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麗 賀遠東 楊玉彪 林志強 黃海惠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2018年世界銀行貸款惠城區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項目春季玉米保護性耕作在免耕人工移栽、免耕人工直播、淺耕機械直播、淺耕機械移栽4種不同實施模式下的管理經驗及實現的經濟效益,以期為保護性耕作的推廣提供可參考的經驗。
關鍵詞 世界銀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玉米;保護性耕作;經驗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5-0054-02
玉米保護性耕作是指對農田實施淺耕、免耕,盡可能減少土壤耕作,并用秸稈、殘茬覆蓋地表,減少土壤風蝕、水蝕,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項先進農業耕作技術”。該技術可減少肥料、農藥使用量,減少農業面源污染;大大減少人工、成本投人,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協調發展。
本研究在前2年試驗和探索的基礎上,進一步在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實施玉米保護性耕作,研究和驗證保護性耕作在玉米等旱地作物上的應用途徑,在惠州等壟作條件下不同模式的實施效果,為推廣提供可參考的經驗。
1項目實施前期工作準備
1.1玉米保護性耕作項目選點
惠州市惠城區汝湖鎮是玉米種植和產業化發展重鎮,而且惠州市民福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施玉米保護性耕作意愿強烈;地理位置好,在汝湖鎮交通便利處;生產面積100hm?,集中連片的玉米種植26.67hm2,有自然河道灌溉;人員配置好,種植水平高,對新技術接受度強;設施較完善,便于觀摩、培訓和推廣。
1.2農機設備配置、農機庫房建設及培訓
保護性耕作實施需農業機械做保證。玉米保護性耕作需要動力系統,包括農藥高效噴施機具、免耕播種機、秸稈還田機.滅茬起壟機、智能移栽機和田間施肥配套機械等。為保持農機具的使用穩定性和使用壽命,建設高標準農機具庫300m',并培訓專業技術較強的農機操作人員,讓其熟悉設備結構,熟練操作,建立使用及維護維修保養臺賬,防范安全事故,確保保護性耕作各項技術的落實和方案的順利實施。
2項目實施
2.1實施模式與面積
根據玉米保護性耕作的總體規劃,2018年春季,惠城區試點開始實施4種模式,示范田總面積8hm2,其中:免耕人工移栽0.67hm2;,免耕人工直播0.67hm2,淺耕機械直播3.33hm2,淺耕機械移栽3.33hm2。
2.2實施過程管理
2.2.1品種安排。可選用粵甜28號、華美甜8號、先甜90號等玉米品種。
2.2.2物資、農機具調試及田塊整理等前期籌備。總面積8hm2,需采購玉米種子72~78kg。玉米育苗軟盤及育秧床準備,按育苗移栽4hm2,需96穴規格的育苗盤630張/hm?,總需育苗軟盤2520張;育秧床準備面積500m',采用集中育苗,統一管理。備足優質有機肥料7500kg/hm2、玉米專用復合肥(22-8-15)600kg/hm2、硫酸鋅15kg/hm2作基肥。種植前15d、玉米直播后2d內,噴施封閉除草劑防控雜草。
調試農機,主要是玉米直播機需重新安裝施肥裝置并進行測試,要求直播、施基肥一次性完成;并調試玉米移栽機,測試種植株距以及種植效果。
清溝修壟,對免耕人工直播0.67hm2玉米地進行清理壟溝、修整種植壟畦,可用微型疏溝機或開溝機重新拉溝或人工清溝,最遲于移植前1d完成。
整地起畦,免耕田塊清除田間雜物;淺耕田塊則用拖拉機帶著淺旋耕機按1.4m規格清溝整畦。
2.2.3播種移栽及種植規格移栽苗于2月18日、25日播種,待幼苗長到3~4片葉時移栽,分批移栽,間隔時間10~15d。直播地塊于3月8日直接播種,同時用塑料軟盤預播10%的補種秧苗,3月6日育苗。起畦寬窄行種植,每畦寬(包溝)1.4m,畦面為窄行距55cm,畦間為寬行距75cm,株距30~32cm,栽植4.8萬株/hm2。
2.2.4育苗配制營養土,要保證營養土肥效全,質地疏松,透氣性好,無病菌、蟲卵和雜草;其含水量以手握成團、落地能散為宜;裝盤前營養土要消毒處理。擺盤裝土,玉米育苗軟盤長59~60cm、寬32.5~33.5em、高4.5cm,每盤96個穴孔,按播種密度決定秧盤數,一般需600個/hm2左右,外加預備盤30個/hm2。苗床每廂寬1.2m,擺2排育苗盤。擺盤前先在廂面鋪一薄層稀泥或細土,保證苗床表面平整,使苗床與苗盤間無縫接觸,苗盤能從苗床獲取水分。播種前在盤穴中裝人3.5em厚的營養土。
適時播種,播種時先澆透溫水,每穴點播1~2粒萌發的種子,用細土蓋好后立即覆蓋稻草等植物秸稈保濕,出苗時溫度控制在20~38C內,齊苗后根據天氣情況揭留平鋪的秸稈。水分供給要適中。待幼苗長到三至四葉期進行移栽,移栽前,揭膜煉苗幾天,并停止澆水,定植時定植苗坨,并及時將玉米育苗盤洗凈收存。
2..3耕作實施
2.3.1播種及移栽。一是免耕人工移栽。3月5日,在每畦中間人工開溝,施有機肥7500kg/hm2、玉米專用復合肥(22-8-15)600kg/hm2、硫酸鋅15kg/hm2,然后蓋土,同時用種植鐵錐打穴。3月6日移栽,密度為4.8萬株/hm2,即每畦種植2行,行距55em,株距32em。種植深度以不蓋住心葉為宜,栽培完成后,澆水至土壤飽和為止,排干積水”。二是免耕人工直播。于3月8日直播,密度為4.8萬株/hm2,即每畦寬1.4m(包溝)種植2行,行距55cm,株距30cm,播種深度2~4cm。播種時人工開溝,施有機肥7500kg/hm2、玉米專用復合肥(22-8-15)600kg/hm2.硫酸鋅15kg/hm2,然后蓋土。為了防止肥料影響種子出芽,要將種子與肥料分開。三是淺耕機械直播。采用機械直播和同步施肥,利用免耕播種機雙行播種,3月8日播種,密度為4.8萬株/hm2,即每畦寬1.4m(包溝)種植2行,行距55cm,株距30cm,播種深度以不超過2~4cm為宜,施有機肥7500kg/hm2、玉米專用復合肥(22-8-15)600kg/hm2、硫酸鋅15kg/hm2。盡量選擇天氣好、土壤干爽時播種,提高機械播種效果。完成后,澆水至土壤飽和為止,排干積水。機播的同時,人工育苗,以備補苗需要,數量為單位面積需苗量的10%,及時對機械播種效果進行檢查及補種2。四是淺耕機械移栽。3月15日,利用壟上栽植機栽苗,密度為4.8萬株/hm2,每畦寬1.4m(包溝)種植2行,行距55em,株距30cm,種植深度以不要蓋住心葉為宜。施有機肥7500kg/hm2、玉米專用復合肥(22-8-15)600kg/hm?、硫酸鋅15kg/hm2。栽培完成后,澆水至土壤飽和為止,排干積水。因移栽機性能不穩定,需要對移栽的效果進行監測,調查內容包括漏栽率、損苗率和均勻度等,及時人工補栽。2.3.2除草。直播田塊,播種前15d用50%草胺磷除草劑乳油2250~3000mL/hm?,兌清水1000倍進行田間噴施,雜草茂密且草齡大的地方用藥量加大10%~30%;在播種后2d,噴施50%乙草胺一莠去津乳油2250~3000mL/hm2封閉除草,兌清水1000倍噴施。育苗移栽時,在移栽前15d,用除草劑50%草胺磷乳油2250~3000mL/hm?進行田間噴施,兌清水1000倍噴施;在雜草茂密且草齡大的地方,用藥量加大10%~30%。
2.3.3水肥管理,4~5片全展開葉至7~8片可見葉,應葉色濃綠,葉片寬厚,呈壯苗苗架。拔節至抽雄之前,灌好攻苞水,遇大雨,雨后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在大喇叭口期施玉米專用復合肥(22-8-15)600kg/hm2B。
2.3.4病蟲草害控制。在五葉期、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前期分3次用25%嘧菌酯(阿米西達)懸浮劑2400mL/hm2,稀釋1000倍噴施防治病害。在地下害蟲(地老虎等)防治上,移栽時施用0.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氯蟲苯甲酰胺15kg/hm2,拌細砂土均勻撒施在移栽區內。在五至七葉期,用1.8%阿維菌素3000倍液噴霧治蟲;防治玉米螟采用生物防治,在大喇叭口期接種赤眼蜂卵塊,同時用Bt菌粉1.5~3.0kg/hm2按1:30的比例兌細砂土施入心葉。
2.3.5秸稈處理、收獲、保鮮與運輸。玉米果穗收獲后,立即進行秸稈處理,利用秸稈還田機粉碎還田。甜玉米適宜采收期主要由“食味”決定。超甜玉米在授粉后20~25d(乳熟期)籽粒含糖量最高,即為適宜采收期,應及時收獲。若最適采收期前收獲,籽粒內含物太少,籽粒小而含水量過高,口感差,產量也低;最適期過后收獲,果皮變厚,籽粒內糖分向淀粉轉化,甜度降低,渣多,失去了甜玉米的風味。甜玉米收獲應選擇溫度較低的時段,收獲后進行降溫處理,存放于陰涼處,同時應防止苞葉水分流失。長途運輸要采用冷藏車。
3經濟效益分析
3.1玉米保護性耕作生產成本計算
3.1.1整地。免耕,不整地,無整地成本支出。淺耕,淺耕1次,柴油加人工支出450元/hm2。
3.1.2種子及育苗人工成本。移栽需要人工育苗,育苗的人工成本為450元/hm2,但較直播可以節約種子450元/hm2,按用種量9.00~9.75kg/hm2,種子價格360元/kg,直播和移栽的種子及育苗人工成本均為3240~3510元/hm2。
3.1.3種植與移栽。機械移栽,每天完成0.4hm?,機手費用為150元/d。機手成本為150元/0.4hm2=375元/hm?,柴油成本75元/hm2,2項合計為450元/hm2。
機械直播,效率為2hm2/d,機手成本為150元/2hm2=75元/hm2,柴油成本150元/hm2,2項合計為225元/hm2。
人工效率為0.07hm2/(d.人),折合成本為2250元/hm2。3.1.4肥料。玉米保護性耕作平均用肥成本2250元/hm?。有機肥為農場主自主生產,未計人成本。
3.1.5農藥。①免耕人工移栽。采用傳統的人工噴藥模式,效率為0.33hm2/(d·人),工資150元/d,人工成本450元/hm2。一個生長季節需要噴藥4次,其中噴施除草劑2次,防病和防蟲2次,農藥成本1500元/hm2。合計3300元/hm2。②免耕人工直播。利用高地隙植保機噴藥效率13.33hm2/(d·人),機手的工資200元/(人·d);柴油成本75元/hm2,機手和柴油的成本為90元/hm2。一個生長季節需要噴藥5次,其中噴施除草劑3次,防病和防蟲2次,農藥成本1500元/hm2。合計1950元/hm2。③淺耕機械直播、淺耕機械移栽。淺耕種植,試驗地秸稈與雜草還田后淺耕,省去噴除草劑1次,節省除草劑噴施1次。利用高地隙植保機噴藥,效率13.33hm2/(d·人),機手的工資200元/(人·d);柴油成本75元/hm2,機手和柴油的成本為90元/hm2。一個生長季節需要噴藥4次,其中噴施除草劑2次,防病和防蟲2次,農藥成本1200元/hm2。合計1560元/hm2。
3.2玉米保護性耕作不同模式產量情況及經濟效益對比
甜玉米和糯玉米鮮穗田頭收購價格(2018春季):甜玉米1.5~1.6元/kg,甜糯玉米2.0~2.2元/kg。2018年早稻保護性耕作不同模式示范點測產結果及經濟效益見表1和表2。
4結語
從實際經驗來看,在種植密度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各模式的優質穗率差別不大,淺耕模式較免耕模式平均單穗重高約14.3%;淺耕模式較免耕模式產量高14.3%~18.6%;而且保護性耕作能節省大量的人工及人工成本,淺耕模式較免耕模式平均多實現經濟效益95.7%~143.6%,經濟效益明顯。肥料、農藥是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玉米保護性耕作通過秸稈還田,減少肥料施用;利用高地隙植保機噴藥,霧化程度高、農藥利用率高,相對條件下用量相對少,效果好,對環境污染少,農藥成本1200~1500元/hm2,平均1350元/hm2,較人工噴藥模式農藥成本(1500元/hm2)節省150元/hm2,節省用藥量及成本約11.1%,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明顯。
5參考文獻
[1]王輝,向明文.淺談玉米的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7(13):9.
[2]楊英河.淺析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J].農業機械,2016(11):157-158.
[3]張勁松.玉米深松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研究[J].種業導刊,2016(7):27-28.
[4]張維.玉米高光效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6(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