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一顆藥在人們的身體里發揮什么樣的作用取決于哪些因素?成分,當然重要;配方,非常重要……但還有一件事在藥品研發和生產過程中也至關重要,卻并不為人所知,那便是藥品的制劑技術。
不久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包裝材料與藥物相容性研究重點實驗室正式落戶藥物制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此事在生物醫藥領域引起廣泛關注。隨著生物醫藥發展的不斷深入,藥物研發過程中的制劑技術越來越細化,越來越為人們關注。
近些年來,我國醫藥產業快速發展,成為原料藥生產和出口第一大國,同時,我國也是世界第二大醫藥市場。為什么原料出口多,藥品出口少?為什么國內的許多高端消費群體關鍵時刻還是愿意選擇進口藥?問題就出在制劑技術上。
藥物制劑,從字面上看,就是按照一定形式制備的藥物成品。人們吃的藥是液體的還是固體的,是片劑還是膠囊,對溫度要求如何,如何發揮藥效,一項項無不與藥品制劑技術緊密相關。可以說,制劑是藥品從原料走向消費者的“最后一公里”。青島國海生物制藥總經理劉喜一從事制藥工作多年,對此有特別清楚的認識。他告訴筆者:“制劑技術創新的原動力是對醫藥產品應用和生產不斷提高的要求,許多國產藥無法實現出口,很多藥企無法在品質上實現突破,不少都是在制劑技術上邁不過去。”
1.藥物制劑不僅是“膠囊”和“藥片”的區別
藥物制劑這件事外行人或許關注不多,但是它在藥品生產中卻是關鍵核心技術之一,對藥品的安全性、穩定性、有效性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意義重大。
但是藥品生產過程中不同品類的復雜程度,卻遠比“膠囊”“片狀”復雜。無論普通制劑或新型制劑,其研發與生產都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包含對多種技術的應用和關鍵的技術參數,對藥品的安全、有效、穩定等具有決定性作用。
在實際的研發和生產過程中,數以萬計的制劑品種如何更好地為防病治病發揮作用是一項大課題。比如,有的人生病了,也不想吃藥,因為他討厭藥的苦味。但是一旦把藥做成糖衣片的話,就不同了,可以讓患者不再飽受苦澀的煎熬,這當然是好事——為患者減少痛苦是藥物制劑的功能之一,但是做成糖衣片之后藥效如何變化,安全性、穩定性是否有影響也是必須研究清楚的事。
又比如,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被人體食用后會分解從而失去效用,但是把胰島素做成針劑,注射到糖尿病患者的體內,將會對糖尿病患者起到治療的作用。涉及藥物制劑的不同形態能使藥物發揮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研究結果作為支撐。還比如,具體到治療人體不同部位的藥物,如何在緩釋時間上下功夫,做到精確計算,精準治療,這些都是研發人員必須搞清楚的事。
2.制劑技術帶來藥品新突破
傳統制劑過程中,存在著因原料藥粒徑過大導致藥品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點。“近期,我們多款藥的藥物制劑工藝處方的生物利用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同時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青島國海生物制藥創始人、董事長朱仁寬說。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是一種列入醫保目錄的常見藥物,這款名為宜利治的藥品為國內首個被批準的大劑量孕激素抗腫瘤藥。“這款藥之所以在市場上十分受歡迎,關鍵之處在于用先進技術將原料藥醋酸甲地孕酮進行超微粉化,其中90%以上的原料顆粒小于5微米,并制成分散片,克服了此品種生物利用度較低以及患者服用困難的難題,并進一步保證了產品的安全有效。”劉喜一說。
生物利用度,是指藥物經血管外途徑給藥后吸收進入全身血液循環的相對量,代表著藥物制劑中的活性藥物被全身利用的程度。
研究人員嘗試將超微粉化這項新興工藝技術用到生物制藥中,讓物質經過超微粉碎后形成的粉體具有了良好的表面性能,最終的藥物分散性和可溶解性更強。“生產工藝改進后,這款藥的吸收更加迅速,溶出度也高于普通制劑10多個百分點。”劉喜一說。
“難能可貴的是,我們研發的兒童藥物也因為制劑技術的提升在市面上廣受好評。”劉喜一表示,其研發的名為宜利秒的藥物是對乙酰氨基酚干混懸劑,主要用于兒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從藥品成分來說,這是一款經典藥物,但是獨特的制劑技術使“老藥換新顏”。
“雖然是一款老配方,但我們還是持續地研究如何在口感接受程度和藥效形態等方面做得更好。一方面是口味上創新,研制出獨家奶香口味,讓小朋友喜歡這個味道,真正做到良藥不苦口。另一方面在形態上創新,我們把這款藥做成粉狀物或粒狀物,臨用時加水振搖即可分散成混懸液供口服。使它在兼具有效性和化學穩定性外,還有沉降緩慢,沉降后輕輕振搖能再分散;混懸微粒的大小在長期貯存中保持不變;容易傾倒等物理特點。”劉喜一說。
制劑方面的創新和突破讓青島國海生物制藥的相關技術獲得發明專利,也讓這款藥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有效、最安全的兒童退燒藥。
在朱仁寬看來,我國要想實現原料藥生產國向醫藥產業強國轉型,就必須加強對藥物制劑的研發,這樣才能提高我國藥物制劑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讓我國的民眾享受到便宜優質的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