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綠粗薹>碧綠粗薹>四九。綜合考慮,以碧綠油青菜心最好,建議推廣栽培。關鍵詞:菜心;栽培;比較試驗;寧夏Abstract:Thereare“SiJ"/>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李旭霞 王轉莉



摘要:通過在寧夏地區開展四九、碧綠粗薹、碧綠油青和油綠粗薹等4個菜心品種的早春設施栽培比較試驗,分析其生物學性狀。結果表明,各品種的綜合性狀表現依次為:碧綠油青>油綠粗薹>碧綠粗薹>四九。綜合考慮,以碧綠油青菜心最好,建議推廣栽培。
關鍵詞:菜心;栽培;比較試驗;寧夏
Abstract:There are“SiJiu” “Bilv Cutai”,“Bilv Youqing”,and “Youlu Cutai” 4 early spring cultivars 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 in Ningxia area,we analyzed botanical characters and compared the yield. The result showed about that:“Bilv Youqing” >“Youlv Cutai” >“Youlu Cutai” >“SiJiu”. The comprehensive of “Bilv Youqing” was best,so it could be cultivated in early spring Ningxia Area wildly.
Key words:Flowering Chinese cabbage;Cultivation;Comparsion test;Ningxia
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sp. Chinensis var.utilis Tsen et Lee.)又名菜薹,是十字花科、蕓薹屬1年或2年生草本植物,近年來其在寧夏地區得到了廣泛栽培[1]。當前,對于提升菜心口感品質方面的研究已屢見不鮮[2],且在供港蔬菜生產中,以早春、秋延后的栽培品種占據著較大的比例[3]。本研究旨在篩選適宜寧夏地區保護地早春栽培的菜心品種,以提高菜心的商品競爭力,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菜心品種共4個,分別為四九菜心、碧綠粗薹菜心、碧綠油青菜心和油綠粗薹菜心,種子購自廣東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
1.2 試驗設計 試驗在寧夏農業學校實訓(蔬菜)基地內進行,3次重復。試驗采用直播的方式,于2019年3月3日播種,小區面積為50cm×50cm。待菜心長至2葉1心時進行合理間苗,保證每種植小區定植株數為33株,株行距為15cm×10cm,生產管理按常規方式進行。
1.3 測定方法 待菜心長至“齊口花”時開始采收,采收時選取長勢一致的植株采樣,隨即測定株高、莖粗、葉片數、菜薹重(薹莖+葉片)、根重、節間數及節間長度。葉片數:即植株的展葉數(不含薹葉,即花莖葉)。株高:從子葉節到生長點的距離。薹粗:菜薹最粗處的直徑。薹莖重:菜薹的葉片重量。單株重:單株菜薹的重量。
1.4 數據分析 試驗數據采用Excel 2007和SPSS 18.0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品種的生長勢 同樣栽培環境下4個品種的菜心均長勢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不同品種之間的生長量有明顯的差異。碧綠粗薹、碧綠油青和油綠粗薹的株高顯著高于四九的,且碧綠粗薹、碧綠油青和油綠粗薹在株高方面無顯著差異。碧綠油青的薹粗顯著高于其他3個品種,而四九的薹粗最小,僅0.83cm,4個菜心品種間葉片數無顯著差異。由此可見,碧綠油青菜心相較于其他品種其長勢要好。
2.2 不同品種的生育期 4個品種菜心的播種時間相同,其采收時間、生育期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四九菜心長至“齊口花”、達到采收標準所需時間為35d;碧綠粗薹和碧綠油青長至“齊口花”、達到采收標準所需時間均為42d;而油綠粗薹長至“齊口花”、達到采收標準所需時間最長,為46d。油綠粗薹的生育期最長,四九的最短。
2.3 不同品種的產量 由表3可知,4個品種的菜心的葉片重均無顯著差異;碧綠油青、油綠粗薹其薹重無顯著差異,且均顯著高于碧綠粗薹和四九菜心,而碧綠粗薹的薹重顯著高于四九,四九菜心的薹重最低,僅為4.45g;單株質量方面,碧綠粗薹、碧綠油青和油綠粗薹3者間無顯著差異,且均顯著高于四九菜心。碧綠油青的折合產量略高于油綠粗薹的,兩者無顯著差異,且均顯著高于碧綠粗薹和四九菜心的,而碧綠粗薹的產量顯著高于四九的,四九菜心的產量最低,僅為7488.14kg·hm-2。綜合來看,碧綠油青和油綠粗薹的產量表現較好。
3 結論與討論
本次試驗所選用的菜心均為早春市面上常見的中早熟品種,具有生長發育期較短、適應性強、盡早上市的特點,在寧夏引種種植后表現良好[4]。試驗結果表明:4個菜心品種中,就產量及生物性狀指標來看,碧綠油青和油綠粗薹的表現最好,其次是碧綠粗薹,而四九菜心的表現最弱;而在生育期方面,碧綠油青(42d)比油綠粗薹(46d)的短,4個品種的表現與南方地區[5]略有差異,綜合考慮,4個栽培品種中,碧綠油青的表現最好,較適宜在寧夏地區的早春栽培,建議推廣栽培。
由于本試驗在早春進行,播種時間較早,為防止菜苗受到“倒春寒”的影響,建議農戶在栽培的過程中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對溫室增溫,以免菜心受低溫影響提前春化,影響產量及品質,導致菜心的減產。另外,應適時采收、盡快上市,以確保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華,劉自珠.菜薹(菜心)的市場需求與育種現狀[J].中國蔬菜,2010(03):10-12.
[2]李旭霞.葉面噴施鉀肥對菜心糖分和產量的影響[J].蔬菜,2017(06):23-25.
[3]李旭霞,李文甲,王香文,等.寧夏地區菜心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16(08):57-58.
[4]劉剛,王星紅,高麗.寧夏地區供港蔬菜菜心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3(10):223-225.
[5]張曉艷,劉燕,葉希,等.梅州地區不同早熟菜心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18(18):54-5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