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黑森林正在爭論絲綢之路!”德國《明鏡》周刊4日報道稱,位于德國黑森林地區的西南部小城拉爾只有4.3萬人口,但當地正在討論一個大話題:中國投資者希望拿出誘人的2億歐元,進入當地的拉爾機場。
報道稱,拉爾機場擁有極佳的地理位置。它位于德國、法國、瑞士三角地帶,周邊有歐洲議會所在地斯特拉斯堡、瑞士第三大城市巴塞爾以及“奔馳的故鄉”斯圖加特等城市,距離高速公路和鐵路也不遠。二戰后,拉爾機場從軍用機場改造成民用機場,但該計劃并不成功。目前,機場主要為服裝電商Zalando等企業提供貨運業務。
“現在,一個由幾位中國投資者組成的財團可以幫助機場重新煥發活力。”《明鏡》周刊指出,投資者已提出為機場投入約2億歐元。對于小城拉爾來說,這可是一筆巨款,通常這個城市每年的預算才約1.6億歐元。
68歲的拉爾市市長穆勒將這筆投資稱為“一個禮物”。新的投資包括導航系統、一個真正的航站樓、酒店等設施。最重要的是,市長希望這筆投資會引來更多的中國企業家及中國游客。為此,穆勒市長已經兩次會見中國投資團隊。拉爾交通運輸部部長赫爾曼也認為,拉爾機場目前客流量太少,無法與周邊大機場競爭。中國投資有望讓拉爾成為貨運交通樞紐。當地政府希望這一項目讓該市成為中國“新絲綢之路”的一個點。
不過,當“拉爾機場要賣給中國人”的消息經媒體傳播后,出現強烈的反對聲音。一些反對派議員指責拉爾市政府“過于天真”,稱“中國正在通過收購項目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由于9月底拉爾將舉行議會選舉,這一話題也成為主要話題,幾名市長參選人紛紛表示“絕不賣機場”。對此,已經退出下屆市長選舉的穆勒不得不出來解釋說,中國投資者出資2億歐元并不是買下機場,而是獲得機場的經營權,機場本身仍屬于拉爾。與此同時,目前拉爾機場的擁有者德國海瑞克公司的老板也愿意把機場賣給中國人。
《拉爾日報》報道稱,這一投資事宜將由拉爾新政府最后拍板。如果收購成功,拉爾機場將是繼帕希姆機場、呂貝克機場和哈恩機場后,中國投資者收購的第四座德國機場。
中國投資屢屢在德國引發爭議。“比雷埃夫斯在中國的幫助下超越漢堡”,德國《商報》4日稱,中國在歐洲的收購曾引發爭議,但從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來看,中國的收購是成功的。自中國投資者購買以來,該港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新記錄。盡管希臘自2008年以來已經失去了1/4的經濟實力,且多次處于破產邊緣,但比雷埃夫斯港的集裝箱裝卸在過去10年中增長了10倍以上,“這是希臘前所未有的成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