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曉

常言道“女人如水”,溫婉、柔美,需要倍加呵護,所以女性健康一直廣受社會的關注。但提起男人,往往都是剛毅、堅強、“男兒有淚不輕彈”。不過,大家可別忘了,男人和女人一樣,都會被疾病困擾。
男人是家中的“頂梁柱”,生活中的他們,加班熬夜,晚飯忘到九霄云外;煙不離手,酒不離口,交際應酬中,不知不覺體質就下降了……尤其在競爭激烈的當今社會,男性面臨的工作與生活壓力與日俱增,健康問題日益突出。研究表明,越來越多的疾病正向男性襲來,嚴重威脅到男性的身心健康。數據顯示,全世界范圍內男性的平均壽命要比女性小2~3歲,而我國男性比女性的平均壽命要短3~5年。
像女性一樣,男性的健康問題,同樣需要重視和關注,就像流行歌中所唱的“我這樣的男人,并沒有你想象中的堅強”。8月3日是“國際男人節”,這個源自于網絡上的節日,如今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就讓我們一起來關愛下你身邊的“他”!
8月3日是網絡盛傳的“男人節”。或許有人會發出挑戰,為什么男人也要過節?實際上,男性非常需要大眾的關愛,他們在家庭中扮演著“頂梁柱”的角色,每天都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壓力,為了讓父母晚年生活更輕松,為了讓妻子用上更好的護膚品,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不管是兒子還是丈夫,又或是父親的身份,都讓男人們不得不咬牙堅持面對大量的工作和應酬,甚至不惜付出健康的代價。
36歲的高先生是一大型商場的部門經理,體質一向不錯。平日里,高先生工作非常忙碌,經常要加班到深夜,每日睡眠時間往往不足6小時。熬夜加班時,他還常靠抽煙來提神。前幾日,高先生和同事一起加班至0第二天凌晨一點才離開。第二天一早,他到公司不久后,便感覺胸悶不適,休息了一會兒,癥狀不僅沒有減輕反而逐漸力口重,并出現頭昏、大汗淋漓和嘔吐的癥狀,同事立即撥打120將高先生送到醫院就診。接診的心內科醫生介紹,高先生入院時,病情已十分危急,醫生診斷為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隨即開通綠色通道為他進行急診介入手術。
無獨有偶!今年35歲的陳先生經營海鮮買賣。由于工作的原因,他常常忙于應酬,吃海鮮、喝啤酒更是家常便飯。8年前,陳先生爆發了第一次痛風,聽了當地土醫生的話,隨便吃了些藥就對付過去,一直沒到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和治療。3年前,陳先生發現身上出現了凸起的“石頭”,他感到很害怕,每天不管多熱都只穿長袖出門,不讓家人知道。去年3月,陳先生的右腳踝關節出現了小傷口,在家附近的衛生院進行抗感染治療,稍好一點后陳先生就自行回家用雙氧水消毒清洗,以為這樣就沒事了。今年,陳先生出現發燒、右腳腫痛等問題,在附近衛生院治療沒效,家人看到情況嚴重才“押著”陳先生來到醫院求醫。據醫院風濕免疫科專家介紹,檢查發現,陳先生的臉部、手腳、臀部等部位都出現了痛風石,右腳踝關節因痛風石的侵蝕,骨頭已被破壞掉了,傷口嚴重感染。創傷外科會診考慮到其年紀只有30多歲,就先嘗試保守治療。“患者來的第一天,根本不能走路。護士花了5個小時為他清洗傷口,后面進行負壓引流、隔天換藥,現在慢慢能站起來,扶著拐杖走一下,尿酸水平也從760降到400左右。但他完全康復還需要時間,而且即使好了,以后仍要堅持治療痛風,控制飲食。”

“風風火火,多元多彩的快節奏現代生活,使得許多男性自我感覺良好,但在不知不覺中,存在著嚴重的健康隱患,尤其人到中年后,越來越多的疾病正快步向男性走來,并不斷地嚴重威脅到他們的身心健康。例如,前歹U腺炎、性功能障礙、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綜合癥、脫發等等,看似男性更加‘脆弱。”本刊醫學顧問、軍事醫學科學院營養學專家郭長江介紹,成年男性被看成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可想而知。
然而,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時下越來越多的“頂梁柱”會時常拉響健康警報,出現亞健康和男性疾患。更糟糕的是,男性對自己的健康大多疏于管理。“出現一些小問題后,多數男士都不想去醫院檢查。一來他們害怕耽誤自己的寶貴時間;二來覺得是小毛病扛一扛就過去了,特別不在意。但實際上,也因此錯過了疾病的最佳治療時期。特別是一些重大疾病,在早期都是小問題,逐漸發展成了威脅生命的疾病。”
有數據顯示,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就診率卻大大低于女性。其中,80%的重病男性患者承認就是因為一直拖著不去醫院,小病釀成大災。
確實,當今男人的生活重心多數都在工作上,常常忽視了健康管理,從而極易導致健康狀況下降,使其處于亞健康狀態。那么,您知道有哪些生活“惡習”會影響到男性健康嗎?過去人們常將“煙、酒、嫖、賭、毒”稱作男人的“五毒”。隨著社會的發展,“五毒”也有了變化。對于現在的男性而言,“新五毒”更可怕!
【常熬夜、不鍛煉】
如今的生活節奏緊張,身為家里的“頂梁柱”,或是即將步入而立之年的男性,這時最重要的是事業有所成就。很多人都拼命工作,加班熬夜,只為升職加薪。前段時間,一篇名為《凌晨3點回不了家,大人的世界里全是辛酸》的文章,就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有機構曾對932位男性進行過健康調查,發現僅有96人每周固定時間參加鍛煉,近68%的人選擇“不鍛煉”,主要就是因為忙于工作、應酬,沒有時間也沒注意到應去鍛煉。可事實上,長期不鍛煉,會讓人反應遲鈍,精神壓力增加,身體健康出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