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學生成長過程中所犯的種種錯誤,教師該如何處理?文章從學生犯錯動機、錯誤的嚴重性以及青春期特點,結合作者工作中的實際經驗,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關鍵詞:學生犯錯;改正;補過
一、對偶爾、無意犯錯的學生,給予改正和補過的機會
學生的很多不足和錯誤,并不是惡意為之,只因年少懵懂,新鮮好奇,才惹了事生了非。尤其高一學生,朝氣蓬勃、精力過剩。一次,新生中出現了全體男寄宿生通宵上網的“壯舉”,其中還有班長等好幾名班干部!但轉念一想,正值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紀,干出此等莽撞的事情來,多屬心血來潮。事實上,通宵上網的好幾個學生一直是教師眼中的乖孩子,純粹是因為寢室的一位老網蟲吆喝,其余的響應,便忍不住也瞎湊了熱鬧。除了必要的檢討和處分,我還是給了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并激勵他們將功補過,為班級多作貢獻。后來,幾位班干部感恩盡職,將班級管理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其他學生對他們的表現也心服口服,班級凝聚力迅速增強。
二、對鑄大錯、釀大禍的行為絕不姑息,嚴懲不貸
有些問題無傷大雅,有些不足稍加注意即可,但有些錯誤一經發生便足以釀成大禍,是絕不能姑息的。
還是剛入高一不久,班上兩位男生之間的芝麻小事在其好勝心與虛榮心的驅使下矛盾升級,導致雙方都在校外召集了幾十號混混,在校外展開了一場惡斗,直到一方被送進醫院。
原以為兩人已在班上握手言和,矛盾已化解。沒想到兩人背地里仍在較勁……對于此次的打架斗毆事件,作為班主任,我首先坦誠檢討了自己工作的疏忽,并自覺承擔了相關責任和懲處。一方面讓學生知道,老師不是圣人,也有處事不周的時候,但遇到問題,一定敢于擔當。另一方面,也讓大家體會事情的嚴重性:此事已不只是兩人的恩怨,還連累了很多人,包括父母、親友、老師、同學。更可怕的是,混戰中,一旦有人身殘命亡,雙方都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雖說兩人事先并沒有預料到后果有多嚴重,但不能因為未曾預料,就可以逃脫責任!
對大錯的嚴厲處置和重磅打擊,足以使學生懂得:人生在世,有些事情是絕不可以兒戲的,如斗毆、吸毒……我告誡每一個人,大是大非面前,要時刻清醒,容不得半點糊涂。
三、對由來已久的陋習,給予充裕時間,讓學生逐步改進
有些學生在不良環境中成長,長期養成一些壞毛病,一時半會兒難以徹底改過,我們要有耐心,允許學生每天進步一點點,直至根除。
班上曾經有經常丟東西的現象,大家非常氣憤,甚至有學生拍胸脯說:老師,這件事嘛,你不用插手,也莫聲張,我們會有辦法抓到小偷的。看樣子,是已經放好了誘餌,只等引蛇出洞了。于是我提醒他:有緣成為同學,便應情同兄弟姐妹,不能這樣將他揪出來一棍子打死。后經了解,犯錯學生本質不壞,有上進心,重感情,只是交友不慎,才和他人一起犯了錯。私底下,我對這位學生一方面嚴肅談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壞人品,毀聲譽,為人所不齒。長此以往,只能與人品低劣者為伍,甚至沾染各種惡習;另一方面則寬慰他,相信你只是一念之差,但必須洗心革面,重新做一個有尊嚴的人。因為保全了面子,這位學生懷著羞愧、感恩的心將所拿之物悄悄還給了同學,且再也沒犯過這種錯誤。
四、對青春綜合征而犯的錯,用輕松調侃的方式予以疏導、化解
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但由于心理不成熟,有時焦躁不安、叛逆乖戾,有時胡思亂想、不能自拔,需要教師以過來人的細心和耐心去觀察、去理解,力求設身處地、推己及人地為學生開導、化解,使之盡快從困惑中、萎靡中走出來。
文理分科時,學生A是以第一名的成績進入我班的。但我慢慢發現他精神萎靡,成績也急劇下降。經了解,原來他是陷在了玄幻小說中不能自拔。我沒有單純跟他講空洞的道理,而是向他借閱了一本推理小說,找到其中的破綻和陰暗面,在班會課上與全班同學一起分析、探討,利用大家的力量,有理有據地批判了此類書的空虛無聊與漏洞百出,促其醒悟。同時針對他喜讀暢銷書的特點,為他推薦了幾本健康向上的書籍。一段時間后,他重奪班級第一名。
面對高中生的早戀現象,一味說教會讓學生覺得老土,效果適得其反。于是,我便采用輕松的方式調侃道:如今社會,男多女少,女孩子緊俏得很吶,得擦亮眼睛,好好地挑。怎樣才能挑到你的白馬王子呢?做好兩件事:一是提高自身素養,二是練就一雙慧眼。所以,現階段,你們該好好讀書充電。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豐富了,智慧增長了,自己更優秀了,看人的眼光也更精準更有品了,是不是?(大家連聲笑著說是是是)。男生更須如此,競爭激烈,優勝劣汰嘛。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只有做一個有知識、有能力、有擔當的人,才能得到更多人和機會的青睞,是不是?不是說:男孩要有肩膀,女孩要有眼光嗎?現在,大家就不要小小年紀趕時髦玩新鮮——談戀愛那是大哥哥大姐姐們的事情,你們正值人生的播種時期,不要違反自然規律去收獲什么秋果。在嘻嘻哈哈的氣氛中,大家欣然接受了老師的勸誡,不僅注意把握異性同學之間的分寸了,班風學風也得到明顯改觀。
五、用書信、評語的方式,入情入理地持久感化學生
與學生談過的話,過一陣可能就被淡忘了。但若把想說的話寫下來,就會更長久地觸動、感化學生。我曾經為亂拿別人東西的學生寫過信,為看人各種不順眼的女生抄寫過《恕道》一文……就這樣,引導學生懂規矩,曉事理,知感恩,善體諒,促進學生思想品質的提高和情感的培養。當教師一字一句為學生寫下一段情真意切的文字,有欣賞,有表揚,有善意的提醒,有殷殷的期望,在或委婉或一針見血的提醒與勸誡中,學生會感嘆:老師真是走進了我的內心,把我看得那么透,甚至比我自己還了解我自己。
六、加強家校聯系,齊心協力關愛教育學生
父母對子女是最了解的,教師要充分利用電話、微信、家訪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從而對癥下藥,更快更徹底地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雖然有些時候,青春期的學生容產生逆反心理,置父母的教誨于不顧,但教師還是可以私底下向家長了解情況,明暗相輔,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
總之,面對學生的錯誤,我們不必視為洪水猛獸,只要我們有愛心、有耐心,把握學生心理,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他們,用真誠去感化他們,用智慧去啟迪他們,就能使學生少犯錯并且自覺地改正錯誤,從而使他們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崔麗娟,等.心理學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2](美)莉薩·博林,(美)謝里爾·西塞羅·德溫,(美)馬拉·里斯-韋伯.教育心理學[M].連蓉,繆佩君,陳堅,等,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3]王俊紅.轉變教育方式,在人文關懷中糾錯[J].新課程(中學版),2010(10).
作者簡介:何姝媛(1970—),女,湖南祁東人,湖南省株洲市第三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教育管理與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