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紅
近年來,呂梁市柳林縣留譽鎮在柳林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縣的政策部署,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社會經濟發展全局,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因地制宜地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創新工作舉措,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
堅持黨建引領 強化組織保障
要確保精準扶貧措施有力,必須有堅強的組織保障。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留譽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始終將“落實了嗎?到位了嗎?見成效了嗎?群眾滿意了嗎?”這“四問”貫穿其中。
牢牢抓住貧困戶“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實。脫貧攻堅主戰場在農村,主要對象是貧困戶,主要標志就是貧困戶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留譽鎮圍繞實現“兩不愁三保障”,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幫扶政策,及時掌握政策和人員變化情況,統籌兼顧非貧困戶、邊緣貧困戶和特殊群體的“三保障”,確保“三保障”政策的穩定性和平衡性。
認真開展貧困人口建檔識別。貧困戶嚴格按照群眾本人申請,村、支“兩委”初審把關,所在村的黨員代表和群眾代表投票通過,張榜公示等“四議兩公開”程序確定。認真開展“四類對象”清洗,建立精準識別檔卡和脫貧退出機制,做到動態識別、動態管理。
層層壓實扶貧責任。留譽鎮嚴格落實黨委、政府脫貧攻堅的主體責任和黨政主要領導的第一責任,嚴格落實單位脫貧幫扶責任制,管好用好包村領導、駐村工作隊和第一書記“三支隊伍”,切實加強農村“三基”建設,大力提升貧困村的黨支部和幫扶力量扶貧工作能力,形成單位負總責、包村領導和工作隊抓落實、第一書記抓基礎的精準幫扶工作體系。
緊抓產業發展 幫助群眾致富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產業是脫貧之基、強鎮之本、致富之源。產業扶貧,留譽鎮瞄準了“窮根”靶心。
在發展產業中,留譽鎮著眼于“短、平、快”的種養項目,成立了10個種養專業合作社,通過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從銀行貸款,吸收貧困戶貸款1000余萬元,發展千頭養豬、百頭養牛、養雞、養魚等產業,涌現出各類能人大戶35名。苗吾村通過吸納貧困戶產業資金和貸款資金共60戶,每人每年可分到5000元的分紅資金。總投資5000萬元的寨子灣生豬養殖場一期存欄1.2萬頭、出欄2.4萬頭的生豬養殖項目,目前投放豬苗8000頭。通過四位一體的金融扶貧模式吸納貧困戶136戶,貸款資金680萬,全部入股山西新大象養殖有限公司,該項目已經成為全縣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
同時,留譽鎮注重打基礎、利長遠、見實效的項目。成立10個造林專業合作社,有效整合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歐投項目、經濟林提質增效等林業項目1.3萬畝,吸收貧困戶132名加入合作社,積極發動其他貧困戶和邊緣貧困戶參與造林勞動,使289戶貧困戶和邊緣貧困戶獲得了穩定的勞務收入,戶均增收達到了3600元。
在利用政策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同時,留譽鎮還通過產業資金的撬動,有284戶貧困戶通過自主發展種養業、加工業獲得了51萬元的產業資金補助。最為突出的是留譽鎮充分利用上級發展產業的優惠政策,上馬了2100千伏的光伏電站,可惠及226戶深度貧困戶,涉及人口592人,成為全縣最大的光伏項目。
落實惠民政策 讓群眾得實惠
近年來,留譽鎮在引領群眾脫貧致富工作中,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和水、電、路等方面,全面落實惠民政策,增強群眾獲得感,提升群眾幸福度。
留譽鎮充分利用低保政策對產業發展不足、勞動能力偏弱的建檔立卡戶實行了兜底保障,共兜底497戶984人,占辦理低保的54.8%。嚴格執行新的退耕還林政策,對2000畝新退耕還林涉及的群眾兌現每畝500元。4500畝糧食作物發放糧食補貼、糧食特惠補貼,為困難群眾足額發放低保金、五保金,發放救災救濟金90萬元,大病救助資金85萬元,各類學生補助84萬元。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養老金發放2234人,養老保險金繳納人數達7908人,通過在全鎮18個村建立三保障平臺,做到了各項惠民政策群眾享受無遺漏。
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通過柳林縣委、縣政府領導的積極協調努力,在園區拆遷群眾的大力配合下,留譽鎮完成了安置戶的認定工作、選址工作、圖紙設計,部分工程已經招標開工建設,危房改造從零起步實現大跨越;利用村委閑置學校教室,進行修繕12間,鎮所有干部、職工的辦公、休息得到改善提高;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發展,全鎮9個新建改擴建衛生室項目全部達標投用,514戶貧困戶與醫生和鄉鎮干部建立了雙簽約,全鎮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人群實現了100%簽約。
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大面積推進。2017年在實施了8個村安全飲水工程的基礎上,通過積極溝通和爭取,又全面完成了10個村的農村人蓄飲水安全工程,這項最受群眾歡迎的惠民項目的實施大大提高了群眾的滿意度。
道路建設開啟新局面。11條農村公路,涉及鋪油工程兩條9.5公里,拓寬改造或新建硬化路項目9條24公里。同時,留譽鎮對18個村水毀工程進行了修復,全面打通出縣通道,實現留譽區域內大循環,將整體提升全鎮的交通水平。
此外,留譽鎮嚴格按照《柳林縣進一步推進規模以上企業精準幫扶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脫貧的通知》,積極協調相關企業,讓留譽鎮貧困戶通過在本村公益崗位就業實現穩定脫貧。目前,柳林煤礦、鑫飛下山峁煤礦、賀西煤礦、王家溝煤礦、浩博焦煤等企業先后投入貧困村300萬元,為留譽鎮貧困人口的脫貧做出了重要貢獻。
狠抓生態建設 打造最美留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留譽鎮始終堅持這一發展理念,立足生態優勢,全力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放大生態效應。
集中連片美麗鄉村建設。留譽鎮投資1500萬元,按照連片打造、集中發展的要求,結合資源稟賦、建設基礎、產業特點、鄉風民俗等,重點圍繞柳家溝、下岔溝、張家圪臺、南溝、劉家圪垯5個村的鄉村旅游主題開展,為同步開發黑馬坡地質公園服務,做好沿線的配套服務以及五村產業、環境、基礎設施開展建設,打造集農林、旅游、居住于一體的綜合性美麗鄉村。
推進退耕還林和經濟林提質增效項目,進一步加強封山禁牧工作。2018年實施1000畝退耕還林、5500畝提質增效(其中核桃3500畝、紅棗2000畝)項目。
狠抓發展環境,大力整頓建筑市場秩序,嚴打違法違規建設,對全鎮各建設項目進行“地毯式”摸排,集中整治各類違法建筑,堅持對新增違建“零容忍”,對頂風作案、未經審批擅自開工建設的,一律依法依規強制拆除。
開展“臟亂差”整治大行動。緊緊圍繞建設美麗鄉村目標,以一區一線(園區、公路主干線)和脫貧的貧困村為重點,以鄉村清潔員為主干,發動群眾,下大力氣,整治亂堆亂放、亂扔亂倒、亂搭亂建和殘垣斷壁等問題,以點帶面,覆蓋全鎮,著力營造整潔靚麗、和諧文明的人居環境,同時也為貧困戶增收提供了新的途徑。
據統計,2017年留譽鎮全鎮6個貧困村通過第三方評估驗收,脫貧人口419戶、1246人,余未脫貧人口53戶、130人。去年,在縣鄉黨委的大力協調下,原農業園區14個村,其中包括9個貧困村,人口分紅從原來的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000元,使大批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其他經營活動,奠定了留譽脫貧攻堅最為扎實的基礎。
脫貧攻堅是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證,是一場非贏不可的戰役。留譽人民正以昂揚的精神風貌,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開拓創新、奮力拼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園區穩定發展,實現美麗留譽、幸福留譽、富裕留譽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