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執政黨成最大的失敗者!”德國《明鏡》周刊9月2日報道稱,德國東部薩克森州和勃蘭登堡州于前一日舉行州議會選舉,結果顯示,極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成為大贏家,在兩個州都躥升為議會第二大黨。德媒分析稱,這將動搖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
根據計票結果,在勃蘭登堡州,社民黨以26.2%的得票率位居第一,但比上屆選舉下降5.7%。德國選擇黨則大增11.3%至23.5%,成為第二大黨。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得票率大幅縮水7.6%,以15.6%位居第三。
在薩克森州,基民盟雖然以32.1%的得票率領先各黨,但得票率比上屆下跌了7.3%。德國選擇黨比上屆大增17.7%至27.5%,排名第二。左翼黨下降8.5%至10.4%,位居第三。社民黨在該州僅獲得7.7%的得票率。
“我們擁有未來!”德國選擇黨地區負責人斯泰內爾周一在巴伐利亞州的一次活動中稱,“至少從昨天開始可以確定:德國選擇黨是德國新的人民的政黨。”這名政客還諷刺其他政黨將被“送到歷史的墓地里”。德國選擇黨巴伐利亞州主席斯謝爾則把自己的黨派稱為“社會正義黨”。
德國其他政黨選后紛紛反思失敗原因,并商量進行黨內大換血。“這一結果是對基民盟和社民黨兩大執政黨的不信任投票”,《萊茵郵報》評論說,默克爾雖然避過政治危機,但這一災難性結果,必將動搖默克爾的執政聯盟。兩個政黨未來預計不會再在州及聯邦進行聯合執政。
“東部選舉是一次教訓!”《圖片報》稱,德國選擇黨大舉崛起,是東部地區民眾沮喪、憤怒和失望的反映。柏林墻倒塌30年了,但東部和西部仍有巨大差距。東部民眾對于執政黨只會用空洞的口號呼喊感到不滿。
據德國電視一臺報道,東部地區缺少足球場,沒有“退休之家”,大公司也不多。許多年輕人都遷往西部地區。默克爾政府大舉推行新的能源政策,關閉礦場,但卻沒有后續措施,導致當地失業現象嚴重。東部地區民眾擔心執政黨新政策帶來的變化,因為改變就意味著失去更多。
調查顯示,54%的薩克森州民眾和51%的勃蘭登堡州民眾仍覺得自己是“二等公民”。德國電視一臺呼吁德國傳統大黨“多干實事,少說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