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女士的奶奶80多歲了,患有糖尿病多年,腳趾外翻嚴重,腳背微微腫起,一直買不到合腳的鞋子,張女士就想在網上給奶奶“淘”一雙合適的。可一連買了幾雙,老人都說穿著不舒服,不是腳背痛就是腳趾痛,要么打滑……
據報道,65歲以上的老年人當中,有1/3的人存在足部健康問題,并且鞋子是導致足部問題的主要原因。所以,買一雙合腳的鞋至關重要。給老年人選鞋需要遵循以下幾個標準:
買鞋,最好先試穿
有關足病調研數據顯示,64%的腳病跟穿鞋有關。合腳的鞋,需要親自去試。每個人的腳看似一樣,其實不然。尤其是老年人,腳形大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最常見的如拇外翻(大腳骨)、爪形趾、足弓塌陷等,普通的鞋已經不合適,穿著會帶來疼痛等不適。因此,給老年人買鞋一定要多花些時間,陪著老人親自試鞋。另外,一般我們下午和晚上的腳會比早晨的腳略大,所以,試鞋最好選在下午或晚上。
選擇里軟外硬坡跟鞋
一雙合腳的鞋需要滿足3個條件:第一,鞋里面要足夠舒服,穿在腳上柔軟不傷腳。第二,鞋底要有一定的硬度,向前走路蹬地的時候能提供足夠的支撐力。第三,鞋底稍有坡度,后跟略高,走路不累腳。給老年人買鞋,首選運動鞋。當然,有些老年人腳形特殊,醫生還會建議去醫院做定制鞋。由于年齡大了,人足部韌帶逐漸松弛,再加上一些基礎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糖尿病等,老年人足部畸形的概率會增加,穿普通鞋,腳和鞋難免會有摩擦。加上老年人末梢神經感覺遲鈍,無法感知細微不適,等到發現時,往往腳上局部皮膚已經磨破甚至潰爛。
對于特殊的腳型,在買鞋之外有的還需要特殊的穿鞋伴侶。比如拇外翻,可以增加一個分趾硅膠墊,來減少腳和鞋的摩擦,緩解疼痛癥狀。糖尿病足局部皮膚受壓厲害,需要一個定制的鞋墊來避免腳局部皮膚受壓等。注意穿鞋伴侶要在醫生的建議下選購。
防滑是安全第一要義
對老年人來說,因摔跤導致骨折的概率非常高,所以,老年人鞋的防滑性能很重要。
除了注意鞋底防滑外,給老年人選鞋還要選擇踝關節處適當高一些的高幫鞋。但要注意,這個高度要適中,可以在踝關節下方,使得踝關節起到保護作用的同時,維持足踝的本體感覺。
路途坎坷讓鞋來承擔
老年人腳跟的脂肪墊變薄,緩沖能力變弱,一不留意踩到小石子,腳跟很容易疼痛,發生足底筋膜炎的概率也會變高。因此,鞋跟要有一定硬度,并且至少要有2~3厘米高,這才有助于分散腳底的壓力。
此外,吸震效果不好的鞋子,會對腳底板造成沖擊。走同樣長的路,穿著能“吸震”的鞋比穿普通鞋子更不容易造成疼痛。買鞋的時候試穿一下,若感覺鞋墊柔軟又有彈性,則代表防震效果不錯。
好鞋都是“會呼吸的”
好鞋的內襯要軟、透氣性要好,這樣穿上才會感到舒服。鞋子不透氣,腳出汗了,汗液無法排出,時間長了,腳會非常臭,還有可能患腳氣,而且腳底出汗也容易打滑。所以,給老年人選鞋子還要注意面料的透氣性。
同時,給老人挑鞋子最好遵循“鞋前寬、鞋中韌、鞋跟硬”的原則。腳趾前至少要留出 1 厘米的空間讓腳趾活動。鞋子中段韌度適中,不易崴腳。挑鞋時可以用手扭轉觀察,扭不動或可以扭成“麻花”狀都不行。
此外,鞋子最好是用粘扣帶、鞋扣等固定,因為鞋帶不僅容易松開,還會增加老年人被絆倒的風險。
(江蘇? ?張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