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純軍 朱靜宜



摘要:為了篩選出適合在阜南縣推廣種植的水稻新品種,于2018年開展了阜南縣水稻品種展示試驗。結果表明:旱優73、徽兩優985、甬優4901、豐兩優80、寶兩優6號等品種農藝性狀綜合表現較好、生育期適中、產量高、綜合抗病能力較強,可以在當地推廣。
關鍵詞:水稻品種;展示試驗;阜南
為了推進阜南水稻健康可持續發展,在安徽省阜陽市種子管理站安排下,阜南縣種子管理站在安徽金田種業有限公司試驗地展示了近年來通過審定的14個水稻新品種,鑒定其特征特性、生育期、豐產性、抗逆性、生態適應性等,旨在篩選出適宜在阜南推廣種植的水稻新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為近幾年來通過審定的14個水稻新品種,具體見表1。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14個處理,即每個水稻品種作為1個處理,隨機排列,不設重復。每個小區面積為1333.33m2,各品種處理間留50cm左右的觀察走道[1]。水稻栽插的密度保持一致,均控制在24萬穴/hm2。
1.3 試驗管理 于2018年5月17日育秧,5月23日出苗。秧田與大田各施三元復合肥(N∶P2O5∶K2O=26%∶10%∶15%)750kg/hm2作底肥,6月23日統一拉線人工移栽[2]。直播稻生育期間,分別于7月11日、7月24日、8月20日和9月15日澆水,7月6日、8月20日和9月8日防治病蟲害。各水稻品種于2018年9月22日到10月8日相繼成熟,9月24日到10月9日分品種收割脫粒[3-4]。
1.4 調查項目及方法 試驗期間,統計各品種水稻的生育進程、抗逆性,并進行室內考種,考察各水稻品種的經濟性狀,并分品種計產[5]。
1.5 天氣條件 播種時土壤墑情差,播后無雨且氣溫偏高不利于出苗。苗期氣溫略高,雨水充沛,光照較少,不利稻苗健壯生長。幼穗分化期氣溫較高,雨水適宜,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的生長發育。抽穗揚花期氣溫較高,雨水較少,光照充足,不利于節水抗旱稻的抽穗揚花授粉。灌漿成熟期氣溫較高,雨水較少,光照不足,不利水稻的籽粒灌漿。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的農藝性狀 經對參試品種農藝性狀的調查表明,安兩優166葉鞘基部綠色,葉片深綠色,莖稈基部包莖節,莖稈節綠色,節間黃色,稃尖和柱頭無色,株高120.3cm。徽兩優985葉片深綠色,莖稈基部包莖節,莖稈節綠色,株高120.3cm。甬優4901株高120.6cm。廣兩優6308葉色淡綠,長勢一般,分蘗力差,芽鞘、葉枕、葉鞘均為無色,株型較緊湊,稃尖無色,株高114.3cm。豐兩優80株高適中。隆兩優899株高123.5cm。新兩優1671芽鞘紫色,葉鞘(基部)紫色,葉片深綠色,株高113.4cm。豐兩優9號葉片內卷明顯,稃尖無色,葉鞘、葉舌、葉耳均無色,株高126.8cm。荃兩優822株高119.4cm。華兩優1501株型適中,植株較高,莖稈粗壯,分蘗力中等,生長勢較旺,劍葉中長、挺直、微內卷,穗型中等,著粒均勻,有2段灌漿現象;谷粒長形,稃尖無色;后期熟相較好,株高123.5cm。兩優801長勢中等,分蘗中等,株高116.6cm。寶兩優6號長勢中等,分蘗中等,株高122.5cm。旱優73苗期生長快,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彈性好,株高96.1cm。南粳505株型緊湊,葉色濃綠,劍葉短寬上沖,穗半直立、無芒,谷粒橢圓形,株高94.8cm。
2.2 不同品種的生育期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品種的生育期以廣兩優6308最短,為123d;華兩優1501最長,為143d;其余品種在125~141d。
2.3 不同品種的抗性表現 由表3可以看出,新兩優1671、廣兩優6308、兩優801等3個品種的抗性能力較差,新兩優1671的抗倒伏性1級,抗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分別為5、1、5級,落黃性好;廣兩優6308的抗倒伏性1級,抗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分別為3、3、3級,落黃性中等;兩優801的抗倒伏性1級,抗紋枯病、稻曲病、稻瘟病分別為5、3、3級,落黃性中等;旱優73抗病能力一般;豐兩優80、甬優4901、隆兩優899、寶兩優6號、徽兩優985等5個品種的綜合抗性能力較強。
2.4 不同品種的經濟性狀及產量 由表4可知,參試品種的實際產量以旱優73為最高,達10500.45kg/hm2;其次是徽兩優985,為9838.50kg/hm2;其他品種從高到低排列依次為甬優4901(9719.40kg/hm2)、豐兩優80(9367.95kg/hm2)、寶兩優6號(9351.90kg/hm2)、廣兩優6308(9285.75kg/hm2)、新兩優1671(9259.05kg/hm2)、豐兩優9號(9258.45kg/hm2)、荃兩優822(9137.40kg/hm2)、華兩優1501(8833.50kg/hm2)、兩優801(8776.05kg/hm2)、隆兩優899(8625.75kg/hm2)、安兩優166(7981.20kg/hm2)、南粳505(7385.85kg/hm2)。
3 結 論
2018年阜南縣14個水稻品種展示試驗結果表明:(1)旱優73產量最高,但抗病能力一般,種植時應加強健身栽培,防治好病蟲害;(2)徽兩優985、甬優4901、豐兩優80、寶兩優6號等品種產量較高,超過9300kg/hm2,且綜合農藝性狀優良,生育期適中,抗倒能力強,綜合抗性能力較好。因此,旱優73、徽兩優985、甬優4901、豐兩優80和寶兩優6號等5個品種可在阜南縣大面積推廣種植,其他品種還需要進一步進行試驗。
參考文獻
[1]程學江,葉安,羅翠萍.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7(10):45-46.
[2]鐘太文.雜交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福建農業科技,2014,45(7):6-8.
[3]周光華,黃興江.雜交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現代農業科技,2011(8):79.
[4]張中興.優質雜交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種子,2007,26(3):89-90.
[5]謝恒.雜交水稻新品種比較試驗[J].廣西農業科學,2005,36(5):401-402.
(責編:汪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