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方知
摘要:首先分析了中國地質調查工作中的各種問題,然后介紹了地質調查未來發展需求,包括社會經濟發展、能源資源、礦產勘查和地質環境調查等方面的需求,最后介紹了促進地質調查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包括加強資源能源調查,實施綜合性調查,創新地質調查技術,形成聯動管理機制,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地質調查;能源需求;礦產勘查;管理機制
中圖分類號:F42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 .cnki.kj ycx.2019.10.039
地質調查是政府出資為社會發展提供基礎服務的工作,具有一定的戰略性、前瞻性和基礎性。實施地質調查的主要目標是保護好各種資源能源,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和社會中的各種重點工程建設提供可靠的參考,滿足社會發展過程中對于地質學相關信息的需求,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順利完成各種新任務,樹立明確的發展目標。
1 中國地質調查工作的現存問題
通過全面收集中國地質調查工作中的相關資料和信息,在分析整理信息的基礎上,對當前地質調查中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總結。具體包括以下幾個問題:①投資波動較大。部分年平均投資金額比較多,而部分年投資金額比較少。中央財政支持下的地質調查投資具體包括地質調查的專項費用、礦產資源補償和財政部頒發經費等,而費用的分配工作主要是由中國地質調查部門、國土資源總局和財政部門共同負責,但以上三個部門在合作過程中,因為缺少有效的部署和組織管理,導致地質調查過程中出現工作重復、結構復雜和投資波動大等問題。②地質調查中缺少合理的投入機制。因為地質調查通常是由多個部門組織實施,因此帶有一定的重復性,容易出現調查遺漏,同時在地質調查監督方面也不夠徹底,相關監督機制較為脆弱,缺少質量保障機制和技術責任保證。③在海洋地質調查中的資金投入較少,海洋調查技術整體水平較差,同時對于海洋地質調查的投資也存在較大的波動性。④地質調查資料的公益成果和數字資料的共享水平較低,數字化管理沒有全面推廣,對于資料的二次開發力度不夠。
2 地質調查工作的未來發展需求
中國的地質調查按照未來工作發展的需求劃分,主要包括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利益兩種形式,同時還可以從公眾和社會兩種角度進行分析。按照國家發布的地質調查工作決定和相關規劃發展文件指示中的內容,地質調查未來發展需求具體包括以下幾個層面。
2.1 社會經濟發展需求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在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城市化發展進程和增強農業發展力度等目標的過程中,對于地質調查資料的需求程度也相繼上升,因此需要地質調查單位不斷進行優化調整,提升地質調查水平。同時實施地質調查也是全面掌握中國國土資源的重要手段。形成地質資料更新機制,能夠提高社會服務水平,提高服務效率,為社會中的各種重點建設項目提供可靠的參考資料,為此需要對區域地質狀況進行全面調查,在遙感地質、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調查的基礎上,為地質調查提供準確、可靠的參考信息。地質調查中還包括海洋地質調查,對深海底部、近海和海岸一帶進行全面的地質調查工作,以掌握海洋地質的各項數據信息,提升中國深海資源開發實力,維護中國的海洋資源權利,發揮出地質調查材料的價值作用。此外,在極地科學考察的過程中,還需要提前進行地質調查,掌握當地的地質信息。
2.2 能源資源需求
能源資源礦產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限制因素,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業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也相繼上升。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不斷提高地質調查水平,通過新資料、新思路和新理論對能源資源礦產區域的地質狀況進行詳細調查,從而解決中國能源缺口不斷擴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調查能源資源的礦產潛力,對礦產資源產地的發展潛力進行準確評估。根據相關資料信息,中國的石油資源發現率尚未達到20%,其中天然資源的查詢率僅為7.Og%;至于油氣資源方面,從整體角度分析,依然處于勘查發展中期階段,資源量詳細調查度僅為17%,而精查資源量在整體中僅占據25%。中國的煤炭資源探查率只有18.17%,由此可以發現,當下地質調查工作在能源資源方面的勘查水平還比較低,中國能源開發潛力巨大,想要對中國能源資源狀況進行準確把握,需要進一步加強前期地質調查。
2.3 礦產勘查需求
當下中國礦產資源勘查領域的市場機制還沒有發育完善,為此,需要針對國家各種資源缺口,解決中國資源能源供應緊張的問題,制訂針對性的解決計劃,加強國家的財政支持力度,設置專項勘查基金[1];對重點礦區中的重點礦種區域實施深入的地質調查,帶動重點資源勘查活動,降低投資風險,引導商業型礦產勘查市場實現健康、穩定發展。同時,還需要加強前期地質調查的資金投入,對社會資金進行科學引導,促進礦產勘查工作能夠挖掘出更多的有效資源。
2.4 地質環境調查需求
近幾年,中國地質問題呈現出一種群發性和區域性特點,為此,需要對國家中的生態環境薄弱環節、重點經濟區、地質災害頻發區域以及重大工程區域實施地質調查活動,形成專業監測預報的地質災害預警機制,提高地質災害預警能力,降低整體損失[2]。
3 地質調查工作未來發展趨向
3.1 加強資源能源調查
對能源資源空白區和礦產權區的地質展開調查工作,合理挑選高質量的勘查區域,并對當地的地質信息資料進行全面采集,完善油氣勘查機制,促進地質開發的順利進行。此外,還需要針對一些地質結構較為復雜區域的地質調查理論進行深入研究,對頁巖氣發展潛力進行準確評估,同時詳細調查各種油氣新區和頁巖氣新層。
針對北方區域環境特性,需要重點調查砂巖型鈾礦資源,從而為中國發展核能奠定充足的能源基礎。對緊缺資源的礦產產業和各種新興礦產資源進行全面調查,并對整裝勘查區、成礦區域以及重點盆地進行詳細調查,從而對礦產資源的綜合發展潛力進行動態評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