家庭,家庭的變故在內心打下較深的烙印。這些經歷都會使兒童在早年埋下自卑的種子。
身體條件客觀影響。人的身體條件、智力水平客觀上存在優劣差異,總體是呈正態分布的。有人聰慧過人,也有人稍顯笨拙,有人身強體壯,也有人體弱多病。一些人身體或者智力條件不如常人,當他們發現自己客觀存在的問題,又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時,往往自我效能感比較低,形成生理性自卑。
比較心理影響。孩子與同學及同伴相處的過程中,容易進行相互比較,且對家長、老師等權威人物的比較式評價十分敏感。比如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往往并沒有成為自己孩子的榜樣,反而無形中給孩子增添了壓力。這樣容易引起子女的逆反情緒,同時在內心深處產生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別人的無助感。
心理創傷事件影響。有強烈自卑感的人生命中往往會有某些特別殘酷的經歷,比如童年遭到同伴的嘲笑捉弄或者父母的打罵虐待,都會形成心理創傷,久而久之深深的自卑感就會植入其人格當中。
自卑心理有什么危害?
1 引發人際交往障礙。自卑情結嚴重的人,更易形成孤僻敏感的性格,這樣的心理特點難以跟別人建立良性社交和親密關系。有的人因自卑而退避怯懦,不敢嘗試任何新事物,因而害怕進入新環境,害怕與人交往,將自己封閉起來;有的人為了掩飾自卑,將內心的不滿和不足投射到外界,表現為喜歡怨天尤人,或者將錯誤一味地歸結到他人身上,不愿承擔相應的責任,自然不容易受他人歡迎。
2 影響學習工作成績。自卑感過重容易讓人放棄通過努力實現自我,選擇刻意回避或者消極應對,自我效能感也較低,在學習和工作中自甘落后,遇到困難容易自暴自棄,面對需掌握新知識和新技能時積極性不高。在學習方面往往興趣淡漠,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工作中也難以勝任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任務。
3 危害身體心理健康。自卑心是一種負面情緒。良性的自卑心理可以激發人內在向上的動力。阿勒德指出:“自卑感和追求優越這兩種傾向在社會人群中是普遍存在的。”這也就是所謂的自卑補償機制。但過重的自卑心卻大有危害,由于自卑來源于社會比較,在不如人意的時候,人們會對美好的事物產生排斥、厭惡,長期保持這樣的心理狀態,容易引發自我認知失調和不良行為傾向,不利于身心健康。長期被自卑感籠罩的人,不僅自己的心理活動會失去平衡,而且生理上也會引起變化,最敏感的是心血管系統和消化系統,將會受到損害。生理上的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心理變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
如何走出自卑的陰影?
1 全方位接納自己。要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即使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自己身上也有獨特的閃光點。多結交朋友,多與人溝通,可結合同學朋友的多方評價幫助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坦然接納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面對自卑心理,不要刻意想去克服它,自卑來源于社會比較,把這種自卑心轉化成積極向上的動力,用和諧的方式解決內心沖突。
2 做自己擅長的事。成功的體驗會給人愉悅感和滿足感,會激發產生做事情的興趣。要善于發現自己的長處,揚長避短,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好每一件事。嘗試為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標,每當完成一個目標也會增強自信,未能完成目標要及時總結,解決問題。
3 正視失敗與挫折。要用正確的態度面對失敗和挫折,某件事情的失敗并不代表整個人生的失敗,也不是自己的無能,很多情況下有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應當積極總結經驗教訓,把失敗和挫折當作成長必須付出的代價。
后來,與小M所在的團隊分別后,我和她還通過網絡和電話保持著聯系。一開始我傾聽那些她壓抑已久的情緒,一次次鼓勵她看見自己的優點,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慢慢地,她的態度越來越積極,還學會了自嘲,已然成長為一個陽光女孩。小M不再介意自己理科學不好的事情,選擇了文學和寫作作為自己的主業,業余時間畫些漫畫,小小年紀在新媒體寫作上已是小有成就。祝愿像小M一樣的年輕人都能走出自卑的陰影,實現人生的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