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嘉
食品安全關乎民眾健康,如何防范、打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是一個全球性的課題。一些國家推出的新制度、新技術具有前瞻性和實用性,值得借鑒。
日本厚生勞動省今年5月發布《食品衛生法》修改草案,主要內容為:營養補充劑等健康食品中含有導致健康風險的成分,出現危害事件時,制造商和經銷商有義務向政府報告。制造商在自主召回有害食品時,也有義務向政府報告。
日本在食藥品安全防護方面,一直很重視企業的召回責任。例如遺漏了對過敏原的標記,企業就必須回收特定批號的產品,所產生的費用由企業承擔,還要向消費者道歉。日本《食品衛生法》規定,特定的保健食品、營養功能食品和功能標識食品可以宣稱保健功能,但這些“健康食品”需要加強監控,避免含有特定有害成分的食品危害健康。一旦出問題,企業必須召回產品,并承擔責任。
日本內閣設有食品安全委員會,對涉及食品安全的事務進行管理,并對食品安全作出科學評估。日本農林水產省設有食品安全危機管理小組,負責應對突發性重大食品安全問題。
今年5月,日本政府要求強化食品風險分析功能,更加科學客觀地分析食品對國民健康的影響。《食品衛生法》修改草案的實質作用,是將處理問題食品的主導權收歸政府所有。根據涉事企業提供的信息,食品安全委員會可以迅速評估食品對健康的影響,對影響健康的物質進行定量和定性,并據此推測消費者健康受到損害的程度,及時阻斷同類食品的流通。食品安全委員會網站可及時公布問題食品信息和有關食品安全的警示。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博士近日宣布,聘請沃爾瑪食品安全副總裁弗蘭克·亞納斯擔任FDA食品副專員,全面采用新的食品追蹤技術。以后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區塊鏈技術將有助于對供應鏈中的特定分銷商、農場以及種植者進行追蹤,從而找出原因。這樣可以避免對所有人發出籠統的警告,只需對疫情發源地實施管控。
沃爾瑪剛剛蟬聯“全球500強企業”之冠,它在技術上的不斷創新是企業活力的保證。亞納斯今年開始在沃爾瑪部署最新的區塊鏈技術項目,用于跟蹤監控食品供應鏈。該項目包括食品可追溯計劃,要求生產商使用區塊鏈技術對產品進行追蹤。沃爾瑪計劃給供應商一年的時間來確保該項目有效實施。
FDA意識到,這項新技術對于加強食品安全管控具有戰略意義,于是聘請了亞納斯。通過部署區塊鏈技術,諸如產地等產品信息可以在整個供應鏈上進行實時查詢和跟蹤,使FDA應對和化解食品安全危機的能力大大增強。
德國近期在食品安全領域的新舉措,是強化校園食品安全監管。
德國營養學會對午餐的質量標準要求如下:每日要吃新鮮的蔬菜,每周最多吃兩次肉,至少吃一次海魚。德國食品營養部部長在調研時強調:學校的飯菜不一定要很貴。他敦促在全國范圍內將營養學會的標準納入所有學校的午餐標準。
目前,德國已經有約15%的兒童超重或肥胖,這一數字還在不斷上升。一項調查顯示,德國只有一半的小學生和約三分之一的中學生在學校吃飯。背后原因有很多:食物味道不好,價格太貴,午休時間太短,甚至有的學校不能提供校園餐。
如何促進青少年健康飲食?德國食品營養部提出解決方案:首先是吸引更多學生在學校吃午餐。比如投資一些自助餐廳,提供更便宜的食物。其次是強制要求學生在校用餐。有衛生專家呼吁,應該為所有兒童提供免費的學校餐。
德國現有200多項關于食品安全的法律和規定,從農藥殘留最高限量規定到消費者知情權規定,所有規定均服務于三個主要目標:一是保護健康,提供安全的食品;二是保護消費者不受欺騙;三是向公眾提供實事求是的信息。
據德國《鏡報》報道,作為歐洲乃至世界管控食品安全最得力的國家,德國仍有提升空間。強化像中小學生這樣的特殊群體的飲食管理是努力的方向。
據意大利《共和國報》報道,意大利政府要求全面整治“食品包裝虛假宣傳”,這是今年食品安全的工作重點。
意大利食品企業最常用的手段是在食品標簽上注明“傳統”“天然”或“手工”。但是如果仔細閱讀食品的成分表就會發現,這些產品都是工業制品,而且所含的“天然成分”少之又少。一些看似健康的食品其實都含有色素和工業添加劑,跟所謂“手工生產”毫無關系。
另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了解到粗糧對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于是,在超市的貨架上,各種打著“高纖維”“全麥”等旗號的產品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消費者在選購商品時,自然會認為這些“全麥”產品比使用傳統面粉的同類產品更健康。事實上,大部分標著“全麥”等詞匯的產品都只含有極少量的全麥面粉。
意大利于今年5月開始實施新的規定:所有“全麥產品”必須100%使用全麥面粉制成,面包、餅干、麥片、意大利面等均在此列。據悉,這僅僅是打擊“食品包裝虛假宣傳”的開始。意大利政府將彌補食品宣傳領域的其他法律漏洞,以便讓國民吃上更多“貨真價實”的食品。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