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寧安 李海良 王利明
摘要:豐樂235是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F105為母本,L504E為父本組配而成的玉米單交種,2019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具有高產穩產、耐密優質、適應廣等特點。該文介紹了豐樂235的品種來源、選育經過、特征特性及產量表現,并提出了其栽培技術要點。
關鍵詞:玉米;雜交種;豐樂235;品種選育
玉米是我國黃淮海地區夏播作物中面積最大的一種,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起著重要作用[1]。近年來,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加劇、土地規模化流轉,玉米機械化收獲顯得愈發重要。生產上原先推廣的稀植大穗高產型品種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需求,現急需早熟、耐密、優質、適于機收型品種[2-3]。為此,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以國外優質雜交種為基礎材料,結合趙久然等提出的“大群體、變換地、嚴選擇”方法[4]進行選系,選育株型緊湊、莖稈堅硬、高產穩產、耐密優質、適應性廣的優良自交系,成功組配出玉米新品種豐樂235(F105×L504E)。該品種于2019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審定編號:國審玉20196015。
1 品種來源及選育經過
豐樂235是合肥豐樂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冬在海南以“F105”為母本,“L504E”為父本組配成雜交組合。母本F105以國外雜交種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10代選育而成。該自交系植株緊湊,穗位較低,為65cm左右,莖稈堅硬,雄穗分支1~2個,果穗筒型,穗長16.3cm左右,穗粗4.8cm左右,穗行數16行,行粒數22~25粒,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籽粒硬粒,千粒重303g左右。父本L504E以PH5AD×PH4CV為基礎材料,連續自交7代選育而成。植株半緊湊,雄穗分支中等,花粉量大,持續時間長。株高180cm左右,穗位66cm左右,果穗筒型,穗長14.8cm左右,穗粗4.7cm左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28~30粒左右,穗軸紅色,籽粒淺黃色,籽粒半馬齒,千粒重278g左右。雙親均采用系譜法選育,經過海南、河南新鄉以及安徽亳州3個不同氣候條件試驗站的連續選育,于2009年育成豐樂235。豐樂235經過3年的篩選試驗,表現突出,于2015—2016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組區域試驗,2017年生產試驗,均表現出高產穩產、耐密優質、適應性廣的特點。
2 特征特性
2.1 植株性狀 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花藥淺紫色,花絲淺紫色。苗期長勢旺盛,葉色濃綠;株型緊湊,株高296cm,穗位高111cm,成株葉片數19片左右,生育期持綠性好,后期活稈成熟。
2.2 經濟性狀 果穗筒型,穗長18.0cm,穗行數平均15.9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4.4g。
2.3 抗病性 經河北省農科院植保所抗病蟲害接種鑒定,中抗小斑病,感莖腐病、穗腐病、瘤黑粉病,高感彎孢葉斑病和粗縮病。
2.4 商品性 籽粒容重762g/L,粗蛋白含量11.42%,粗脂肪含量3.25%,粗淀粉含量73.04%,賴氨酸含量0.32%。
3 產量表現
2015—2016年參加綠色通道黃淮海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全育期102d,2年平均產量10123.5kg/hm2,比平均對照增產4.64%。2017年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產量9733.5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4.35%。
4 適宜種植區域及栽培技術要點
豐樂235屬于中等偏高株型,耐密性和豐產性較好,適宜在河南、山東、河北、陜西、山西、湖北、安徽及江蘇等地的夏播區種植。最佳密度為60000~67500株/hm2,高水肥田塊可以適當密植。一般可于播種前施足底肥(土雜肥或復合肥),5~6片葉時第1次追肥,大喇叭口期第2次追肥,2次追肥總量(尿素)525~600kg/hm2。苗期加強管理,以控為主,促使根系下扎;穗期以促為主,重施氮肥;大喇叭口期及時選用藥劑防治玉米螟;灌漿期要結合降水,確保田間墑情,促進籽粒灌漿飽滿。該品種后期站稈能力強,可以待果穗苞葉枯干松散后采用機械收獲,充分發揮該品種的高產潛力。
參考文獻
[1]張守林,王良發,張丞鳳.黃淮海地區玉米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農業科技通訊,2014(12):132-135.
[2]陳得義,景希強,王孝杰,等.耐密宜機收玉米品種選育探討[J].作物雜志,2014(2):13-15.
[3]段民孝,趙久然,李云伏,等.高產早熟耐密抗倒伏宜機收玉米新品種‘京農科728的選育與配套技術研究[J].農學學報,2015(2):10-14.
[4]趙久然,王元東,段民孝.利用“高大嚴”選系技術選育優良玉米自交系和雜交種[C]//2012年全國玉米遺傳育種學術研討會暨新品種展示觀摩會論文及摘要集.2012.
[5]羅松彪,張衛東,吳義兵,等.雜交玉米陜科6號高產制種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1):52-54.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