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國帥 黃玉舟 張艷艷 李 麗 湯宏厚 韋 石 考志強 遼寧通正檢測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問題是影響國計民生的一項重要問題,對國民的身體健康和食品經濟的良性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針對食品安全問題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從食品流通環節著手,分析我國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從食品入市環節、食品交易環節、食品退市環節、提高全社會的安全意識和監督能力、提高經營者守法意識五個方面提出了加強食品安全的對策。
康永琴在《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法律監管對策探析》中指出,在食品流通的環節中,我國對于食品的安全監管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如相關法律體系不完善,法律法規在相關概念上不明確、監管流程不順暢等,導致執法部門在某些問題上缺乏必要的法律武器。
與此同時,在2015年,勒布朗(Leblanc D I)利用數據整合技術,對全國的食品交易數據庫進行分析,指出流通環節之所以會產生食品安全問題,主要原因在于信息不對稱。
在我國,由于群眾缺乏對于食品安全基本常識的掌握、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程度不夠、信用體系建設的滯后、執法主體執法透明程度不夠,政府相關部門辦公公開程度不夠、市場本身反饋信息的不完整和食品安全預警機制的不夠健全等因素,造成了食品買賣雙方、市場主體之間、消費者與政府部門之間信息的不對稱。
嚴格執行食品市場主體的準入制度,經營者要合法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后才能開展食品經營活動,同時嚴格把守食品質量關,加強食品的入市審核。對于違反規定的不合格食品要及時查處。對食品經營者的監管主要是以建立查驗制度為主,查驗的范圍包括進貨記錄和銷毀記錄。開展食品質量抽樣檢測,確保上市食品質量安全。
要認真做好食品市場巡查監管制度。要定期檢查食品經營者的經營資格,檢查食品經營者證照是否完全、是否超范圍經營等。查驗進貨記錄,檢查經營者是否履行了檢查驗收責任。檢查經銷食品,看是否有質量合格證明、檢疫證明,是否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是否經銷國家明令禁止的食品。檢查包裝標識,檢查食品包裝標識是否完整真實。檢查商標廣告,檢查商標廣告是否有侵權、違法內容、是否有虛假宣傳和誤導的內容。檢查市場開辦者責任,檢查開辦者是否認真履行法定責任義務。檢查食品貯存,檢查經營環境、條件是否符合相關規定。
要做好食品退市的監管和處理。對于不符合規定的食品,應當嚴格按照規定,依法依規做好退市工作。當食品進入退市環節,應當將相關信息及時向社會公布,并發布消費警告。對尚未執行退市的食品要做好記錄,以便于查詢。要持續關注食品的處理情況,確保有問題的食品真正退出市場。
要積極從提高消費者維權積極性、加強社會輿論力量、促進社會公共組織發展等幾個方面來共同提高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要提高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監督的參與度,政府監管部門完善食品安全問題的舉報制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開展食品安全普及普法活動,增強消費者的法律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
同時,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新聞媒體具有及時性和廣泛性的特點,能夠為監管部門提供強有力的證據,縮短監管部門調查的時間。同時,新聞媒體的影響力也會促進商家的經營自律,降低食品消費的各種隱患,同時新聞媒體可以引導消費者,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新聞媒體也是進行食品安全宣傳的最佳平臺,可以增強消費者的維權意識。監管部門有責任為食品安全打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建立食品經營者檔案,記錄經營者的經營狀況和經營者日常接受抽檢的情況、接受整治的情況、歷史違法信息等情況。監管部門在更新檔案時要對經營者進行信用評價。對于信用好的經營者(例如證件信息完整、人員信息完整、食品安全培訓到位等),減少抽檢次數,并向經營者發放政府認證的一級信用標記。對于信用評價不好的經營者,要加大日常檢查的次數,強制經營者進行食品安全普法教育。通過監管部門的建檔評級制度,讓經營者形成守法意識和誠信意識,從根源上維護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