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王某因結婚,打算購買一套婚房,于2018年6月在房產中介看中何某欲出售的房屋。經房屋中介介紹,王某與何某簽訂了一份房屋買賣合同,合同約定房屋按市場價交易,總價為70萬元。簽約后,王某前期支付房款20萬元。后來王某了解到何某出售的房屋曾發生租客跳樓自殺身亡的事件,但何某簽合同時未告知王某。為此,王某多次與何某協商,要求撤銷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可何某不同意撤銷。
【評析】何某隱瞞房屋租客跳樓自殺事件構成欺詐,王某與何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應屬可撤銷合同。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何某在簽訂合同的過程中,應遵循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提供虛假情況,否則構成欺詐。按日常生活經驗及民間習俗,何某房屋內發生租客跳樓自殺事件,往往會使房屋的價值下降,對于房屋出售價格將產生實質性影響,從而影響王某的締約基礎,屬于何某需要披露的信息。何某卻未將該信息告知王某,并以正常的市場價格出售給王某,違反了誠實守信的原則。其次,何某出售房屋未向王某告知房屋發生租客跳樓自殺的信息,致使王某陷于錯誤認識,并基于錯誤認識進行了法律行為,以正常的市場價格向何某購買了房屋,并作為結婚用房。
綜上,何某未盡到告知王某房屋發生過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信息披露義務,致使王某陷于錯誤認識,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與其簽訂房屋買賣合同,何某的行為構成欺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因此,王某與何某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可通過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撤銷。
(江西省樂安縣人民法院? 李偉? 黃仕俊? 郵編:3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