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正濤 楊倩 程俊清 洪震坤 楊雪
摘要農業是受氣候變化影響最為敏感的領域之一,災害性天氣的出現會直接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氣候變化會導致主要作物水分虧缺、生育期縮短、農作物產量下降,威脅糧食安全,同時還會改變我國現行農業種植制度和農作物布局。基于此,本文結合海西州主要氣象災害類型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提出了科學有效的防御措施,以降低災害性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危害,進一步促進農業生產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 氣象災害;防御措施;農業;青海海西
中圖分類號 P4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5-0184-01
海西州位于青海省西部,屬于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4C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77mm,年內90%的降水都集中在5-9月。境內主要農作物有小麥、青稞、豌豆、馬鈴薯等。海西州的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暴雨洪澇、冰雹、霜凍、大風沙塵等,對全州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當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造成了巨大影響。
1主要農業氣象災害類型
1.1干旱
海西州春旱主要出現在3-5月,出現頻率高,會延緩農作物發芽和出苗,導致幼苗萎蔫、出苗率下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夏旱主要出現在6-8月,此時恰好是海西州農作物生:長關鍵期,會導致農作物體內水分虧缺,影響農作物開花授粉、孕穗、抽穗等,降低農作物產量;秋旱出現在9-10月,此時大田作物收獲基本完成,對農作物的危害相對較小。
1.2風沙
海西州風沙天氣主要出現在春、夏季,其主要特點是局地性和突發性強、持續時間短、影響范圍廣、造成的損失嚴重。若大風天氣出現在春季,會導致農作物種子裸露在地面,輕則影響出苗率,重則需要重新播種,不僅延誤春耕播種的速度,還會增加耕地沙化的面積";夏季大風對農作物的危害包括生理和機械2個方面,會導致農作物倒伏枯萎籽粒脫落,甚至死亡。
1.3霜凍
海西州早霜凍大多出現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晚霜凍則出現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早霜凍出現時,大田作物基本收獲完成,對農作物的危害相對較小;晚霜凍出現的時間恰好是小麥分蘗至拔節期,油菜、馬鈴薯、蔬菜等幼苗期以及枸杞發芽展葉期,受晚霜凍的影響較大。
1.4洪澇
海西州共有大小河流逾160條,流域面積大約500km2,常年有水的河流逾40條。境內洪澇災害主要是由降水量多、降水強度大或持續時間長引起,其季節性和區域性特征較明顯。洪澇災害出現時會沖刷農田、毀壞莊稼,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破壞農牧業生產和農業基礎設施;危害人畜安全;加劇水土流失、土壤貧瘠增加地下水文,導致土地鹽漬化嚴重,破壞農業生態環境。
1.5冰雹
海西州大部分地區的冰雹災害出現在4-10月,6-9月為冰雹天氣的多發期,冰雹出現時常伴隨有雷暴、大風等天氣,與地理條件密切相關。冰雹極易砸傷人畜、毀壞禾木,造成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
2防御措施
2.1干旱
一是結合海西州境內水資源情況,積極推行節水高效農作制度,將滴灌噴灌等技術進行結合,以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并向廣大農民宣傳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增強水資源使用率;二是根據海西州氣候特點,對農作物生產布局進行調整,,優先選擇抗旱能力強的品種,提升農作物自身抗旱能力;三是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做好水資源調控;四是加大研究人影作業技術2,實時監控天氣變化,選擇合適的時機開展人工增雨作業,通過開發空中水資源緩解干旱對農作物的影響。
2.2風沙
一是結合地區優勢,積極調整優化農業、林業牧業結構,將發展生態農業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主攻方向,盡快構建生態農業體系,降低風沙對農業的危害;二是加強防風設施建設,營造農田防風林帶,控制風沙蔓延,增強農業生產對風沙災害的抵抗能力;三是對沙塵天氣監測和預警平臺進行優化和完善,將探測雷達、遠程實景監控等手段進行結合,實時監測沙塵天氣的形成叫發展和擴散情況,確保風沙天氣預報、預警信息及時傳遞至每位農民。
2.3霜凍
一是培育和引進抗霜凍且耐低溫能力強的農作物品種,增強農作物抗霜凍能力;二是在霜凍出現前做好灌溉工作,降低夜間地面有效輻射,減緩降溫速率,避免霜凍天氣的出現;三是若在農作物苗期出現霜凍天氣,可以選用土壤、草簾、草灰、作物秸稈等覆蓋,避免熱量散失,降低霜凍對農作物的危害。
2.4洪澇
首先,提前對暴雨進行預測預警,保證人們有充足的時間防御;其次,做好天氣跟蹤服務,實時關注當地天氣,一旦發現降雨量接近或超過暴雨級別,及時向群眾發送暴雨預測預警信息4,保證暴雨預警信息可以傳遞到政府部門和農民手中;最后,加強當地農業、水利等部門間的溝通交流,對現有防洪機制進行完善,降低暴雨洪澇對農業的危害。
2.5冰雹
利用現代化觀測儀器設備和技術,加大冰雹天氣監測力度,采用人工消雹,降低冰雹對農業的危害。在冰雹天氣未出現時,對成熟農作物進行搶收;冰雹侵襲農作物后,應選擇科學有效的補救措施,及時剪除枯葉及被冰雹損傷的葉片,確保新葉片可以正常生長。
3參考文獻
[1]張繼峰,王順民.漯河市主要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及防御對策第[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2(2):73-74.
[2]鄭志陽,劉德和,陳文煌惠安縣主要農業氣象災害及防御對策[J].福建農業科技,2014(9):82-83.
[3]秦霞,彭杰,方曙,等.農業氣象預警研究[J].河南農業,2018(17):46.
[4]魏鵬,鐘存.貴德縣氣象防災減災現狀及對策[J].河南農業,2018(1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