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楊


摘要本文對良種刺槐無性繁殖新法——埋根育苗技術進行了系統總結,包括育苗前準備,根段采集與處理、埋根育苗、移栽、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方面內容,以期為加速良種刺槐推廣、改進育種技術提供參考。
關鍵詞 良種刺槐;無性繁殖;埋根育苗技術
中圖分類號 S792.26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5-0136-02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亦稱洋槐,系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刺槐屬落葉喬木。在遼寧,刺槐常用來營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和用材林,是讓荒山荒坡披綠和治理輕度鹽堿地的先鋒樹種、城鄉綠化的優良樹種、重要的蜜源樹種和肥料樹1。近年來,各地選育出許多良種刺槐無性系,但因刺槐扦插育苗很難生根,故只能通過嫁接實現擴繁,不僅育苗成本高昂,而且繁殖系數較低,嚴重阻礙了良種刺槐的推廣應用2。本文介紹的刺槐無性繁殖新法——埋根育苗,解決了刺槐繁殖中遇到的這些問題,加速了新品種刺槐的推廣,同時也是育種領域的技術進步。
1育苗前準備
1.1圃地選擇
圃地應選在交通便利、地勢平坦排水較好、背風向陽且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土壤以壤土、砂壤土或黏壤土為宜,呈微酸性至微堿性。圃地規劃與作業設計按《育苗技術規程》(GB/T6001-1985)中的規定執行。
1.2整地與施肥
整地內容包括翻耕平整、耙地和鎮壓。整地時要清除土壤中的石塊、草根,隨耕隨耙,并及時平整和鎮壓,做到深耕細整.地平土碎。一般春翻深度為20~25cm,秋翻深度為25~30cm。
施肥的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施足基肥、適當追施化肥。翻耕前撒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25~35t/hm2于地面;做床(畦、壟)時施用磷酸氫二銨300~375kg/hm2,混拌到0~15cm土層內。
1.3土壤消毒與殺蟲
土壤消毒與殺蟲結合作業方式進行,土壤殺菌(蟲)劑用量見表1。
1.4作業方式
1.4.1基本要求。當土壤較干燥時,要在做床前3~5d灌足底水。地下水位較高灌溉條件較好的苗圃可采用床作或壟作,反之則采用畦作或平作。無論苗床、苗壟或苗畦,皆要在扦插或移植前做好,要求土粒細碎.邊沿整齊、表面平整。1.4.2具體規格。床作:床寬1.0~1.5m,要求床面高出步道10~20cm,床長通常為10~20m(機械作業可略長),步道寬30~50cm。畦作:畦面寬1.0~1.5m,畦面低于步道10~15cm,步道寬30cm,床長根據育苗量確定,苗床一側要留有排水溝。壟作:壟面寬30~35em,壟底寬60~70em,壟長根據地形確定,平作:要求帶狀作業,帶間留寬30~50cm的步道,但培育大苗時可不留步道。
2根段采集與處理
早春時節,在母樹或大苗萌動前,采集苗圃起苗時切斷、修剪下來的側根,或挖取幼壯年樹木周圍的側根作為種根。通常種根選用一至二年生苗出圃后留下的根或修剪下來的根,粗度以0.3~1.2cm為宜。
要及時剪取根段,長度在6~8cm之間。根段剪切時要求做到切口平滑、不劈裂、不破皮、不傷芽。按粗度0.3~0.6cm、0.6~0.9cm、0.9~1.2cm分為3級,然后分級捆扎,每捆50~100根。
采取的種根應做到隨起、隨截、隨沙藏,防止根段失水。選一背風半陽處,將根段埋于濕沙堆中進行沙藏處理。一般經7~10d后剪口愈合,即可取出埋根育苗。
3埋根育苗
4月下旬至5月上旬,當表層土壤溫度達10C以,上時埋根,一般按300根/m2左右的用量標準進行埋根育苗。慣常采用的埋根方法是封閉增溫保墑催芽育苗法,作業方式多采用畦作和床作。在整平耙細后的畦(床)面上,均勻撒播種根,覆土厚度以不露種根為度,然后用石磙壓實并噴足水;再用8號線或竹批子等在畦或床上架起弓形棚架,覆蓋塑料薄膜,兩側用土壓緊實,拱棚兩端用木段或磚石壓緊且可自由打開。管理時,采取噴水保濕、通風降溫等措施,控制溫度為24~30C,相對濕度在65%左右,晚間通過加蓋棉被或草簾等方式保溫防寒。這種分級埋根的方法,可保出苗齊全,一般15~20d即可出全苗。
4移栽
待到出全苗后,撤除塑料薄膜,改換無紡布以保證通風,并注意保濕。當有60%左右的苗株高達到5cm以上時,實施晾畦(煉苗)處理,3~5d后移植。在此過程中,發現有未發芽者繼續留畦催芽,然后分批移栽。移栽作業宜在陰天或晴天16:00后進行,移栽株行距為35cmx70cm,移栽時最好采用直壁深栽法,讓移栽苗緊貼在直壁上,并立即覆土澆水封土保墑。
5苗期管理
5.1松土和除草
根據自然降水情況,及時疏松土壤,深2~3cm。出現雜草時要及時拔除。
5.2水肥管理
出苗期要始終保持土壤濕潤,澆水以少量多次為原則,以畦(床)面不存水為度。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苗木生長進入速生期后進行根外追肥,撒施尿素200kg/hm2。8月下旬后,為促其木質化,撒施磷酸二氫鉀100kg/hm2。速生期及以后澆水采取多量少次的辦法,不澆則已、澆則澆透,要做到外水不侵、內水不積。9月上旬過后,停止澆水。
5.3定株和除蘗
埋根育苗多有叢生萌芽,需要及時抹除冗芽。移栽時,可選留2~3株壯苗。移栽后,當苗高達到15~20cm時進行定苗,即僅保留1株壯苗,余者去除。
5.4蚜蟲防治
刺槐埋根育苗需要重點防治蚜蟲,可采用噴灑“閃劍乳油”的方法進行防治,每噴壺加藥2瓶蓋(約30mL),殺蟲率可達100%。由濟南綠霸化學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閃劍乳油”,屬新型吡啶類殺蟲劑,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同時具有較強的內吸傳導性,速效性好,持效期可達20d左右;適于防治蚜蟲、粉虱、薊馬等刺吸害蟲,對人畜低毒,對天敵殺傷小,屬無公害農藥,是一種特別適合用于防治剌槐上蚜蟲類害蟲的殺蟲劑。
6苗木出圃
起苗需在秋季苗木停止生長后或春季苗木萌動前進行。對出圃苗木要進行質量分級,分級標準見表2。假植、包裝、運輸工序以及技術檔案管理等,可按照《育苗技術規程》(GB/T6001-1985)中的有關規定執行。
7參考文獻
[1]張連翔,王世忠,王洪江.遼西地區刺槐人工林的經營對策及建議[J].遼寧林業科技,2009(2):41-48.
[2]王海朝.金葉剌槐無性繁殖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16(5):66-67.
[3]國家標準局.育苗技術規程:GB6001-1985[S].北京:國家林業局,1985.
[4]孟丙南.四倍體刺槐扦插技術優化及生根機理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