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乃國 劉學義
一、教師方面
1.常“看”
“看”,即查看學生的健康體檢表。因每個學生的愛好、性格、生理、心理等特點不同,有些學生自身存在舊病或先天性疾病等,但怕被其他學生嘲笑,而不告訴任課教師和同伴,在課堂活動時又缺乏安全意識,而導致病癥發作,引發事故。
針對上述現象,教師在每學期開學時或學生每次體檢后,要針對學生的健康體檢表,進行細致、認真地排查,對有舊病史或先天性疾病的學生,要做好統計,做到心中有數,并及時找其談心、了解情況,針對其自身特點,安排合適的活動內容,同時指導學生合理鍛煉、明確活動注意事項等。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也能讓學生依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身的內容、項目,以此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2.常“問”
“問”,即課堂中發現問題及時詢問學生。在課堂上經常會有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出現腹痛、抽筋、眩暈、扭傷等情況。面對這些現象,教師切不可一句“不要怕,休息一會兒就好了”。此時,教師要依據不同情況,給出有效的建議,讓學生明白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出現后該如何處理。這樣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點撥,會找到自身的錯誤原因,加以改正、提高,以此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如,在學生出現手、腳等部位的扭傷時,教師要先查看學生的傷情,詢問學生的扭傷過程,在確認沒有什么大礙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扭傷,給學生講活動的注意事項,告知學生對扭傷的部位不可多活動、可先用冷水浸泡,要在24~48小時以后再用熱敷等。
3.常“抓”
“抓”,即常抓課堂常規。良好的課堂常規及剛性的課堂紀律是保證課堂順利完成任務的前提,沒有了紀律的約束,學生就會像一盤散沙,安全意識淡薄,各個場地到處游走,這勢必會引發安全隱患。如,在進行各類投擲課的活動中,教師要重點強調安全問題,對練習的場地、隊形、口令等,要嚴格要求,在投、撿、隊形變換等方面,要給學生講清楚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教會學生安全進行活動的做法、形式,以此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
4.常“查”
“查”,即定時、定期檢查、維護場地、器材。在課堂上,許多傷害事故都是由場地、器械出現問題而造成的,特別是長期放置在室外露天場地的器械,長年風吹日曬雨淋,如得不到及時保養和維護,鐵器生銹、木器腐爛,埋下了安全隱患。所以,教師每次上課前,都要對教學所用器材進行仔細檢查,并針對查出的問題向學生講解會給自身帶來什么危害,教育學生在活動前先要檢查器材是否牢固、安全,在確認安全后再進行活動,以此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5.常“設”
“設”,即開設“體育安全及自救課程”。對于現在的中小學生來說,學校開設專門安全教育課程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讓學生通過教材、音像、視頻等了解各個地方學校發生過的真實案例,提高警惕,強化安全意識。如,學校、教師可以把各地各個學校發生過的一些由于安全意識淡薄而引發的安全傷害事故的案例過程、傷害原因、啟示等,進行精選,然后裝訂成冊,定期組織學生學習;再如,借助多媒體功能把一些典型的案例進行裁剪、組合,制作成宣傳片,組織學生觀看,以此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保障學生活動安全。
6.常“融”
“融”,即把學習內容融入生活。體育課堂教學的目的之一是學會、會用,學生能利用體育課堂上學過的內容,在提升體能的同時,又能保障自身的安全,養成良好的安全意識習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如,在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摔倒、從高處落下等現象,這時該如何保證自身的安全,教師可以教給學生利用學過的滾翻動作進行自我保護,這不但能保障學生的自身安全,又能有效培養、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學生方面
1.多“看”
“看”,即通過書籍、宣傳畫等,觀看一些因安全意識淡薄而引發的校園活動安全事故。通過觀看案例,了解安全意識淡薄帶來的危害,以此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如,學校、教師可以利用開學第一課、雨雪天氣的室內課,精選一些典型的案例,組織學生觀看,讓學生認識到安全意識薄弱的危險性,加深學生的安全意識。
2.多“參”
“參”即多參與各類有關安全教育的活動。為保障學生的活動安全,學校應該定期召開安全講座、報告會、安全演練等,每學期至少舉行2~3次不同形式的體育活動安全推廣活動,號召學生積極參與。如,體育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演練、安全意識征文等,讓學生能夠通過參與這些活動,接受體育安全意識教育,建立安全防范意識,鞏固學生的安全知識,保證學生的活動安全。
3.多“守”
“守”,即遵守課堂常規、紀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嚴格的課堂常規與紀律約束,學生會變得散漫、自由,從而會出現安全意識淡薄的現象,會不計后果地參與到一些危險的活動中去,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教師應當在學期開學前,制訂好嚴格的課堂常規,開學第一節課帶領學生學習,講明不遵守常規、紀律淡薄的危害,教育學生養成遵規守紀的良好習慣,始終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以此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穆乃國(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徐家莊中心學校,256116);劉學義(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中莊鎮中心小學,256109)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