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云 ,張東霞 ,侯彩云
(1.南水北調東線山東干線有限責任公司,山東 濟南 250109;2.山東創元水務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1)
雙王城水庫位于壽光市北部的臥鋪鄉寇家塢村北廢棄水庫處,距離市區約31km,是南水北調東線膠東干線工程的重要調蓄水庫。由于水庫修建在黃河下游沖積平原地區,水庫壩基可能發生滲漏、滲透變形,尤其可導致壩下游沼澤化,次生鹽漬化和農田浸沒,因此需采取防滲技術。平原水庫主要防滲方案有垂直防滲、水平防滲,根據水庫選址的地質條件,在水庫壩基滲漏條件分析的基礎上,對“垂直防滲”“水平防滲”和“垂直+水平”3種防滲方案進行綜合分析比較,選取最優方案。
按照一般性鉆孔資料(孔深35.0m),壩基下伏地層分為11層;11層以下地層,控制性鉆孔資料(孔深50.0m)揭示,分布巖性為砂壤土和粉細砂、中細砂,均具中等~強透水性。
壩基11層地層中,主要巖性為砂壤土、壤土,局部夾粉細砂及黏土透鏡體,經現場水文地質試驗及室內試驗,除⑨層壤土、(11)層重壤土滲透系數相對較小外,其他地層均為中等透水層。由此可以看出,采取垂直截滲方案可以利用的相對不透水層為⑨層壤土、(11)層重壤土。而(11)層重壤土以下分布巨厚層的中等透水至強透水層,對上部含水層存在越流補給問題,若以(11)層重壤土作為相對不透水層截滲處理,處理不當容易造成上部地下水透壤土作為相對不透水層為宜。
初步設計階段勘察時,查明了⑨層壤土分布特征,并進行現場抽水試驗,該層滲透系數范圍值為 0.23~1.27×10-4cm/s,屬弱透水~中等透水層,分布不連續,厚薄不均,在樁號2+186~2+611、3+458~4+854 段該層缺失,而且,1+790~2+186 段最小厚度只有 1.50~1.70m;2+710~3+038段為夾雜砂壤土透鏡體,使該層變薄,最小厚度0.80m;7+983~8+200 段厚度 0.60~1.60m;8+400~9+590段厚度 1.00~2.80m,達不到《南水北調工程平原水庫技術規程》(NSBD13-2009)對相對不透水層厚度“滿足滲透穩定需要,一般不小于 3~5m”的要求。
經多方面比較分析后,又對⑨層壤土缺失段進一步進行補充勘察工作,在該層缺失段庫內,根據庫區地質斷面布置勘察鉆孔,勘察工作分兩段進行,一段自樁號 2+060(S21 孔)~3+084(S31孔),距原壩軸線110~200m;另一段自樁號3+366(S34孔)~4+854(S49孔),距原壩軸線 160~190m。勘察資料顯示,⑨層壤土在兩段內均分布連續,但厚薄不均。樁號2+060(S21孔)~3+084(S31孔)段厚度 1.10~5.00m,層底高程-28.66~-25.90m,滲透系數 1.13~1.5×10-4cm/s。樁號 3+366(S34孔)~4+854(S49孔)段厚度 1.30~4.90m,層底高程-30.69~-26.64m,滲透系數 0.81~1.05×10-4cm/s。根據補充勘察地質資料,⑨層壤土分布基本連續,但是厚薄不均。綜合分析認為,⑨層壤土在整個壩址區均有分布,但厚度存在較大的不均勻性,在⑨層壤土分布較薄區段,可綜合考慮利用⑨層壤土、(11)層重壤土截滲。
壩基防滲方案分兩大類:一類是垂直截滲;另一類是水平防滲。
雙王城水庫垂直截滲制定了5個方案,分別是深層攪拌樁防滲墻、薄混凝土防滲墻、垂直鋪塑、振動切槽防滲墻、高噴灌漿水泥土防滲墻。鑒于鉆探深度內,⑤⑥⑦⑧層土料的滲透系數皆為2.43×10-4cm/s,以⑨層壤土作為相對不透水層。根據各施工工藝的最優深度,設計深層攪拌樁防滲墻底進入⑤層土料1.00m,墻體平均深度15.0m,厚度0.3m;薄混凝土防滲墻、振動成槽防滲墻底進入⑨層土料1.0m,墻體平均深度28.0m,厚度0.3m、0.2m。深層攪拌樁防滲墻滲透系數為5×10-6cm/s、薄混凝土防滲墻的滲透系數為1×10-7cm/s,垂直鋪塑的滲透系數為 1×10-9cm/s,振動成槽防滲墻的滲透系數為5×10-7cm/s。垂直鋪塑工藝的最適宜施工深度是8~10m,且由于塑膜之間的搭接、設備工藝受限制等因素,嚴重影響防滲效果,深層攪拌樁防滲墻適宜施工深度是10~15m,因此兩方案不再進行進一步的計算比較。計算結果詳見表1。

表1 雙王城水庫垂直防滲墻方案比較表
設計水平防滲方案時,首先對鋪設0.3mm厚的聚乙烯膜和兩布一膜的復合土工膜(150(g/m2)/0.3mm/150(g/m2))進行了單價比較,施工工藝皆為:推開0.6m的土,碾壓密實,鋪膜,回填土,碾壓密實。前者受施工影響大,易受損壞,造價為15.02元/m2,后者受施工影響小,造價為27.67元/m2。基于工程運行安全可靠考慮,采用復合土工膜方案。
水平防滲效果隨防滲設施長度的不同而變化。選定9.0m水深,計算不同鋪膜長度的防滲效果,優選確定最佳水平防滲長度。計算庫內設100m、300m、500m長及庫底全鋪水平塑膜4種防滲方案。復合土工膜的滲透系數取1×10-9cm/s。計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知,100m長水平塑膜鋪蓋時,造價低,但年滲漏量1247萬m3,防滲效果不理想,年滲漏損失較大;500m長水平塑膜鋪蓋與300m相比,防滲較果已大大降低,年滲漏量雖然小,但工程造價高,不經濟;庫底全鋪塑膜防滲方案防滲效果最好,一次性投資太大;300m長水平塑膜鋪蓋時,年滲漏量750萬m3(未考慮施工破壞形成空洞,引起的滲漏量),防滲效果較理想,投資適中,是最佳水平防滲長度范圍。

表2 各防滲方案防滲效果比較表
采用薄混凝土防滲墻結構形式時,年滲漏量為932萬m3、投資7652.7萬元;采用振動切槽防滲墻結構形式時,年滲漏量為1012萬m3、投資7254.1萬元;采用300m長水平塑膜鋪蓋時,年滲漏量為750萬m3,若考慮施工破壞形成空洞引起的滲漏量約4220萬m3(0.04m3/(d·m-2)、投資7999萬元。從防滲功能、經濟方面考慮,3個方案都可行,但從施工工藝成熟性、工程安全可靠度方面考慮,推薦采用防滲效果顯著、施工技術成熟、防滲安全可靠度高、工程投資適中的薄混凝土防滲墻方案。
南水北調雙王城水庫采用薄混凝土防滲方案,已經于2013年6月建設完成,運行近6年來,平均年滲漏量為363.6m3,低于設計要求,防滲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