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一
今年3月,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在中國上映,11歲的兒子小鐸和我一起看完電影后說:“爸,今年暑假我們去美國來一場公路旅行吧?”我有點驚訝地說:“你自己做攻略?”沒想到他竟一口答應下來:“包我身上!”
小鐸行動很快。他先尋找人脈,他想起舅舅餐飲公司的合作伙伴湯叔叔在美國開飯店,且喜歡旅游,便纏著湯叔叔告訴他怎樣來一場完美的公路旅行。見小鐸如此認真,湯叔叔便耐心告訴他怎樣申請駕照全球通、怎樣租車,還教他從網上搜索美國公路旅游的各種信息和文章。小鐸認真照做,查了很多資料,還打印了幾十頁,并畫出重點,列出心目中的線路……
花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小鐸才把這次旅行事無巨細地準備妥當。之后,他又開始惡補英語,還拜托湯叔叔給他介紹可以一起旅行的朋友。找到出行伙伴后,他又組建微信群,準備組團,湯叔叔直夸他厲害。我和妻子看著小鐸積極主動、井井有條地做這些,驚訝又開心。妻子更是感嘆:“堅持了3年多的公路旅行原來這么有用呀!”
小鐸8歲那年的暑假,我們開車去廣西走親戚,正趕上崇靖高速公路建成通車,親戚說這是中國邊關最美的一條高速公路。我們興奮極了,開著車子在崇山峻嶺中穿行,途經大峽谷、瀑布群、田園、舊州、泉湖。
小鐸在車里興奮地說:“真美,我們像走在畫卷里。”我靈機一動,說:“咱們就眼前的景象造句,看誰造得最好?!逼拮诱f:“翻山越嶺,首尾貫通,氣勢磅礴?!毙¤I想了想,說:“鬼斧神工與巧奪天工交相輝映。”“造得不錯!”我們連忙稱贊。到了大峽谷,我又引導他思考:“小鐸,峽谷是怎么形成的?還有,這里的山幾乎都是拔地而起,又奇又險,是什么地形?”小鐸立刻拿起手機查起了資料。途經繡球鎮時,我又問起了小鐸關于繡球的故事。
小家伙一邊走一邊看,一邊思索一邊查資料。就這樣,一條不到150公里的高速路,我們走了兩天,看到重要景點就下高速去游覽一番。兩天下來,小鐸像讀了一本百科全書。開學后,老師告訴我,一向靦腆少語的小鐸這幾天一下課就跟同桌描述旅行中的所見所聞,幾天下來,全班同學居然都不由自主圍過去聽,小鐸可開心了。
二
其實,之前也帶兒子去過不少景點旅游,為什么那次會有這么大的不同?我仔細分析了一下,因為公路旅行充分自由,更能通過隨時隨地的深入探索滿足孩子的興趣,目的地不重要,只要開車上路就行,這更適合孩子的天性。此外,公路旅行過程感更強烈,路途中千姿百態、豐富多彩的變化對孩子的沖擊感更直接。于是,我決定借助公路旅行幫助兒子成長。
從此,公路旅行成為我們家的常態。只要有一天以上的假期,我們隨時可以出發。有時我們停在鬧市,有時去古鎮,叢林、田野也有我們的身影。無論陽光明媚,還是大雨傾盆、雪花飛舞,一路上,孩子都是激動的、興奮的、新奇的。
當然,出發之前我也會做一些準備,甚至給兒子所學知識設置各種引導問題,計劃好在哪些景點停車游覽,做些什么事。例如,知道下周將學習課文《荷花》,我會選擇一條從荷田中間穿越而過的公路線,先讓兒子坐在車上欣賞,然后帶他下車觀賞,回去后還會引導他復述描繪剛才所見的景象。
當然,我也不是把課堂搬到公路旅行上來,只是想讓孩子意識到,書本上的知識在現實中都有對應,因此學習是有意義的。正因為有了這種對應,小鐸逐漸把學習看成生活的體驗,他的學習興趣上來了,也慢慢找到了一種易理解和掌握的學習方式。
有一次,車沒油了,全家被困在半道上。我們沒有著急抱怨,而是告訴小鐸怎樣安全停車、如何盡快找到加油站、怎樣加油……當一切處理好,車子重新上路時,小鐸長吁一口氣說:“以后遇見這種情況,我就知道該怎么辦啦!”我則拍拍他的腦袋說:“下次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這種半道沒油的情況可不能再次發生了!”
還有一次,我們在某段高速上堵車堵了近10個小時,但我覺得很值,因為鍛煉了孩子的耐心。我告訴他:“遇到有些狀況,你急也沒用,只能一邊做好自己的事情,一邊安靜等待。”小鐸之前遇到什么事動不動就急躁,從那以后,我會提醒他:“寶貝,現在就像車子堵在高速路上了,你要怎么做才好呢?”他聽了后便會安靜下來,控制好情緒。
三
利用各種假期,我們帶孩子參加了不少團體公路旅行。
我們去云南,在蒼山腳下欣賞薰衣草花海,在桃溪谷喝水,游覽了當年富甲一方的千年古鎮,然后在洱海邊欣賞夕陽。團友中有位來自美國西雅圖的開朗帥哥,兒子很喜歡跟他交流,幾天下來英語突飛猛進;團中還有一位旅游達人,去過非洲,登頂過珠穆朗瑪峰,他拿著手機和相機給兒子看了很多照片,并繪聲繪色地介紹重要景點。
我看小鐸非常著迷,就說:“你問問叔叔,他怎么有這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享受這些旅行?”小鐸照做后,叔叔告訴他,大學時他就開始為自己向往的這種生活努力,終于在32歲時擁有了不錯的經濟基礎,還有相對的自由和時間。“你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你開始準備了嗎?”叔叔說完后這樣問小鐸,小鐸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一個人沉思了好一會。他也許還沒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但我想,有些美好的觀念已經在他小小的心田生根發芽了。
我們還參加了318國道川藏天路越野團體公路行。從“天府之國”成都出發,沿茶馬古道,經過康定市、亞丁風景區,繞過滇藏線梅里雪山下的飛來寺、清澈沉寂的然烏湖、如夢如幻的來古冰川、秘境森林波密林芝,最后抵達高原圣城拉薩。我開車行程2000多公里,歷時8天,一路說不清遇到多少驚喜,但也面臨了很多無法想象的困難,比如高原反應、車子拋錨、飲食不習慣、同伴因身體原因退出、遭遇暴雨泥石流、嚴重塞車等等。
同行有一位來自香港的小男生,和小鐸同歲,兩人從最初互相排斥和競爭,到后來慢慢在應對各種苦難時成為好朋友?,F在,我們雙方家庭都會時常相約一起旅行,兩個孩子經常聯系,不同的生長環境讓他們彼此吸引。我覺得這次旅行對小鐸的改變最大,他不但為大自然所震撼,也不再懼怕困難,因為他的日常生活跟這次旅行相比,是一路舒適的坦途。他已知道,平常生活中那些“小小的石子”和“柔和的彎道”根本算不上什么困難。
曾在書上讀到過一句名言:“人們往往在三個時刻頓悟人生:洗澡、死亡和公路旅行?!蔽蚁耄瑢⒆觼碚f,公路旅行便是最好的頓悟時刻。比山更高的是公路,比河流更長的也是公路,公路旅行帶來的,是對自我、對同伴的認識,是視野,是歷練,是人生眾多樸素平淡的日子里,可以回味的高光時刻。
我很慶幸,能和小鐸一起共享這么多高光時刻,陪他從中吸取到滿滿的正能量,看著他一路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