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昌
摘 要 火龍果屬于多年生肉質藤蔓植物,有一定的食用價值,且在栽種之后可以連續收獲三十余年,具有較低的管理成本。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種植業的發展也相當迅速,傳統的栽培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火龍果的種植需求。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火龍果產量,從基地建設、定植方案、病蟲害防治和土肥水管理等方面探究火龍果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 火龍果;無公害;高產栽培
中圖分類號:S667.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13
火龍果是當前典型的多年生植物,低糖,可以直接食用,能夠起到降火的效果,還可以進行再加工做成果制品進行銷售。目前,我國火龍果已經成為了致富種植項目之一,受到廣大農民的喜愛。因此,對火龍果進行無公害栽培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相關部門應該對火龍果無公害栽培給予相應重視。
1 對火龍果種植場地進行有效選擇和規劃
當前,為了更好地提升火龍果的產量和出產水果的質量,就需要在火龍果種植栽培過程中使用高產栽培技術。1)在進行栽培之前,需要對當前的種植區進行有效規劃,在當地實際條件滿足火龍果生長需求的基礎上,選擇空氣水分相對良好的種植園。2)要保證種植園內部的土壤條件能夠符合無公害栽培技術的相關要求。火龍果有著相對較強的耐熱性,但是其抗寒能力卻相對較差,需要相關種植人員針對火龍果的特性進行種植區域的選擇,以保證火龍果健康生長。火龍果生長對種植園地的土壤有一定要求,其中比較關鍵的一點是要控制土壤的堿性,相關種植人員應該保證種植園內土壤pH保持在5~7的范圍內。3)相關種植人員要對種植地區進行合理選擇。選址工作的開展需要結合當前實際情況進行,不管是對栽種區域進行建設還是對排灌系統進行建設都需要因地制宜,只有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火龍果的種植需求。此外,火龍果種植人員還需要將重點放在水土調節方面,只有這樣才能將火龍果的生態效益發揮出來。
在對火龍果園地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應該選擇在遠離污染源、工廠、公路主干道且符合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要求的生態地區。火龍果園地選擇要求所選地區常年溫度應該保持在20~25 ℃,最低溫度不能低于5 ℃,光照一定要充足,坡度不能大于20°。如果使用水田進行火龍果種植就需要在四周規劃排水溝。此外,園地規劃要基于當前的自然條件和生產條件,根據實際情況對種植園內部的道路系統、排灌系統進行合理規劃。火龍果分為白肉紅皮型、紅皮紅肉型兩種,因為紅肉型火龍果具有自花不親和的特點,所以在進行紅皮紅肉火龍果栽培時需要配置相應的授粉品種來保證火龍果產量,授粉火龍果和主要栽培火龍果的栽種比例為1∶8[1]。
2 火龍果定植方案
火龍果屬于肉質植物的主要代表,由于火龍果植物的特殊形態,在對火龍果進行定植栽培時,相關種植人員應設置相應的水泥支柱來對火龍果生長給予輔助,還可以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對水泥支柱的規格進行合理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火龍果的正常生長。經過相關調查研究發現,目前比較常見的水泥支柱規格是240 cm×
9 cm×9 cm,在相關人員對雜草進行清理之后,種植人員應該以300 cm×250 cm為間距,對水泥支柱進行定柱。完成定柱之后可以使用鋼絲對水泥支柱進行相應的有效固定,還可以將70 cm直徑的鐵絲圈在水泥支柱上,對水泥支柱進行穩定,降低在火龍果生長過程中因為水泥支柱不穩定導致火龍果栽種失敗。此外,相關種植人員還需要將工作重點放在防水方面。在完成薄土覆蓋和澆水工作之后,火龍果苗生長超過30 cm時,種植人員就需要將其捆綁在水泥支柱上,進一步保證火龍果的成活率,從而實現火龍果的無公害高產栽培[2]。
3 火龍果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
在進行火龍果病蟲害防治時,需要采用相對科學無公害的防治方式進行驅蟲,將農業防治技術和物理防治技術相結合,通過對土壤結構進行改良和施肥等方式來降低病蟲害。因為火龍果的外部果皮有一層蠟質保護層,所以在其種植過程中對農藥的使用程度相對較低。在火龍果種植過程中比較常見的蟲害主要是線蟲、蚜蟲等,對其進行防治就需要相關種植人員結合當前的實際情況,對一些無公害防治技術進行有效利用,結合物理防治技術和農業防治技術,爭取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基于農業病蟲害防治角度來說,相關種植人員需要對土壤結構進行改善,科學合理地進行田間管理,盡可能提升火龍果生長過程中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進一步實現火龍果的無公害高產栽培[3]。
相關種植人員需要重視火龍果的種植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相同成熟期但差異較大的火龍果品種種植,創建合理的種植環境,抑制天敵和病蟲的生長,進一步對火龍果種植區域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打下堅實基礎。相關人員可以通過提升有機肥的施放量來對土壤結構進行合理改良,促進樹體營養提升,加強樹體的抗病蟲害能力。在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驅除之后,需要清理園區,將病蟲害出現的源頭清除,降低病蟲害發生率。在對種植園內進行物理防治的過程中,可以使用誘殺方式來對害蟲進行誘殺,降低火龍果害蟲的基數。假如在火龍果植株上有蝸牛存在,種植人員就可以將其天敵放進來,進行捕殺,比如鴨子。對于一些已經出芽的火龍果植株相關種植人員可以人工進行蚜蟲捕殺[4]。
4 火龍果栽種過程的苗期管理
在火龍果定植初期,相關種植人員可以根據火龍果自身的特點和屬性,對澆水的時間進行有效掌控,保證澆水的次數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經過相關研究實踐表明,火龍果定植初期每隔2~3 d澆水一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土壤的透氣性,保證土壤內部的濕潤程度,促進植株新根的生長和發育。伴隨著雨季的來臨,火龍果種植人員需要提前制定相關排水方案,避免洪澇災害導致火龍果產量下降。對于首次種植火龍果的新種植園區,應該先套種一些短期作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對當前土地的利用效率,進而提升種植園區的經濟收益。例如可以對新種植火龍果種植園套種花生或是大豆等,當火龍果的根莖爬到支柱頂端之后,可以使用生草法對其進行種植和栽培。在火龍果種植田間進行有針對性的植物種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水土,同時還能提升火龍果的產量,降低火龍果種植園內出現的旱澇問題,實現火龍果的高產栽培,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5]。
5 對火龍果種植的肥料水土管理
種植人員在對火龍果園區進行肥料和水土管理時,需要將腐熟的有機肥料作為首要選擇,同時施加一些微生物肥料和復合肥料,盡可能將肥料和水土的優勢在火龍果生長過程中完全發揮出來。在進行施肥的過程中可以使用養豬廠糞便和種植肥料,還應該結合當前火龍果的實際生長情況對肥料進行選擇性施放。在火龍果定植前30天,相關種植人員需要在水泥支柱周圍挖掘施放有機肥料,并攪拌均勻。在火龍果定植7天后,要澆上一層薄肥料,在定植15天之后,需要再次施加有機肥料,以滿足植株內部的營養需求。在使用牛糞和豬糞進行施肥的時候需要有針對性的施加肥料,將肥料的使用量控制在30 t·hm-2,還可以添加菜籽餅700 kg·hm-2。
6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火龍果進行無公害栽培的過程中,需要相關種植人員提升自身的種植技術和專業知識,進一步將高產栽培技術合理應用于火龍果栽培中,科學合理地進行施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并基于火龍果種植的相關特點設置相應的水泥支柱,為火龍果的后期生長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 孫治國.火龍果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J].農技服務,2017,34(7):111.
[2] 高來柱,崔躍勇.大棚無公害蕓豆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7,30(3):55-56.
[3] 何煌明.火龍果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探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3):146-147.
[4] 張艷,張志林,董富俊.優質板栗無公害栽培技術[J].中國南方果樹,2017,46(4):167-168,172.
[5] 蔡志衛.基于蔬菜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分析[J].低碳世界,2017(9):249-25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