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洪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不斷向發展職業教育靠攏,所以,中職生的就業情況已經普遍為大眾所關注,成為了社會的熱點話題之一。在本文中,通過對中職生就業所出現的狀況進行分析,了解中職生對于就業所存在的心理障礙,并試圖對癥下藥,尋找相應的有效解決措施,從而使中職生的心理障礙減少,能夠正確地對待就業,最終使中職生就業狀況得到改善。
引言:中職生就業的心理障礙是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情況,它是指中職生在畢業之際對求職就業所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況,實際上是對周遭環境的一種態度與情感的不同。在目前,隨著經濟的不斷進步,就業的競爭激烈程度也不斷上升。而在這種狀況下,如果中職生不能及時的調整自己的心態,那么對中職生尋找工作、參加工作等一系列情況產生不良影響。通過職業教育培養出的中職生,不僅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與能力,還要有足夠的心理素質來面對將要面臨的不同狀況。所以培養中職生的心理素質十分重要,培養出的優秀人才不僅對相關行業的發展有重要作用,還對整個社會的發展發揮著必不可少的作用。
1.1自我認知的障礙
一是自卑心理,中職生大多數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而選擇了職業教育,在社會上的認可度也比較低,所以,大多數同學在自我認知里認為自己不夠優秀,想要改變現狀也十分困難,所以會產生自卑心理。而自卑心理在求職過程中將會對中職生本身產生負面影響,自信心的不足使得中職生求職者無法自信大方的展示自己的才能,影響了求職過程中的發揮,從而導致最終求職失敗。而失敗的經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他們的積極性,造成一種惡性循環,產生一系列不良的負面情緒。對將來的求職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負擔。二是與自卑心理相反的自負心理,在中職生中也不乏具有充實經歷的畢業生,他們對自己的自身條件充滿信心,認為自己能夠找到滿意的工作,對目標定的太高,從而使得目標脫離現實,很難得到實現。這兩種情況皆是對自身條件的認知不足,不能夠準確定位自己,對求職過程產生了負面影響。
1.2負面情緒的影響
在中職生面臨畢業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會產生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然而,適度的焦慮能夠促進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態度,但是過度的焦慮則會對人的心理以及生理產生負面影響,緊張煩躁的心理狀態使得人不能夠靜下心來思考問題,尤其在這種臨近畢業的壓力之下,高強度的焦慮能夠使學生神經衰弱,產生強烈的精神負擔,影響求職工作的順利進行。
而學生在面臨就業的情況下,常常會產生沮喪心理,這種負面情緒也對求職工作的順利進行極其不利,這種沮喪心理嚴重時則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在擇業中產生無能為力的感覺,長時間則會產生不思進取的想法,產生一種逃避心里,而這種心理狀態和就業的競爭機制以及當今的社會環境是極其不相適應的。
1.3盲從心理的影響
因為中職生到達畢業求職時,年齡還尚小,在現今的教育體制下長大,缺乏動手能力,實踐能力較弱,缺乏一種獨立果敢的品質,所以在面臨就業的時候,缺乏自己的主張,聽從家長的安排或者依賴同學的選擇。沒有對自己的準確定位,就業選擇無法和自身相匹配,缺乏獨立性使得不能夠準確找到與自身相適應的工作。
2.1正確認知自己,消除心理障礙
中職生想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業方向和職位,首先要了解自己,這是自己的優點以及缺點,在此基礎之上,找到適合自己的目標,選擇一條適合自己的擇業之路至關重要。要結合自己的學習狀況、就業前景、思想能力等,做出正確的選擇。消除自身的自負感和自卑感,為自己樹立信心,將自己的能力百分之一百的展示出來,讓招聘者充分了解你的優點,全面提高自身素質是最為重要的,自身素質的提高會使自信心得到加強。
客服對就業的消極情緒,不要讓一次兩次的失敗決定之后的路,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當打擊能力,堅忍不拔的品質和積極進取的勇氣會使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掃清一切障礙。
2.2改變自身的就業觀念
中職生在求職過程中要設立契合自身的就業目標,目標切忌盲目設立,要遵循自身的發展狀況,在選擇目標時,要降低期望值,但也不要妄自菲薄,只是不要一味的好高騖遠而脫離實際,要注重目標的可實現性。其次,要具有競爭意識,當今社會競爭激烈,要在這種具有壓力的環境下勇于競爭,揚長避短,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
2.3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
在就業過程中,壓力是必不可少的, 正確的對自己的心態進行調節十分重要,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要沉著冷靜,尋找解決方法,不能過于沖動,不要將自己沉浸在不良情緒中,要學會轉移自己的不良情緒,培養以中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擇業過程中要一直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才能發揮出最好的自己。
總而言之,通過自身的調節,以及社會其他各方面的努力,正確的調適中職生在就業過程中面臨的心理障礙,將會促進社會的更好發展,從而構建和諧社會。
(作者單位:福建經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