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勝 羅治安 王丹 羅莎
【關鍵詞】運動康復;失能;老年性肌力減退;老年高血壓
老年人失能是指老年人自理能力喪失,是一種或一種以上身體功能喪失狀態,分為失能(完全失能)和半失能(部分失能)兩種。老年人失能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和負擔。本研究從現代養老服務理念和目的出發,探討運動康復對促進失能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功能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等方面的作用,為提高失能老人的服務能力和服務質量提供參考依據。
1.1規模及分布特征《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顯示,至2015年8月1日,我國失能與半失能老年人口達4063萬,占老年人總數的18.3%,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達1240萬。
1.2流行趨勢推測我國2010-2050年老年人失能率隨時間推移將不斷增加、數量龐大(見表2),并隨年齡組遞增而失能率成倍增長,2050年我國失能(做家務中度以上困難)老年人口將達1.422億。
1.3主要因素有研究表明慢性病和老年性肌肉力量減退是影響失能的重要因素;患3種疾病及以上的老年人失能風險是無慢性疾病老年人的5.3倍。
1.4失能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失能老人需要長期照護。長期照護是向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年人群提供包括日常照料、康復以及基本醫療服務在內的一系列服務。
1.5失能老年人養老及康復服務現狀目前我國養老機構用于失能老年人的養老床位只占全部養老床位的16.4%。蘇州市2015年開展康復服務的養老機構只有28.6%;91.1%的失能老年人只能在家中養老,而家庭成員未經專門培訓,無法對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更無法滿足失能老年人疾病期的康復和醫療護理需要。
運動康復(sports rehabilitation),亦稱體療,是對傷病、傷殘者及老年人采用各種運動方法,使其在身體功能和精神上獲得恢復,重返社會。
2.1運動康復對老年性肌力減退的作用老年人肌力減退與增齡有關,但更主要的是與肌肉收縮活動減少有關。運動缺乏或一定時間的骨骼肌廢用,會導致肌萎縮、肌肉功能減退。老年人在指導下可利用握力計訓練手的握力、用彈力帶或啞鈴等器械訓練上肢與胸背肌力,應用砂袋、功率自行車等訓練下肢肌力。
2.2骨性關節炎的運動康復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fis,oA)是一種慢性退行性關節疾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運動治療方法是在急性期進行等長收縮訓練,可增強關節周圍肌群肌力和關節的穩定性及減輕關節腫痛;在穩定期進行等張訓練和關節活動度訓練,可改善肌肉運動的神經控制和局部血液循環、促進關節內滑液循環和損傷部位的修復、擴大關節活動范圍、防止關節攣縮及增強肌力。
2.3老年性高血壓(senile hypertension,SH)運動康復我國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49%,老年高血壓患者達8346萬。規律的有氧運動,可有效調節老年高血壓患者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張力恢復至正常水平糾正心血管自主神經功能的失衡,改善壓力反射功能,促使患者血壓下降。
古人云“身怕不動、腦怕不用”,現代科學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老年人身體在于運動,在對失能、半失能及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過程中,要讓老年人理解現代養老服務理念和目標,經常、科學、合理地運動,以維持或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少疾病發生、防止失能發生或減緩失能進程,減輕社會和家庭的經濟壓力和照護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