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寶
摘 要 碳匯造林技術是以改善氣候條件為主要目標的林業活動。森林具有較強的碳匯功效,通過造林能夠有效加強森林的碳匯功能。目前,全世界都已經在大規模開展碳匯造林工程,對森林中的樹木進行碳匯計算和檢測。現階段,我國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制約著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實施,也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形成了阻礙。為了解決這一系列的問題,碳匯造林這一理念得到廣泛傳播,而碳匯造林相關問題的研究正是能夠解決氣候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基于此,對新形勢下碳匯林造林技術及其效應進行分析,有效促進我國環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碳匯林;造林技術;評估體系;效應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4.036
在生態環境中,森林是能夠提取到較多碳元素的地方,森林樹木的碳含量在全世界植被范圍內占80%左右,土壤中的碳含量在全世界土壤范圍內占40%左右。在調節全球氣候方面,森林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森林具備的碳源能源具有很強的碳匯功能,能夠有效減少溫室氣體。現階段,碳匯造林已經發展成為低碳經濟的重要部分,全球范圍內也越來越注重森林在防治與解決氣候問題中的地位與作用,而中國作為林業發展較為迅速的國家,更應該加強碳匯林造林工程的實施,以達到科學保護環境、有效改善氣候變化的目的,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科學合理循序漸進地進行碳匯林造林工作是落實和響應國家的政策方針與號召、有效改善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林業生態環境利益的價值體現,同時也能夠推進林業可持續發展[1-3]。
1 碳匯林造林技術
1.1 造林整地
在造林工程實施前,要將林地的選擇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考慮工程所在地的生態環境,對生態環境較差的地區采取優先治理的方式,依照植物多元化保護的原則,在碳匯造林地面不全墾、不煉山,著重保護林地內的稀有植物。在工程實施過程中,要先對基礎條件較好的地區進行清理。在清理過程中,要依照林地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清理方式。林地的整地工作是整個造林工程中最為重要的工作,要在工程實施前一年進行,以防止水土流失導致土壤養分的缺失,要采取穴狀整地,按照林地的實際情況確定整地規格[4]。
1.2 樹種選擇
碳匯林樹種選擇時,要明確碳匯林的主要職能,擇優選取生長能力強、碳匯功能強的數木,并且盡可能選擇當地樹種,防止外地樹木運輸途中損壞,降低運輸途中碳匯的無效釋放。在選擇樹木時,要注意3方面問題。1)要擇優選擇生長能力強、可以在較為惡劣的環境下生長且能夠適應碳匯林造林地的樹木。2)選取吸收二氧化碳能力較強的樹木,實現碳匯林造林的主要目標。3)依照樹木特征以及造林地樹木的構架,進行科學化整合。
1.3 造林方式
碳匯林造林工程主要是利用人力進行施工,因此要規避和降低造林工程中樹木釋放的碳能量。在種植過程中,要嚴格按照規范進行施工。樹木幼苗的根部要進行特別處理,防止樹木根部遭到破壞;種植大規模樹木時,要依照樹木根部的大小及時填土或回土,并將土壤內的沙石挑揀干凈,填土后高于地面5 cm為宜;在種植的過程中,還要采取一定的保水措施[5-6]。
1.4 撫育管理
樹木在種植完成后,要進行澆水處理,并一次性將樹木澆透,以提高樹木的成活率。在春秋兩季要保證水量充足,造林后要進行3年以上的撫育管理,并且每年都要進行樹木的檢查與養護工作。
2 碳匯林效應評估指標選取及估算方法
2.1 評估指標選取
2.1.1 評估指標選取原則
碳匯林效應評估指標選取原則主要包括科學性、系統性、可操縱性、區域性和獨立性5點,具體內容見表1。
2.1.2 評估指標確定
依照碳匯林效應評估指標選取原則和所選地區碳匯造林工程的實際情況,提出工程效應的評價機制,創建整體評價指標。評估指標主要包含3方面內容,即生態效應、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在評價機制中,碳匯功能的測算受樹木的種類、數量以及自然環境等影響,因此在進行效應評測時,要進行量化測算,將樹木的各個特性作為主要參考內容[7]。
2.2 評估指標計算方式
2.2.1 生態效應計算方式
碳匯林效應評估指標中生態效應計算包括固碳減排效益價值量計算、涵養水源效益價值量計算、保育土壤效益價值量計算以及林分減災效益價值計算,其中固碳減排效益價值量又包括喬木層生物量碳儲量變化量和灌木層生物量碳儲量變化量兩種。各個價值量的計算公式如表2所示。
2.2.2 經濟效應計算方式
經濟效應主要包括資金成本投入和經營副產品收入,具體內容見表3。
2.2.3 社會效應計算方式
社會效應包括美化以及完善生產生活環境條件產生的收益價值量和擴大就業途徑效益價值量,具體計算公式見表4。
3 結語
綜上所述,碳匯林造林工程的實施能夠有效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還可以促進環境保護。開展碳匯林造林工程是有效改善環境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林業生態環境利益的價值體現,能夠推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在碳匯林造林工程實施過程中,構建一系列完善、科學的評價體系,有助于工程有計劃、有目的的實施。隨著我國碳匯林造林工程的不斷開發與完善,通過應用科學技術,健全評價機制,能夠有效促進我國生態環境建設,促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羅美健,向紅貴.碳匯林的造林技術及要求[J].吉林農業,2019(11):87.
[2] 彭子耘.碳匯林營造存在的問題及技術方法[J].河南農業,2018(20):36,38.
[3] 陳菊梅.碳匯林樹種選擇及主要造林技術措施[J].綠色科技,2018(5):205-206.
[4] 彭朝陽,黃玉娟,樂平.碳匯造林經營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2018(1):72-73.
[5] 黃宰勝,陳治淇,陳欽.林農碳匯林經營受償意愿影響因素分析:基于計劃行為理論[J].林業經濟,2017,39(3):46-52,91.
[6] 劉翔.廣東地區碳匯林項目造林研究[J].綠色科技,2015(6):119-120.
[7] 閆鑒,唐夫凱,崔明,等.碳匯造林技術研究與探討:以長治市老頂山植被恢復工程為例[J].林業資源管理,2012(5):27-3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