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為此,屯留五中緊緊圍繞“從愛出發,落在愛上”的辦學思想,緊扣一個“愛”字,構建學校的文化體系,從思想上、行動上以及校園的布局上都能讓人感受到“愛”的特色和品味。
在校園管理工作中,學校以精神文化建設為核心,努力打造學校的辦學品牌。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高級層次,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為此,學校確立了“一三五三”辦學理念,秉承“從愛出發,落在愛上”的教育理念,調動教師、學生、家長三股力量,精心實施德育、質量、園丁、管理、安全五大工程,促進學校、教師、學生三者和諧發展和“發展教師、成就學生、提升學校、服務社會”的辦學目標。并且通過具體的解讀和實踐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的“文化”,內化為全校師生方向引領和自覺行動。
同時,以物質文化建設為依托,構建高雅的校園環境。物質文化是學校看得見摸得著的部分,本著“處處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師”的原則,學校以“六愛”為主線,逐步豐富,形成特色。這“六愛”分別是:愛祖國,包括精神篇、人物篇、家風篇三個部分;愛家鄉,包括麟絳故事、麟絳先賢、麟絳詩章、麟絳風物四個部分;愛學校,包括“一訓三風”、辦學思想、教學模式、德育活動、研訓模式、校徽校旗等學校特色;愛英雄,包括科技之星、道德之星、體壇之星三個部分;愛科學,主要介紹近年來我國在各領域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愛事業,主要是圍繞教育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成才觀的名言警句和凡人俗語,旨在引領教師發展自我,成就學生,提升學校,服務社會。
其次,以行為文化建設為載體,豐富師生的校園生活。行為文化是學校圍繞學生成長、教師發展開展的一系列活動,為增強校園文化的感染力和實效性,增強學生的自我體驗,讓學生在體驗中獲得教育,在體驗中形成品格,學校確立了36項活動,把立德樹人的總目標細化到具體的活動當中。
例如,學校每天下午舉行“一跑一跳一讀”陽光體育活動;每周舉行一次升國旗活動,讓升國旗活動變成凈化心靈的平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載體;每月舉行一次主題德育活動,活動規定三個年級24個主題,每個年級8個主題,每一個主題要做到三個一,即收看一個主題視頻,開展一次主題討論,組織一次主題演講。
另外,學校還要求班主任緊扣每月主題,向學生推薦一句“好話”、一個“好人”、一個“好故事”。具體而言,一句“好話”指富有積極向上正能量的話,激勵學生,也激勵自己;一個“好人”則是告訴學生好人的名字,說說他為什么是好人;一個“好故事”為古今中外飽含正能量的故事,啟迪學生,也啟迪自己。除此之外,學校還進行節點教育活動,在清明節、母親節、教師節各組織一次感恩勵志成才主題教育報告會,通過活動深化、鞏固學生愛國意識、感恩意識、責任意識;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在寒暑假堅持開展好初一“雙五一好”,初二“雙五一讀”以及初三的“一讀三練”家庭公約活動。
通過以上工作,屯留五中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的內涵,而且讓校園成為陶冶師生心靈,激發師生上進,播種希望,收獲成功的美好家園,校園文化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