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雅億
一
作為一名“滬漂”,我整天被家人追問:“找得到男朋友嗎?”“買得起房子嗎?”“能回老家發(fā)展嗎?”36歲后,家人的逼婚攻勢減弱了很多,大概是覺得催也沒用了。
春節(jié)剛過,我被父母的一通電話打懵了。他們說:“你妹兩口子鬧離婚,我們先把你妹勸住,讓她去你那玩一玩,冷靜冷靜。你妹夫平時對你妹百依百順,公婆也對她不錯,不知道她又發(fā)什么神經(jīng)。”
剛掛掉電話,妹妹的電話便打了進(jìn)來,說讓我去接機(jī)。什么情況?這不像我妹的做事風(fēng)格啊?我滿腹狐疑,妹妹天生乖巧,性格溫和,很討大人喜歡。她大學(xué)畢業(yè)之后進(jìn)入家門口的事業(yè)單位,24歲時嫁給一個各方面條件不錯、性格寬厚、門當(dāng)戶對的高中同學(xué)。在我看來,她的人生像是進(jìn)入保險柜一般的妥帖安穩(wěn),為什么人近中年又叛逆起來了呢?
在機(jī)場見面時,妹妹變得時尚、洋氣了,發(fā)型和妝容像是刻意打扮了一番。一見面,她竟和我說起了普通話,搞得氣氛有點(diǎn)尷尬。
“姐,我跟單位請了長假,在上海找到工作就回去辭職。”
“什么?”我嚇了一跳,“金飯碗,說丟就丟啊?當(dāng)年你考進(jìn)去的時候多不容易啊!”
妹妹挽著我的胳膊,親熱地說:“啥都別說了。哪兒好玩帶我去哪兒,我要脫胎換骨重新做人,把過去的一切徹底推翻洗牌嘍!”
我從機(jī)場開車到外灘,妹妹盡情地大笑大唱。玩到凌晨12點(diǎn)時,我已哈欠連連,妹妹卻依舊興致高昂。看著她,我忽然覺得陌生起來,我那個從小乖巧,連青春期都沒鬧過的妹妹,怎么會突然要離婚?會在凌晨還不回家?
回到我的小公寓時,已經(jīng)凌晨兩點(diǎn)。小區(qū)的停車位緊張,我兜了好幾圈才找到車位。妹妹驚訝于我的居住環(huán)境——30平方米的一居室月租要六千多,家具裝修都老掉牙,水管與電線赤裸裸地暴露于墻壁之外,蟑螂經(jīng)常從下水道爬上來。
我自嘲地說:“這已經(jīng)很好了,我從今年起才獨(dú)立租房,之前都是跟別人合租的。比起你在老家那種140平方米精裝的婚房,姐姐是蝸居族嘍。”
二
夜里和妹妹擠在一張床上,妹妹問我:“爸媽一直說黃浦江不是你的、新天地不是你的、上海的高樓大廈都不是你的,你有的只是越來越高的眼界和越來越難嫁的事實(shí)。姐,真的是這樣嗎?你后悔過嗎?”
我嘆了口氣:“當(dāng)然后悔過,也羨慕你有車有房有老公的人生。”妹妹說:“可我過著一眼能望到退休的生活,常懷疑自己當(dāng)初的選擇。再完美的愛情,跟公婆摻和一起就變成雞零狗碎……雖說咱媽這輩人就這么過來的,但我就是不甘心。”過了一會,她又感慨地說:“我一直羨慕你的自由、你的世界……特別是這一年,老公家總催著我生二寶,我好惶恐,覺得是不是這輩子就這樣了呢?我想,催得急了,就離婚算了。換一種活法試試看……”
我倆聊著聊著進(jìn)入了夢鄉(xiāng)。第二天上班前,我把車鑰匙和門鑰匙給了妹妹,讓她自己去玩。面對父母和妹夫的連番電話,我告訴他們不用太擔(dān)心,妹妹只是叛逆期來得遲一些,小女孩的沖動與矯情“發(fā)作”得晚了一些。
傍晚回家時,妹妹已燒好四菜一湯。品嘗了妹妹的手藝后,我對她大為贊嘆。
“我老公從不夸我。我花幾個小時做的飯,他幾分鐘吃完就了事。”妹妹自嘲地笑笑。我說:“那是因為你天天都做飯唄,像我這樣忙了一天回來,假如有口熱湯喝,不知道心里多感激、多幸福!”
妹妹隨后跟我抱怨起這里的房價:“姐,我今天路過房產(chǎn)中介時,看到你住的破房子也要8萬元一平方米!這要何年何月才能買得起啊?怪不得咱爸媽整天操心你,怕你孤老在大馬路上。”
我坦誠地說:“我這年紀(jì)回到小城市就算能買房創(chuàng)業(yè),也是人家的笑柄……我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所選擇的路,要想在三十幾歲再回頭,成本太大了。”
妹妹原以為大城市的生活會給我各種各樣選擇,沒想到我竟然沒有其他的路可選。怕她過度擔(dān)心,我就與她聊大城市的好處——至少,我現(xiàn)在工作不斷加薪、平臺不斷拓寬,雖然不知道還要單身多久,但說不定哪天就來了桃花運(yùn)呢?
妹妹在上海玩了七天,對大城市的新鮮勁已然過去,妹夫打來電話一個勁兒賠禮道歉,說要來接她。妹妹嘴上還硬氣,但我早就看出來她想孩子想得受不了。我順?biāo)浦鄣卣f:“周末我陪你去人才市場吧,你把簡歷準(zhǔn)備好。”
到了人山人海的人才市場,妹妹的自信心完全被擊垮。那里盡是更年輕的面孔、更漂亮的簡歷、更優(yōu)秀的人。妹妹不得不承認(rèn),上海的起步工資倘若減去房租與日常開銷,還真比不上家鄉(xiāng)的工作呢。
三
妹妹住上海的這段日子,母親常在電話那頭用顫抖的聲音說:“我不想讓你妹妹吃那個苦,到頭來后悔啊……”我為她寬心說:“她鬧一鬧,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在外面體會一下艱難,回家過日子才心甘情愿啊。”
過去,父母一給我打電話就是催婚,我們之間說不上幾句貼心話。這次,借著妹妹這件事,我體會到他們的心境,常常安慰他們。母親設(shè)身處地地說了很多話,如“你也不容易”“爸媽幫不上你,對不住啊”等,讓我們之間多年的堅冰,悄悄融化……
趁著妹妹來了,我邀請她幫參謀一下我的兩位追求者。
第一個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離異男,妹妹一看就搖頭:“你是名牌大學(xué)畢業(yè),是我們縣出名的“學(xué)霸”,憑什么要給一對雙胞胎做后媽呢?”
第二個是小我7歲的同事。妹妹也不喜歡,認(rèn)為對方有戀母傾向,而且沒房沒車。“你嫁給他,不是要繼續(xù)租房住嗎?難道要等你們十年后熬出頭再買房?”
得知這兩個是我僅有的選擇時,妹妹勸我繼續(xù)單身等待下去。我苦笑著跟她分析我在婚姻市場上的劣勢:高齡、外地人、無資產(chǎn),要是我去參加相親類節(jié)目,一準(zhǔn)沒有男方會亮燈。這么一對比下,妹妹忽然發(fā)現(xiàn)她那四平八穩(wěn)的老公那么不錯。
我的“激將法”與“對比法”取得不錯的效果。妹妹體會到我的真實(shí)生活——無奈、局促,一點(diǎn)都不像她想象中的充滿詩意與浪漫。
幾天后,按捺不住的妹夫帶著我媽來到上海。在我的撮合下,沒多久小兩口就和好如初。在我的建議下,小兩口決定回去在妹妹單位邊上買個小房子住。和公婆分開矛盾自然就少了,妹妹也會覺得舒暢一些。
妹夫雖笨口拙舌,卻不算“媽寶男”,經(jīng)過媳婦這么一鬧,他對“二孩”的事情有了新的看法:“準(zhǔn)備成熟一點(diǎn),過幾年再說吧!”對于妹妹這種“不甘心偏居一隅”的心態(tài),我勸兩口子定期去外地旅游,不要整天跟牌局酒桌的朋友混在一起,也要營造一些浪漫的驚喜。
我?guī)麄児淞藥滋欤吹矫梅蛞稽c(diǎn)不心疼地給妹妹買衣服和美容養(yǎng)顏的滋補(bǔ)品,我覺得挺好。充滿煙火氣的夫妻日子,不就該這樣平和、實(shí)在、接地氣嗎?
看著媽媽眼角的皺紋與鬢角的白發(fā),我無法自抑地想:“倘若我像妹妹一樣過著安穩(wěn)的生活,媽媽是否不會那么操心,不會老得那么快?”
現(xiàn)實(shí)面前,人生大多數(shù)時候根本不可逆,也不可交換。我只能開足馬力繼續(xù)奮斗打拼,直到我能懷揣更多的夢想、掌握更多的選擇,才敢說青春無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