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遠鋒
摘要荃優絲苗是安徽荃銀高科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三系雜交水稻新組合,具有熟期適中、耐肥抗倒、綜合抗性好、豐產穩產性好、米質優等特點,適合在容縣等雙季稻地區作早晚稻推廣種植。本文介紹了該組合在容縣的種植表現,總結了其栽培技術,包括培育壯秧、適時移栽、合理施肥、科學管水、綜合防治病蟲害等方面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雜交水稻;荃優絲苗;種植表現;栽培技術;廣西容縣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5-0025-01
容縣地處桂東南,屬亞熱帶氣候地區,境內多山地丘陵,高溫高濕,山區霧水大,是歷史性稻瘟病多發地區,水稻是容縣的主要糧食作物。近年來,勞動力短缺、農民耕作管理粗放病蟲害防治意識淡薄、偏施氮肥,稻瘟病等病蟲害逐年增多加重,糧食生產風險增大。為了降低農業生產風險,引進篩選出適應本地種植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好的新品種進行推廣,是一種簡單方便、行之有效的措施。荃優絲苗是安徽荃銀高科種業有限公司利用其自育的三系不育系荃9311A與廣東農業科學院選育的抗性好恢復系五山絲苗組配選育而成的感溫型新組合,2016年分別通過了安徽、江西及國家審定,2017年又通過了廣西區審定(桂審稻2017051號)。容縣種子公司于2015年開始引進荃優絲苗進行品比試驗及大田示范種植,2017年開始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荃優絲苗多年種植表現矮稈分蘗力強、抽穗整齊熟期適中,穗多粒密、結實率高、豐產性能好、穩產高產,抗逆性好、抗病力強病蟲害輕,米質優,米飯軟熟,有飯味;適應性好,易管理,耐肥抗倒,方便機割,適宜容縣以及相同生態區域作早晚稻推廣種植。
1示范種植表現
1.1豐產性能好,高產穩產
2015年早稻參加容縣種子公司新品種對比試驗,實際收割產量為8853kg/hm2,較對照特優7118增產8.04%(理論產量為9225kg/hm2,較對照增產8.5%);晚稻繼續參加小區品比試驗,小區實際產量為7207.5kg/hm2,較對照豐田優553增產10.8%(理論產量為7680kg/hm2,較對照增產7.5%)。2016年繼續參加公司的新品種對比試驗,早稻小區實際產量為9360kg/hm2,較對照特優7118增產9.2%;晚稻小區實際產量7609.5kg/hm2,較對照豐田優553增產5.58%。2年品比試驗結果表明,荃優絲苗穩產、高產增產潛力大。
荃優絲苗在參加公司品比試驗的同時,2016年早造開始在公司大田展示區種植,晚造又在六王、楊梅、石寨、縣底石頭等鄉鎮擴大示范,均表現出明顯的產量優勢。其中,六王鎮連壙村5hm2連片種植,經多點實割測產,產量達9000kg/hm2,較當地主栽品種百優1191增產8%以上。同時,在公司組織經銷商“看禾選種”鑒定活動中,一致得到好評。2017-2018年開始在全縣各鄉鎮推廣種植,2017年晚造南方稻區遭受水稻黑條矮縮病嚴重影響,大部分品種損失嚴重,但種植荃優絲苗的農戶損失則小得多,該品種表現出綜合抗性好、穩產的特性。2018年推廣面積進一步擴大,產量更是達到新高,許多農戶表示多年來都未取得過這么高的產量,其中六王鎮譚和村一農戶早稻種植該品種0.2hm',產量達10.5thm2。
1.2生育期適中
荃優絲苗在容縣作早稻種植,3月上旬播種,6月上旬抽穗,7月中旬成熟,全生育期128d左右,較特優7118遲3d,與Y兩優916相仿;作晚稻種植,7月15日播種,9下旬始穗,播始歷期74d,較當地主推品種豐田優553早抽穗3d左右,在大垌田、山沖田、沙質田深逆田均可種植。
1.3綜合抗性好
廣西2年區試中,荃優絲苗綜合評價為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3.0,穗瘟損失率最高3級,白葉枯病9級;中抗稻瘟病,高感白葉枯病。近年來,在容縣不管是品比試驗,還是在試驗區擴大示范種植,大田推廣種植不管是大垌田還是山沖田,均未出現明顯的稻瘟病,白葉枯病等發生輕;荃優絲苗株高104cm左右,抵抗臺風能力好,耐肥抗倒能力強,適宜機械收割。
1.4稻米品質
經廣西區試指定,經農業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中心檢測,荃優絲苗出糙率80.4%、整精米率65.4%、長寬比3.0.堊白米率4%、堊白度1.3%、膠稠度74mm、直鏈淀粉含量14.8%。
容縣農戶多造種植均反映出米率高,米飯軟熟好吃,有飯味,適口性好,適合大眾口味。
2栽培技術
2.1適時播種,培育壯秧
根據荃優絲苗在容縣3年的示范種植情況及容縣當地的氣候特點,早稻一般在3月5日左右播種,于6月初抽穗揚花,甚至可在2月中下旬雨水節氣前后播種,延長其營養生長期,積累更多養分,促穗長粒多,產量更高;晚造一般在7月10-15日播種,9月中下旬抽穗開花,以盡量避免臺風雨及寒露風天氣的影響。早晚造建議采用強氯精浸種,以防止種子帶菌。一般浸種12~16h后,即可起水沖洗干凈催芽,早稻催芽要注意保暖,晚稻催芽放蔭涼處即可,大田用種量建議22.5kg/hm2,以確保基本苗數"。采取軟盤育秧,使用434孔秧盤900張/hm2,秧田基肥使用壯秧劑150kg/hm2+俄羅斯復合肥150kg/hm2,與秧地泥充分混勻拖平后,再鋪于秧盤,然后刮平播種。播種一般分2次進行,以盡量勻播。早稻宜早上播種,播后即蓋膜,防寒保暖;晚稻宜在下午至傍晚時段播種,播后遮蓋防曬網,以防雨水沖刷以及鳥獸危害。
2.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根據3年的示范種植及品種特點,早稻秧齡25d左右,晚稻秧齡15d左右,葉齡4.0葉左右,不宜過大秧齡拋秧。拋秧時,田間宜放干水,以利秧苗落地時不飄移,一般拋栽27.0萬~30.0萬蔸/hm2,拋秧時先拋2/3的秧苗,余下1/3的秧苗根據田間疏密情況進行補拋,力求拋秧均勻,拋足基本苗數。
2.3合理施肥
根據品種特點及示范試種情況,宜采用“前重、中控、后補”的施肥原則,氮磷鉀肥配合,重施前期肥。基肥一般施碳銨525kg/hm2、過磷酸鈣450kg/hm2、氯化鉀150.0kg/hm2,并增施腐熟農家肥拋秧后2~3d追施回青肥尿素150.0kg/hm2,并結合除草劑撒施;7~10d追施第2次肥,一般施用尿素75.0kg/hm2.48%復合肥150.0kg/hm2、氯化鉀150.0kg/hm2,以促多分蘗。晚稻一般在抽穗前15d左右施1次攻粒肥,追施尿素75kg/hm2、氯化鉀90kg/hm?,以增加營養,延長功能葉壽命,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
2.4科學管水
根據水稻需水規律,淺水回青,薄水分蘗,整個生育期以濕潤管理、間歇灌溉為原則,適時露曬田,促進根系深扎,減少無效分蘗;孕穗期及灌漿期保持田間有水,濕潤灌溉;晚稻后期不宜斷水過早,以免影響結實及產量4。
2.5綜合防治病蟲害
荃優絲苗綜合抗性好,但仍要注意防治病蟲害,根據當地植保部門預測預報及時做好相關工作。一般早稻重點防治紋枯病、稻瘟病螟蟲、飛虱等病蟲害;晚稻特別注意防治好水稻黑條矮縮病、白葉枯病、稻飛虱、水稻附線螨.三化螟、稻卷葉螟等病蟲害。盡量選用低毒、高效農藥,并交替輪換使用不同種類.不同成分的農藥,以提高防治效果。
3參考文獻
[1]陳春梅.興寧市超級稻超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8(22):21-22.
[2]應永慶,林義成,傅慶林.濱海鹽土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規程[J].浙江農業科學,2018,59(11):1973-1975.
[3]朱紅彩,竇土樹,馬海濤,等.玉稻518的示范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8,24(21):58-59.
[4]黃寶珠.水稻新品種川優673種植表現及高產栽培技術[J].種業導刊,2018(1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