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麒 趙曼彤 馬繼瑞
高校建筑人才的發展需要改革培養方式,“本碩博”一體化研究生培養模式具有連貫性和長周期的特征,在節省教育總周期的同時,對專業領域研究型人才提供優質的發展空間與平臺。本文通過探索對“本碩博”一體化的發展現狀及模式,深入分析本碩博一體化研究生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建筑類長學制研究生培養最優模式,為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力的支撐。
建筑類含建筑學、城鄉規劃與風景園林三個一級學科,本碩博一體化培養就是為了落實“雙一流”建設精神、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而計劃建立的一種學生貫通培養機制,目的是為了培養創新型學術拔尖人才,著眼于為未來的建筑行業教育儲備高水平學術骨干和師資?!氨敬T博”一體化是指將傳統的高校本科生培養、碩士研究生培養和博士研究生培養,通過管理、教學、科研等方式融合成一種更加合理,且貫通式的人才培養模式。
“本碩博”貫通式培養模式在全國重點高校相繼提出并且試點,經過多年各高校的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本碩博貫通式培養模式成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地位不斷提高?!氨敬T博”一體化培養可打破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縮短了學生攻讀學位所需的時間,是學生在相對連續性的時間段內掌握全面的建筑類知識,具備創新能力,提高學術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有必要改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采用“本碩博”一體化的培養方式,通過將本科、碩士階段和博士階段的學習有機融合在一起,統籌考慮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設置、學制設置等,能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培養創新型、交叉型、拔尖型的建筑業人才。
教育的根本是培養人,建筑行業人才的培養周期更是長于其他專業。作為一門高等學科,建筑學教育是專項人才如何跨入社會的關節點,而其中的矛盾與價值具有兩面性。就傳統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來看,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2.1課程體系籌劃不足
在傳統的“本碩博”培養模式的課程體系中,每個階段的課程各自獨立,學分學制也僅僅是簡單的疊加。課程安排較為隨機,缺乏系統的課程規劃體系的構建,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體系。
2.2教學目標與培養目標不夠適應
大部分的高校在本科學習教育階段的基礎知識理論教育,很難滿足以博士生培養為目標的知識深度和學科交叉廣度,學術科研能力難以得到提高。
2.3選拔分流機制
選拔分流機制不夠科學、激勵機制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選拔不須經過國家統一招考的入學考試,而是通過結合學生的學習成績、科研能力和思想品德,實際操作中易簡化流程。
“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模式需秉承“貫通與開放的原則”,設計出科學的選拔、分流與淘汰機制,多方面、多方式考核學生的科研素質、科研潛力、創新性思維能力、分析表達能力和應變適應能力等,遴選出對科研有濃厚興趣,毅力卓越,意志力突出的和有明確研究目標及方向的學生。
3.1優化課程體系,創新教學內容
進行本碩博貫通式培養,制訂貫通的課程體系、寬泛開放的培養方案,實行以導師為主的科研團隊合作式指導方式,從而保證學生以寬廣的學術視野投入感興趣的科學研究。
3.2改進選拔方式,暢通分流渠道,完善激勵機制
采取他薦與自薦相結合的方式。學院根據所掌握的每一個學生的信息,評估其是否具備學術潛質;同時,對“計劃”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自薦?!坝媱潯睂⒚嫦虼笏谋究粕按T士、博士研究生。從本科四年級開始,最終可至博士出站,中間將經歷若干個選拔“節點”,每一節點都有進入與退出機制。最后是學術平臺的支持。對于“計劃”中的同學會給予諸如科研項目、出國交流等學術上的傾斜。從而建立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
建筑類高校“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是一項國家建設工程。是我國對于教育類改革的重要一步。其依托的不僅僅是學校、政府,更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與,提出建議,眾志成城,共同為我國高知識人才的建設發展努力。本文主要從我國建筑類高?!氨敬T博”一體化人才培養的現存狀況、存在的主要問題,建筑類高校構建高水平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及培養路徑,確定樹立科學的人才培養觀念。從革新落后的人才培養觀念入手,將高校建筑類“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進行探索和分析,發揮好社會實踐的導向作用。
(作者單位: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