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亞
教育公平要求參與教育活動的每個社會成員擁有平等的教育權和受教育權,且公平的享受教育資源。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在教育領域的體現,對促進社會公平的實現、和諧社會的發展以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意義重大。
在對教育公平進行定義的時候,不同的學者闡述的出發點不一樣,但大多數學者從“公平”“平等”等范疇來對其進行界定。有的學者從教育公平的價值出發,有的更看重教育機會平等,也有的學者結合教育資源方面來理解教育公平的內涵和外延。所以,有的學者認為教育公平有助于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有的學者認為教育公平在教育層面就是大家平等合理的享受教育資源,反映的是大家教育資源平等受益權;有的學者從法理的角度把教育公平和平等等概念區分開來,認為教育公平指的是受教育權通過制度性保障實現的一種社會公平,大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利。
但我們從教育公平的實質來分析,首先公平更具有主觀性,更注重價值判斷,更追求實質性的平等,教育公平應包括教育機會公平、教育過程公平和教育結果公平。機會公平,也稱起點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權和平等的參與競爭的機會;教育過程公平,也稱程序公平,是指每個社會成員在起點公平的基礎上,社會對其怎樣接受教育和接受什么樣的教育所制定的“規則”應該公平;教育結果公平,指的是社會活動最終結果的平等,這個平等實質性的公平。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參與教育活動的每個社會成員擁有平等的教育權和受教育權,且國家公正、合理、均衡的分配教育資源的一種現實狀態和理想追求。教育公平的最終結果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2.1 對促進社會公平意義重大
我國憲法中明確規定每個公民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權,教育領域的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基本前提,更是促進和諧社會發展的基石。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努力讓每一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痹诮逃龑嵺`中,要讓學生們享受有質量的教育,首先就要努力提供一個相對公平的客觀環境。公平的教育環境可以使學生保持學習積極性,獲得“平等”感,更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督逃ā返诰艞l也明確規定了公民受教育的平等原則,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種族、性別、職業等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教育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涉及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是社會公平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實現社會持續的、和諧的發展必須有序的推進教育公平,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有效落實相關政策。
2.2 教育公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教育公平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教育公平不僅是社會公平的最高體現,更是人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憲法》《教育法》等賦予了每個公民平等的受教育權,保障了人的發展中起點的公平,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第一步。教育公平的缺失將不利于個人體力和智力的發展,這必然制約了人的全方面發展。只有最大限度保證教育活動中機會公平、過程公平以及結果公平,積極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可能性,使學生各個方面充分的發展,才能真正意義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和諧社會的實現。
3.1 適當增加教育投入,多渠道融資
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但各地區發展存在不均衡現象。我國在教育上的投入呈逐年遞增的狀態,為了滿足教育的優質發展,應根據各區域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教育經費。對偏遠的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等弱勢地區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力推進義務教育發展,保證每個孩子的教育機會平等。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改善學校基礎設施,提高師資條件,盡最大可能優化教育資源,滿足現代教育多樣化需求,實現教育資源上的起點公平,從而促進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公平。另外,除了國家財政投入,可以多渠道進行融資,發動社會力量,比如籌資修建希望小學,鼓勵大家參加教育公益計劃,共同關注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發展。
3.2 強化教育立法,完善教育制度
加強教育法制建設是消除教育不公平現象的重要手段,是建立教育公平機制的前提和基礎。所以從立法的角度促進教育公平的發展是最可靠的途徑,將關于教育公平的政策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下來,具有穩定性、嚴肅性、連續性等特征,能采取嚴厲措施有效的實施教育公平的相關政策,使教育公平能最大限度的體現在教育活動中。另外要不斷完善教育制度,優化制度環境。針對區域間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等教育不公問題,需要政府不斷改革和完善相關政策和制度,例如建立教育資源配置的平衡機制要按照公平原則、補償原則等,重點向農村地區和民族地區等弱勢地區傾斜;完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評價應采取多樣化評價體系,杜絕“一刀切”;建立社會監督體系,全民參與,監督相關政策和制度的實施,推動教育公平的發展。
3.3 提高教師待遇,培養優質師資
影響教育公平的因素有很多,教師資源的配置十分重要。但由于區域發展不同,目前來看教師資源仍存在分配不均現象,特別是落后地區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要實現師資方面的公平,首先要提高這些地區教師的工資待遇,提供教師發展平臺,在制定教育相關政策時應考慮向落后地區教師傾斜。另外,要加強師資結構的優化,建立教師培訓制度,積極為教師提供校本培訓、省培國培計劃等培訓平臺,促進城鄉教師交流,實現優秀教學資源共享,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從而促進教育公平的實現。
(作者單位:成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