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文靜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國近代以來歷史的主題,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五四運動之所以是我國近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五四精神之所以是中華民族精神譜系中非常重要譜源,就是因為它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五四運動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繼續,是近代以來不甘做亡國奴的中國人救亡圖存的繼續,是中國人筑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五四運動爆發于民族危難之際,是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積怨情緒的一種總爆發。
鴉片戰爭以來,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國人沒有舉手投降,而是不斷抗爭和學習,找尋救亡圖存的道路。五四運動前,先進的中國人救亡圖存只有向西方學習,正如毛澤東所指出的:“要
救國,只有維新,要維新,只有學外國。那時的外國只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是進步的,它們成功地建設了資產階級的現代國家。”五四運動前,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學的不可謂不多。然而,這也未能救中國。一戰結束后,中國以戰勝國身份參加了戰勝國和戰敗國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召開的和平會議,會議標榜通過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但是,和會沒有給予中國應有的戰勝國待遇,給予中國是歸還八國聯軍侵華時德國從中國搶走的幾臺天文儀器。巴黎和談的失敗促使中國人進一步看清西方列強的侵略本質,在極大程度上催生了中國人探索救亡圖存之路的轉向,先進的中國人將救亡圖存的目光逐漸由西方轉向東方。
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至五四運動前夕,在探索救亡圖存之路上成效甚少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分清敵友,洋務運動也好﹑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也好,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錯將敵人當朋友,錯將朋友當敵人,未能準確找到中國實現救亡圖存的依靠力量。
爆發于民族危亡之際的五四運動,對這一問題的認知達到了自鴉片戰爭以來的新高度。在革命的對象即敵人方面,五四運動前的歷次探索和運動,對內不敢與封建主義進行徹底的決裂,對外不敢與西方帝國主義進行正面斗爭,仰承鼻息,企圖通過妥協和讓步,來獲得西方帝國主義的同情和支持,這無異于與虎謀皮。五四運動與以往歷次探索和運動相比所具有的顯著特點之一,就是“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封建主義。”在革命的朋友即依靠力量方面,以往探索和運動的發起者深受唯心史觀的影響,認為要實現救亡圖存必須依靠上層,封建社會依靠皇帝,建立民國之后依靠總統,從未想過要依靠人民群眾,但是五四運動改變了這一慣性,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群眾的力量。
習近平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先進理論的指導,沒有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的領導,沒有先進政黨順應歷史潮流﹑勇擔歷史重任﹑敢于作出巨大犧牲,中國人民就無法打敗壓在自己頭上的各種反動派,中華民族就無法改變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我們的國家就無法團結統一﹑在社會主義道路上走向繁榮富強?!焙螢橄冗M理論?中國近代以來170多年的歷史表明,“馬克思主義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思想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和在中國的廣泛傳播與五四運動孕育的愛國﹑民主﹑科學﹑進步之精神密不可分。
審視近代以來中國思想界巨變過程,不難發現,尋找救亡圖存的先進理論是貫穿巨變始終的根本目的。在這一過程中,“不得已,中國人被迫從帝國主義的老家即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武庫中學來了進化論﹑天賦人權論和資產階級共和國等項思想武器和思想方案,組織過政黨,舉行過革命,以為可以外御列強,內建民國。但是這些東西也和封建主義的思想武器一樣,軟弱得很,又是抵不住,敗下陣來,宣告破產了。”辛亥革命后,中國人陷入極大的苦悶﹑焦慮﹑彷徨之中。正當山窮水復疑無路之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p>
縱觀鴉片戰爭以來至五四運動前夕的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真切的看到,在亡國滅種的危機面前,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為救亡圖存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英勇奮斗的生動畫面。但是,讓人遺憾的是,這些救亡圖存的努力雖慷慨激昂,卻終究未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任人宰割的悲慘命運。在眾多救亡圖存的努力中,震撼力﹑影響力最大的當屬辛亥革命,它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制度,但卻終因歷史局限也未能實現救亡之志,只留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無盡遺憾。辛亥革命的失敗表明:資產階級政黨及其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已經不能救中國,歷史呼喚新的階級及其政黨肩負起救國﹑興國﹑強國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正是適應這一客觀需要而誕生的,她從誕生之日起就懷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
如果說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客觀基礎,那么,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就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基本條件。馬克思主義認為,工人階級政黨的產生應具備“工人運動與社會主義的結合”這一基本條件。之所以必須實行二者的結合,是因為,一方面,工人運動本身不會自發地產生科學社會主義,這種意識需要從外面灌輸進去,另一方面,科學社會主義如果不同工人運動相結合,它就不能發生效力,從而也難以不斷地發展和完善。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由自在階級轉變到自為階級,顯示出巨大的革命偉力,接受過五四運動洗禮并具有共產主義思想的先進分子,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到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開始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在這個結合過程中,不僅形成了中國第一代馬克思主義者,而且還產生了中國共產黨組織的雛形——各地共產主義小組,這些都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五四運動雖然已過去百年,但是五四運動尤其是五四運動所孕育的的偉大五四精神,對我們今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具有重要的價值。首先,要熱愛祖國,勇擔使命。我們要繼承和發揚五四愛國主義精神,凝心聚力,既不“躲進小樓成一統”也不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把小我融入大我,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其次,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以黨的十八大為標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等方方面面的發展都取得重大成就,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也發生了轉化,解決這對主要矛盾,歸根結底還是要靠發展。只有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才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更好地實現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進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再次,要植根人民,服務人民。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兩個一百年”的關鍵時期,我國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只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億萬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才能匯聚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偉大勝利的磅礴偉力,有效克服各種風險與挑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最后,要信仰科學,堅定信念。習近平同志一再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理想信念滑坡,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在國際形勢波譎云詭﹑亂云飛渡的當下,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站在民族復興的時間坐標上眺望遠方,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自覺投身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實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