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宇川

隨著市場的變化、淘汰,主板市場早已不是當年百家齊鳴的天下,華碩、技嘉這兩大廠商擁有主板市場的大部分份額。目前還在繼續(xù)研發(fā)、生產(chǎn)主板的廠商并不多,特別是在以Z390、X299、X399等為代表的高端芯片組市場上,參與廠商更少。包括傳統(tǒng)的臺系映泰、精英等廠商都已遠離這個市場,沒有相關產(chǎn)品。原因無他,這塊市場上競爭對手的實力太強。不過一些廠商并不愿意安于這樣的現(xiàn)狀,如針對新出的Z390芯片組、第九代酷睿處理器,它們也推出了多款產(chǎn)品,那么這些主板的表現(xiàn)怎么樣呢?接下來就讓我們對其中兩款主板的體驗來一探究竟。華擎Z390太極Ultimate
作為“Taichi太極”系列的一員,這款主板依然延續(xù)該系列的傳統(tǒng)設計——該主板擁有非常特別的配色設計,采用了黑白兩種主色調(diào),從主板上方開始以太極圖中特有的S曲線將主板分割為一白、一黑兩個部分。華擎表示之所以將太極圖騰融合進主板的PCB彩繪中,是顯示華擎太極這個系列是致力于在規(guī)格、價格中找到平衡的一類產(chǎn)品。而與以往不同的是,在Z390太極系列主板上,華擎加入了后綴為Ultimate的產(chǎn)品。從技術規(guī)格來看,Z390太極Ultimate與Z390太極的主要區(qū)別在于Ultimate系列增加了一顆AQUANTIA AQC107萬兆網(wǎng)卡,以及一個帶寬達1733Mbps的Intel 802.11ac無線網(wǎng)絡模塊,而Z390太極則只有千兆網(wǎng)卡,以及帶寬為433Mbps的無線模塊。
對于Z390主板來說,由于第九代酷睿處理器核心數(shù)量、工作頻率的提升,再加上Z390芯片組具備超頻能力,因此對主板供電部分的做工、品質也相應地提高了。所以工程師對這款Z390太極Ultimate主板的處理器供電部分也是進行了精心設計,首先它采用了10+2相供電設計,其中10相為處理器服務,其PWM芯片使用了IR35201數(shù)字PWM芯片,工作在5+1相模式下。然后供電電路通過布置在PCB背面的六顆lR3598倍相器,以及相應增加的供電電路,使主板的供電電路達到10+2相。其供電元器件還是華擎的傳統(tǒng)特色——每相供電電路搭配一顆德州儀器的CSD87350DNexFET,這是一款整合上下橋的一體式MOSFET,其在25AT的標稱轉換效率為90%,最大可承載40A電流。電感部分,它則采用了華擎的新一代高效電感,最高可承載60A電流。電容部分則使用了日系尼吉康12K黑金電容(可在105℃環(huán)境溫度下工作12000小時)。此外其內(nèi)存供電部分則采用了兩相供電設計,搭配了大中SinopowerSM7341EH一體式MOSFET與12K黑金電容。
為進一步降低工作溫度,主板也搭載了大型鋁合金散熱片覆蓋主板芯片組以及MOSFET。其PCB則采用了高密度防潮纖維電路板打造,避免主板在潮濕環(huán)境長時間工作時由于濕氣造成電子短路。主板I/O背板處則安裝了由塑料打造的I/O裝甲,用于保護I/O接口周邊元件免受靜電干擾。
功能方面,針對M.2SSD的流行,這款主板配備了三個帶寬為PCIe 3.0×4的M_2 SSD插槽,并且其中一個插槽還配備了可降低M.2 SSD發(fā)熱量的鋁合金散熱盔甲。網(wǎng)絡部分除了提供最高速率為1733Mbps、支持2T2R雙收雙發(fā)的雙頻(2.4G/5G)802.11ac WiFi+藍牙v5.0模塊外,這款主板最大的亮點就是配備了一顆Aquantia AoC 107 10G網(wǎng)絡芯片,理論上擁有高達10000Mbps的網(wǎng)絡傳輸速度,搭配相應的萬兆路由器、CAT7七類線可以帶來遠快于普通千兆網(wǎng)卡的傳輸速度。此外主板還配備了可以更穩(wěn)定地支持重型顯卡的PCIe合金插槽,以及配有TINE5532耳放芯片、120dB信噪比數(shù)/模轉換器、尼吉康Fine Gold音頻電容的高保真4代音頻系統(tǒng)。
當然時下流行的發(fā)光元素它也不會缺少,該主板擁有名為Polychrome RGB的燈效系統(tǒng),在主板芯片組散熱片、音頻模塊、I/0裝甲內(nèi)置發(fā)光LED,同時它還板載了RGB LED與Addressable RGB LED接針,主板可連接其他擁有LED的設備,如燈條、CPU風扇、散熱器、機箱等,并在軟件控制下以相同的模式同步發(fā)光。
性能測試
接下來我們通過搭配Core i9-9900K處理器、GeForceRTX 2080 Ti顯卡,以及芝奇DDR4 3600內(nèi)存對這款主板進行了測試。首先從默認性能測試來看,華擎Z390太極Ultimate的表現(xiàn)較為正常,能夠輕松支持DDR4 3600內(nèi)存。略有遺憾的就是主板設置的處理器默認工作頻率略低,在4.6GHz左右,因此它的ClNEBENCH R15渲染性能、《魯大師》5.15這些測試的成績稍偏低一些,如CINEBENCH R15的測試成績沒能突破2000cb。
不過這款主板延續(xù)了華擎主板超頻能力強的特性,經(jīng)我們多次嘗試,只要將處理器核心電壓加壓到1.39V,這款主板就可以將Core i9-9900K穩(wěn)定超頻到5.1GHz,并通過時間為半小時,同時開啟處理器、FPU、CACHE三項與處理器相關的AIDA64烤機測試。而超頻后處理器的性能自然有了大幅提升——如CINEBENCH R15渲染性能提升到2190cb,較默認性能提升幅度達9.8%;CPU-Z處理器多線程性能也從5573.3分提升到了6226.4分,提升幅度達到11.7%。同時在游戲性能方面,不論是3DMark還是實際游戲幀速也都有小幅提升,可以說只有通過超頻才能體現(xiàn)這款主板的真實實力。
發(fā)熱量測試
另一方面,我們也對主板供電電路的發(fā)熱量進行了考核。總體來看,這款主板供電電路的發(fā)熱量還是偏大,在默認頻率下烤機半小時后,供電部分的最高溫度為83.6℃;而如果是超頻到5.1GHz,在烤機半小時后,供電部分的最高溫度則達到了108.6℃。因此主飯超頻后不宜長時間進行像烤機那樣的高負載工作,運行大型游戲,進行一些數(shù)據(jù)運算等日常應用還是沒有問題的。
銘瑄電競之心iCraft Z390 Gaming主板
雖然銘碹這個品牌在主板產(chǎn)品發(fā)展史上的地位并不是多高,但貴在堅持,它沒有像精英、映泰這些曾經(jīng)輝煌的品牌那么輕易地就放棄了高端主板的開發(fā)。在Z390主板上,它也積極地帶來了新產(chǎn)品,如這款銘碹電競之心iCraft Z390 Gaming主板。從表面上看,這款主板與我們前面介紹的華擎主板在外觀上沒有大的區(qū)別,不過其價格卻要便宜不少,在本文截稿時的電商售價也就在1499元左右。
當然主要原因在于這款主板沒有配備萬兆網(wǎng)卡、無線WiFi模塊這些普通玩家用不到的功能上,此外這款主板也不支持CPU帶寬拆分,因此不能支持SLl。而在做工用料上,廠商還是下了比較大的功夫。在宣傳上,銘碹電競之心iCraft Z390 Gaming主板的最大賣點就是采用了豪華的15相供電設計,而拆開散熱模塊后我們發(fā)現(xiàn)它采用的PWM芯片來自Intersil的ISL69138。這是一顆雙路輸出、最大支持7相數(shù)字供電的PWM芯片。其供電電路實質上是使用PWM數(shù)字供電十倍相供電+驅動并聯(lián)的10+4+1相供電方案。其中核心供電在5顆ISL6617A芯片的幫助下倍相到10相供電,另外兩相則通過兩兩并聯(lián)達成4相供電,還有一相單獨為處理器非核心區(qū)域供電。由眾多電容、電感、MOSFET蘭且成的供電電路看上去非常豪華。
主板每相供電配一上、一下兩顆PowerDFN56封裝的MOSFET,上橋為美納格MagnaChip的MDU1517,其可流過的最大連續(xù)漏極電流達100A,最大漏源電阻值只有4.4MΩ。下橋則為美納格MagnaChip的MDU1514,其可流過的最大連續(xù)漏極電流可達66A,最大漏源電阻值為9mΩ,兩款MOSFET的最高工作溫度都能達到150℃。同時主板供電部分還搭配了ICRAFT定制FE鐵素體電感、固態(tài)電容。
此外該主板也通過在MOSFET、芯片組配備大型鋁合金散熱片來進一步降低工作溫度,同時也像其他高端主板一樣,它配備了名為GAMING ARMOR的全覆蓋式電競裝甲,用于保護主板免受塵埃、靜電的困擾。當然燈效也是一款電競主板不可缺少的部分,這款主板在電競裝甲與內(nèi)存插槽處也內(nèi)置了1600萬色的RGBLED,配合ENE燈控芯片,可實現(xiàn)6種光效,還可以同部分銘碹發(fā)光產(chǎn)品實現(xiàn)聯(lián)動,制造更大的“光污染”。
而在電競產(chǎn)品重要的網(wǎng)絡與音頻部分,這款主板同樣采用了7.1聲道的瑞昱REAITEK AICl220音頻芯片,還搭配了13顆定制金色濾波電容,音頻部分還進行了PCB信號分割線處理,可以進一步降低噪音、EMI干擾。而網(wǎng)卡方面則是來自英特爾的1219V千兆網(wǎng)卡,配合名為SMART NETWORK的流量智能優(yōu)化技術,可以優(yōu)先傳輸網(wǎng)絡游戲的數(shù)據(jù)包,降低游戲延遲、避免卡頓。此外該主板也提供了三個M.2 SSD接口,不過沒有附送額外的M.2SSD散熱片。
性能測試
接下來我們同樣使用Core i9-9900K處理器、GeForce RTX2080 Ti顯卡,以及芝奇DDR4 3600內(nèi)存對這款主板進行了測試。首先從內(nèi)存性能上來看,盡管這款主板標稱支持DDR4 3600內(nèi)存,但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只能以DDR4 3600內(nèi)存開機,無法進入系統(tǒng),易出現(xiàn)死機,而如果將內(nèi)存頻率降低至DDR4 3400,系統(tǒng)則能非常穩(wěn)定地工作,可見這款主板的實際內(nèi)存支持頻率為DDR43400。
處理器性能方面,由于Core i9-9900K在銘碹電競之心iCraftZ390 Gaming主板上的滿載多線程頻率可以達到4.7GHz,因此在CPU-Z多線程性能,以及ClNEBENCH R15處理器渲染性能上,它的表現(xiàn)都比前面的華擎Z390主板要好一些。而在游戲性能、壓縮與解壓縮性能,以及加解密性能上,銘碹電競之心iCraftZ390 Gaming主板的表現(xiàn)也比較正常。同樣該主板也擁有超頻能力,不過該主板的BIOS界面與常見BIOS界面有較大區(qū)別,且缺乏人性化設計。比如處理器電壓單位采用mV,要設定1.3V電壓需要轉換單位填入1300;功耗限制選項中的單位也使用的是少見的毫瓦單位,同樣需要用戶自己來換算單位填寫,所以其BIOS設計與其他Z390主板相比還是有明顯的差距。
好在這款主板還是擁有較強的超頻能力,可以將Core i9-9900K超頻到5.0GHz,并完成所有測試。不過在超頻后,這款主板無法完成烤機測試,一旦運行高負載烤機測試,處理器就極易出現(xiàn)降頻的現(xiàn)象。
發(fā)熱量測試
我們通過同時開啟處理器、FPU、CACHE三項與處理器相關的AIDA64烤機測試對主板的發(fā)熱量進行了考察。總體來看,盡管這款主板采用了多達15相供電設計,但在嚴苛的長時間高負載測試中,還是會產(chǎn)生很大的發(fā)熱量——在默認頻率下烤機半小時后,供電部分的最高溫度為98.3℃,溫度還是挺高的,這也可能是其超頻后烤機會出現(xiàn)掉頻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