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規范面向中小學生、利用互聯網技術實施的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活動(以下簡稱校外線上培訓),促進其持續健康有序發展,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了《關于規范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指出,堅持育人為本,推動校外線上培訓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不斷提高培訓的科學性、規范性和適宜性;堅持依法規范,依法依規對校外線上培訓進行監管,促進校外線上培訓機構加強行業自律、有序開展培訓業務;堅持協同治理,建立相關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采取“互聯網+監管”新模式,積極穩妥推進。
《實施意見》明確,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對全國校外線上培訓及機構的備案排查;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建立全國統一、部門協同、上下聯動的監管體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學監管、培訓有序開展、學生自主選擇的格局。
《實施意見》提出三方面的主要措施:一是實施備案審查制度;二是開展排查整改;三是健全監管機制。
《實施意見》強調,各地要統籌校外線下和線上培訓規范治理工作,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建立教育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參與的工作機制,制訂詳細的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加強公共服務,強化問責考核,確保各項目標落實到位。
(教育部網站,2019-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