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世界報》9月3日文章,原題:中國在高科技領域有多強大?數字控制工廠、分散式可再生能源系統、復雜的交通網絡、遠程醫療業務、龐大的數據中心——華為在其位于深圳的展廳描繪了生動的未來世界。深圳是中國最現代化的城市之一。如今它已經成為華為、騰訊等IT公司的龐大實驗室。這些中國公司正在打入世界市場。
中國在信息技術方面走了多遠?最近到深圳參觀的德國北部商會代表團獲得了一手資料。“中國在深圳創造了高科技實驗室,其數字化的程度較高,比德國北部更為廣泛,”德國北部商會負責人索倫森說。
“我們歐洲有一種錯誤的看法,認為中國政府完全控制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事實并非如此,中國市場的競爭激烈”,德國數字協會Bitkom人工智能部門負責人納比爾·阿爾薩巴表示。即使像騰訊、阿里巴巴這樣的重量級企業,也面臨著來自初創企業持續的技術壓力。中國是初創企業的樂土。
“但是,中國的IT環境非常不同。事實上,有很多的開發和營銷并不意味著中國的信息技術始終是高質量的。”阿爾薩巴表示,特別是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IT行業的技術水平有時被高估了:“許多國家——不僅僅是中國——現在都已經制定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戰略。我不認為我們將在這個領域依賴中國。”不過他也承認,“中國比德國更加大膽地從事研究,尤其是在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新事物方面。”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國際市場主管斯特拉克則聚焦中國的工業4.0。他認為,中國工業在數字網絡和工廠廣泛自動化方面已經具備一定規模。但與德國相比,中國缺乏中小企業的參與,中國企業在工廠生產的準時性和可靠性方面,仍落后于德國企業。▲
(作者奧拉夫·普魯士,青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