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胤 李云龍 胡彬
摘要:為明確多肽對辣椒和茄子2種茄果類作物應用效果,為其在設施蔬菜中大面積推廣應用奠定理論基礎,2018年春季對2種作物開展了多肽應用效果的試驗。結果表明:多肽對辣椒和茄子具有較好的促進生長、促進開花和增產的效果。辣椒上的使用濃度為1000倍稀釋液處理,株高增高8.9%,花蕾數增多43.5%,單果增重23.9%,地上部鮮重增重47.2%;茄子上使用濃度為400倍稀釋液處理,株高增高6%,花蕾數增多29.6%,單果增重17%,地上部鮮重增重26.77%。
關鍵詞:多肽;增產;辣椒;茄子
肽是多個氨基酸之間以肽鍵相連,相互串聯起來形成“氨基酸鏈”、“氨基酸串”。肽按照分子量的不同可分為寡肽和多肽,分子量大于1000道爾頓,小于10000道爾頓的肽稱為多肽[1-4]。多肽是涉及生物體內多種細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質,如調節生物體內各個系統和細胞的生理功能,激活體內有關酶系,促進中間代謝膜的通透性,或通過控制DNA轉錄影響特異的蛋白合成等[5-7]。
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北京地區辣椒和茄子等茄果類蔬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針對2種作物開展多肽應用效果的研究較少。筆者以辣椒和茄子作為供試作物,在設施內開展多肽不同使用濃度對2種作物的試驗,旨在明確多肽對2種作物的應用效果,掌握其最佳使用方法,為其推廣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辣椒品種為京旋23號,茄子品種為布利塔。供試藥劑為多肽,由中國農業大學提供。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北京市昌平區北京銀黃農業生態園日光溫室內進行,棚室面積0.067hm2。辣椒種植密度23880株/hm2,2018年4月8日移栽,4月28日始花,6月2日進行第1次采收;茄子種植密度17910株/hm2,2018年4月6日移栽,4月23日始花,5月27日進行第1次采收。
1.3 試驗設計 試驗設施用多肽400倍液、700倍液、1000倍液3個處理,常規管理為對照,3次重復,共12個小區。處理區在辣椒和茄子3穗花開花期葉面噴施多肽稀釋倍液。對照區為常規管理,不噴多肽。
1.4 調查及統計方法 在各小區內采用5點取樣法,每點3株,共調查15株。在辣椒和茄子采收期,各小區內摘收大小相近的果實30個,稱量單果重。
2 結果與分析
2.1 促進辣椒和茄子不同處理對生長的影響 由表1、圖1可知,在辣椒3穗花開花期施用多肽,辣椒株高、葉片長和寬均高于對照,說明多肽對辣椒有較好的促進生長效果。多肽1000和400倍液處理辣椒株高分別為76.7cm和73.3cm,2個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多肽1000倍液處理辣椒株高較對照高70.4cm,增高8.9%,差異顯著;多肽1000倍液處理辣椒葉片長、寬分別為13.7cm和6.9cm,較對照辣椒葉均增加7.8%,但多肽3個處理與對照間差異不顯著。
辣椒采收后,調查辣椒葉片數量和地上部鮮重,多肽處理明顯優于對照。多肽1000倍處理葉片數量最多為109.8片,較對照增加38.5%;多肽700倍液辣椒地上部鮮重最重為1132.9g,較對照增重47.2%。
由表2、圖2可知,在茄子3穗花開花期施用多肽,其株高、葉片長和寬均高于對照,說明多肽對茄子有較好的促進生長效果。多肽700倍液處理茄子株高最高為111.6cm,較對照增高6%,但差異不顯著;多肽400倍液處理茄子葉片長27.8cm、寬17.3cm,優于其他處理,與對照差異不顯著。
茄子采收后,調查對葉片數量和地上部鮮重,多肽處理明顯高于對照。多肽400倍處理葉片數量最多為114.1片,較對照增加27.5%;多肽400倍液茄子地上部鮮重最重為1056.7g,較對照,增重26.7%。
2.2 促進辣椒和茄子不同處理的開花的影響 由表3可知,多肽處理辣椒花蕾數量和開花數量多于對照,花直徑較長,說明多肽對辣椒提早開花、增加花蕾數量具有明顯促進效果。多肽3個處理花蕾數量相近,平均花蕾數為32.3朵,較對照增加43.5%。多肽400倍液處理開花數最多為14.8朵,花直徑最長為2.6cm,較對照分別提高了41%和44.4%。多肽3個處理間花蕾數量、開花數量、開花直徑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多肽誘導促進辣椒花芽分化效果顯著,多肽處理與對照花蕾數量,在5%水平下存在顯著性差異。
由表4可知,多肽處理茄子花蕾數量和開花數量多于對照,花直徑較長,說明多肽對茄子具有明顯促進開花效果。多肽400倍液花蕾數量最多為17.5朵,較對照增多29.6%,多肽3個處理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與對照間也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多肽1000和400倍液處理開花數量相對較多,分別為6.7朵和6.3朵,多肽各處理與對照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多肽各處理花直徑相似約為4.5cm,較對照增長9.8%,多肽各處理與對照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2.3 辣椒和茄子不同處理的增產效果 由表5可知,多肽處理辣椒增產效果明顯,表明多肽對辣椒有增產效果。多肽1000倍處理辣椒單果重最重為40.9g,與多肽400和700倍液處理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較對照增重23.9%,在5%水平下存在顯著性差異。對辣椒小區產量調查,多肽1000倍液辣椒小區產量最高為25850g,其次為多肽400倍液處理小區產量為23250g。多肽1000倍液和700倍液2個處理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與對照在5%水平下存在顯著性差異。
由表6可知,多肽處理茄子增產效果明顯,表明多肽對茄子有增產效果。多肽400倍處理茄子單果重最重為213.2g,較對照增重17%,多肽1000倍處理茄子單果重次之為203.1g,多肽各處理與對照為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對茄子小區產量調查,多肽400倍液處理小區產量最高約為43520g,其次是多肽1000倍液處理為41780g,多肽3個處理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多肽400倍液處理較對照增產約22.5%,兩者在5%水平下存在顯著性差異。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辣椒和茄子3穗花開花期,采用葉面噴施的方式施用不同濃度的多肽,辣椒和茄子植株粗壯繁茂、葉面積增加、開花數量增多、開花直徑增長,多肽對辣椒的最佳使用濃度為1000倍液,辣椒株高增高8.9%,花蕾數增多43.5%,單果增重23.9%,地上部鮮重增重47.2%。多肽對茄子的最佳使用濃度為400倍稀釋液,茄子株高增高6%,花蕾數增多29.6%,單果增重17%,地上部鮮重增重26.77%。
本次試驗結果與前人的試驗研究結果相似,根據辣椒和茄子2種作物的結果規律,施用多肽,能促進其每層開花、結果數量增加,增產效果顯著。
根據研究發現,多肽能夠提高農作物的免疫能力,提高作物抗逆性,當植物處于不良環境中,可以用來調節不同基因表達產生“脅迫蛋白”以適應各種不良環境[11]。在試驗期間,因北京地區2018年春季雨水頻繁、降水量大,試驗地點地勢低洼,辣椒生產棚室內雨水積累達10cm左右,根系呼吸受阻,導致辣椒出現葉片變黃、萎蔫病狀。據調查,對照小區辣椒植株因受澇害影響病害發生率達60%,嚴重減產,這是導致對照產量較低的主要原因。
本次試驗數據僅為1地單次試驗結果,且作物生長期內受到雨水澇害為害,但結合筆者在番茄上開展的多肽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多肽對茄果類作物具有增產效果。下一步可在不同試驗地點,開展多肽相關試驗,進而明確多肽對茄果類作物的應用效果,并在黃瓜、西甜瓜等多種作物上開展相關試驗研究,為多肽的推廣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沈世華,朱至清新型植物生長調節物質激素性多肽的研究進展[J].植物學通報,1999,,16(6:648-652).
[2]盛樹力.多肽的基本知識和研究范疇[J].分析化學,2005(5:23).
[3]盛樹力.多肽激素的當代理論和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16-19.
[4]李深,宋秀芬,劉春明,高等植物中的多肽激素[J].植物學通報,2006,23(5):584-594.
[5]王東旭.多肽-氨基酸業態肥料對作物生長和產量的影響[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1-24.
[6]吳英.氨基酸-多肽葉面肥料的研制與使用效果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理工大學,2006:1-25.
[7]陳彤.多肽類植物激素[J].生物學通報,2002,12,34-36
[8]曾路生,石元亮,盧宗云,等.新型聚氨酸增效劑對蔬菜生長和產量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3,29(31):168-173.
[9]劉紅衛.聚天冬氨酸和多肽肥料應用展望[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7):162-164.
[10]周兆禧,杜中軍,陳業淵,等.多肽在農作物上生長發育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廣東農業科學,2008,11,145-147.
[11]張書強,許孝瑞,王萌.多肽在作物生長發育中的作用與展望[J].中農農業信息[J].2011(4):288.
[12]周傳余,郎英,周超.多肽配肥寶在甜瓜上應用效果研究[J].北方園藝,2011(9):26-28.
[13]李松剛,陳業淵,杜中軍,等.多肽在荔枝上的應用試驗[J].福建果樹,2008(2):22-23.
[14]李松剛,陳業淵,杜中軍,等.多肽對荔枝成花、果實發育、產量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熱帶作物學報,2010,38(17):567-571.
[15]王長江,唐志鵬,李明富,等.多肽多青花梨品質和耐貯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0,28(17):9195-9196,9213.
[16]鄧海燕,曾小岑,劉萍,等.多肽及不同施肥配方對巨峰葡萄產量、品質和主要礦質元素吸收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6):3400-3404.
[17]湯永玲.多肽尿素在花生上的肥效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7(6):105-123.
(責編:楊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