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星華 陳梅 湯甜 鄭芳莉 章玉潔 屈娟娟

[摘要] 目的 研究優質護理干預對圍手術期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的效果。 方法 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圍手術期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患者8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 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64.82±8.61)min以及手術治療中的出血量(110.31±12.85)mL與對照組(88.85±12.32)min、(193.86±24.54)mL比較均明顯較少,觀察組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出現肺部感染以及肌無力現象(2.50%)等并發癥的患者明顯少于對照組(30.0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75.00%)(P<0.05)。 結論 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患者的治療中落實優質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各類并發癥的出現,為接受治療的患者提供安全保障,護理效果得到認可,值得推薦使用。
[關鍵詞] 優質護理;胸腺瘤;重癥肌無力;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6?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18-015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erioperative thymoma complicated myasthenia gravi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thymoma complicated with myasthenia gravi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admission order,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egular nursing car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was(64.82±8.61) min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was(110.31±12.85) m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of(88.85±12.32) min and(193.86±24.54)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fewer complications such as pulmonary infection and muscle weakness(2.50%)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uring the whole nursing proc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30.00%).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97.5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5.00%)(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hymoma complicated with myasthenia gravis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operation time and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complications. It provides safety and security for patients who are treated, and the effect of nursing care is recognized, which is recommended in application.
[Key words] Quality nursing; Thymoma; Myasthenia gravis; Satisfaction
重癥肌無力屬于一種自身免疫疾病,這類疾病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神經-肌肉聯結點出現傳導障礙問題,主要癥狀表現為肌肉無力,容易產生疲勞感,情況嚴重時將會影響到患者的呼吸功能,從而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在治療患有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患者的過程中,主要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胸腺瘤切除術是治療胸腺瘤合并肌無力的首選方法,但創傷性手術治療會引起肺部感染、肌無力危象等術后并發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3-4],為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預后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科學的、優質的護理,現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的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患者80例并開展研究,在40例患者的治療中采取優質護理干預以后,對比分析不同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圍手術期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患者8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順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2~66歲,平均(48.31±4.41)歲;重癥肌無力分型:Ⅰ型18例,ⅡA型21例,ⅡB型1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1~67歲,平均(47.49±4.58)歲;重癥肌無力分型:Ⅰ型19例,ⅡA型20例,ⅡB型1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重癥肌無力分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重癥肌無力分型標準:僅累及眼肌為Ⅰ型;輕度累及全身為ⅡA型;嚴重累及全身為ⅡB型[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本次研究中,所選取的患者均被確診為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2)取得相關倫理研究協會的同意,患者及其患者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有其他并發癥者;(2)患有精神疾病者;(3)患有重大肝、心、腎功能衰竭者;(4)在治療過程中不配合者。
1.3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即依據圍手術期的相關護理要求進行護理,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主要內容如下。
1.3.1 藥物合理應用? 圍手術期控制患者的肌無力癥狀在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的治療中占據重要地位,與術后各類并發癥的出現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常用治療藥物為抗膽堿酯酶以及免疫抑制劑,在患者住院期間,護理工作人員需要督導患者用藥,整個治療過程中嚴禁服用組織神經肌肉傳導的藥物,避免加重患者的病情[6]。
1.3.2 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 胸腺瘤與重癥肌無力的發病之間存在密切聯系,臨床上一般選用胸腺瘤切除術治療胸腺瘤合并重癥肌無力,但創傷性手術治療對患者的身體傷害較大,部分患者的肌無力癥狀在術后會明顯加重,甚至直接失去生命,因此面對手術治療患者會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這些情緒均不利于患者的身體恢復,護理人員應當結合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開展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大部分患者產生不良情緒的原因是其對手術治療以及疾病的認識不足,作為護理工作人員,在患者入院時應當及時發放健康手冊,將自己的聯系方式留給患者,方便患者咨詢與疾病以及手術治療相關的問題。通過健康教育讓患者認識到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從而積極配合治療工作,對于存在恐懼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應當給予關懷和鼓勵,幫助患者調整面對疾病的態度,相信自己能夠通過手術治療順利恢復健康[7-8]。
1.3.3 排痰護理? 重癥肌無力患者的排痰功能會出現障礙,導致肺部以及呼吸道內阻塞大量痰液,最終引起肺部感染、呼吸道堵塞等嚴重病癥,因此開展排痰護理較為重要。護理人員需要在手術治療結束后及時指導患者進行排痰,手術切口疼痛感較重的患者可以在護理人員的幫助下進行排痰,排痰過程中盡量讓患者取半臥位或者坐位,輕輕拍打患者背部,使得痰液松動易于排出[9-10]。
1.3.4? 呼吸機使用護理? 重癥肌無力患者的病情改善周期較長,術后往往需要接受呼吸機輔助治療,呼吸機輔助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氣道管理,對患者呼吸道進行充分濕化,整個治療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菌操作,避免外源性細菌進入患者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等嚴重并發癥。吸痰治療應當由淺入深,嚴禁一插到底,損傷患者氣道黏膜。呼吸機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呼吸道不通暢、呼吸模式不合理等人機對抗事件,一旦發現上述人機對抗事件需要及時分析這類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而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進行處理。呼吸機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定時采集患者動脈血液進行血氣檢測,根據患者血氣檢測結果調整呼吸模式,保證呼吸模式能夠滿足患者的治療需求。肌無力治療滿意且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的基礎上,可以按照一般脫機流程進行脫機。部分患者使用呼吸機輔助治療的時間較長,脫機后的適應性較差,容易出現不良反應,對于這類患者不必追求一次脫機成功,對于脫機后適應性較差的患者開展漸次脫機[11]。
1.3.5 飲食護理? 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營養狀況,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水電解質失衡問題時需要及時進行糾正,避免水電解質失衡加重患者的肌無力癥狀。術后一般給予患者半流質食物,并堅持少食多餐基本原則,存在吞咽功能障礙問題的患者可以給予其靜脈或者鼻飼營養支持,在患者的飲食方案中增加含維生素量、含蛋白質量較高的食物,鼓勵患者增加飲水量,預防便秘癥狀的出現。
1.3.6 出院指導? 患者滿足出院條件后及時組織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出院指導,指導患者家屬在出院后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鼓勵患者積極參與日?;顒?,從而將注意力從疾病轉移到生活中。要求患者定期到醫院接受檢查,并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出院后出現唾液分泌量異常、身體乏力等癥狀時需要及時電話聯系醫師,詢問這類癥狀出現的原因,由醫師結合患者的病癥表現給出相關處理建議。
1.4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
記錄在整個護理過程中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并發癥發生情況(肺部感染,肌無力危象)以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評判標準:于患者出院前讓其在家屬的陪同下完成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根據調查問卷的審核結果分析其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其中審核結束后問卷得分<60分為不滿意;審核結束后問卷得分在60~80分為滿意;審核結束后問卷得分>80分為非常滿意[12]。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