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漢崗 張曉琴 畢靜 裴璐華
摘要農技員培訓是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的重要內容。本文圍繞農技員培訓4個環節中的培訓需求調研進行了探析。農技員培訓是一項國策,必須緊密結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當前的中心任務是產業扶貧,因而農技員培訓要緊扣產業扶貧這個中心,在實踐中需從4個方面做好培訓需求調研。一是立足區城產業經濟發展的特點設計培訓需求調研方案;二是開展電話和實地走訪、座談、問卷調研;三是科學分析調研問卷,找出問題,匯總調研結果;四是依據調研結果有針對性地設置培訓課程。目的在于提高基層農技員在產業扶貧工作中的參與能力、指導能力和服務能力,同時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造血能力。
關鍵詞 農技員;培訓;需求;調研
中圖分類號 G7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5-0254-01
農技員培訓是農業部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項目的一項重要內容凹。隨著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的不斷深人,農技員培訓已被確立為常態化工作,各級培訓機構任務越來越重。漢中市農業干部學校承擔著全市11個縣(區)農技員培訓任務。為扎實做好培訓工作,使培訓取得預期效果,將培訓工作劃分為4個環節:一是培訓需求調研;二是培訓過程監管;三是考核考評;四是信息反饋吧。培訓需求調研是培訓工作的基礎,是實現培訓目標、取得成效的重要環節。
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技員服務對象主要是新發展起來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產業扶貧中,農技員是產業發展、科技承載的排頭兵和主力軍,產業扶貧是農技員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提高農技員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產業扶貧的服務能力、指導能力、參與能力是農技員培訓工作的核心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首先要扎實做好培訓需求調研工作現將具體工作實踐內容總結如下。
1調研方案的設計
1.1調研目的
按照省農業廳、市農業局的要求,農技員培訓要與產業扶貧緊密結合,將培訓辦在田間地頭將貧困村列人重點對象。以問題為導向,邀請貧困戶參與現場教學,當場解決實際問題。首先要把培訓需求調研工作做實、做細,為培訓奠定堅實基礎,使培訓工作有效促進農技員隊伍服務能力的提升,不斷創新培訓內容、培訓模式,推動培訓工作再上新臺階。按照“陜西模式”,開展能干、能講、能寫的“三能型”農技員培訓。圍繞上級部門的要求,漢中市農業干部學校培訓的首先工作即開展培訓需求調研。
1.2調研內容
緊扣漢中農業主導產業發展需求和產業扶貧工作的需要,結合培訓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設置了公共基礎、專業技能、產業扶貧等方面的課程。每個主導產業精選3~5門課程,設置問卷供調研對象選擇,匯總調研結果,按權重排序確定培訓課程間。
1.3調研對象
1.3.1扶貧工作領導和專家。對市、縣(區)農業局、產業辦、扶貧辦長期從事農業產業發展及扶貧工作的領導、專家進行走訪.座談與問卷調研。
1.3.2貧困村干部和貧困戶。每縣(區)選定2~4個貧困村進行調研,調研對象主要有村委會干部扶貧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干部、部分貧困戶。
1.3.3農業科技人員。對漢中市11個縣(區)具有高級、中級、初級職稱的農業科技人員進行調研。每縣(區)選擇10~20人,其中在縣(區)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占80%左右,在鄉鎮工作的技術專業人員占20%左右,對其進行電話調研。1.3.4授課教師。依據預設置的課程,對擬聘用的教授、專家、園區負責人、農業技術骨干、種植養殖業的“土專家"進行調研。
1.4調研方法
1.4.1電話調研。在培訓部設立調研專線電話,從分管的領導到培訓部全體人員,每人負責1個縣(區),對選定的農技員及擬聘用的授課教師按要求進行調研,并填寫調研問卷表。
1.4.2問卷調研。由分管領導負責、培訓部領導帶隊,到各縣(區)農業局、產業辦扶貧辦及選定的貧困村進行走訪、座談及問卷調研,并填寫調研問卷表。
1.5調研組織及工作安排
1.5.1培訓需求調研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主要領導任組長,負責調研的組織、指揮、協調等全面工作;主管培訓的校領導任副組長,負責調研工作的實施、考核、考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培訓部主任兼任辦公室主任,組員由培訓部全體員工組成。
1.5.2調研工作安排。為有序開展培訓需求調研,使調研結果真實有效,確保課程設置科學、培訓取得預期成果,將調研任務分配到人、責任落實到人,問卷調研要在培訓開班前安排的時間內完成。培訓需求調研目的明確、針對性強、時間緊、任務重,全體人員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齊心協力把調研工作做實.做細,為產業扶貧農技員培訓工作打下基礎。
2調研的開展
2.1電話調研
對11個縣(區)的農業科技人員、專家、教授及擬聘請的授課指導教師進行電話調研。依據設置的問卷結合產業扶貧工作特點進行電話意見建議征詢,最后逐個整理調研問卷并匯總結果。
2.2走訪、座談、問卷調研
對開設培訓班的縣(區)進行實地調研。對縣(區)農業局產業辦、扶貧辦及有產業特點的貧困村進行走訪、座談、問卷調研。一方面,重點挖掘縣(區)領導及科技干部對產業扶貧存在的問題、所需的培訓課程的意見建議;另一方面,挖掘貧困村產業發展特點存在的問題及產業發展需要的關鍵技術、前沿理論、合作社運營與管理等。對收回的問卷和了解到的問題分別進行整理分析,最后匯總出調研結果。
3調研結果
3.1主要培訓課程
3.1.1公共基礎類課程。如何撰寫產業扶貧項目申報材料;人人3min演講;如何熟練使用UMU學習平臺或APP應用;“最美農業人”愛崗敬業專題講座;學員扶貧工作案例交流(每人10min);如何撰寫科技論文等。
3.1.2專業技術類課程。圍繞漢中市農業主導產業,側重經濟作物的技術培訓,突出漢中區域內茶葉柑橘、獼猴桃、中藥材、畜禽養殖、食用菌等特色產業,選出的課程有獼猴桃高產栽培技術;大櫻桃高產栽培技術;食用菌高產栽培關鍵技術;柑橘主要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柑橘及特色果業栽培技術;漢中茶葉生產提質增效關鍵技術;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無性系茶園建設關鍵技術;水稻機械化插秧關鍵技術;油菜直播及機收關鍵技術;漢中畜牧養殖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動物疫病流行趨勢與預防;元胡高產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魔芋高產栽培技術;魔芋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等。
3.1.3產業扶貧類課程。該類課程主要包括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與運營;如何在產業扶貧中實現“三變”促進農民增收;農產品市場營銷;中蜂養殖關鍵技術;烏雞養殖技術;天麻、烏藥、黃精等中藥材種植技術。
3.2各縣(區)貧困村產業發展情況
3.2.1貧困戶致貧的主要原因。因病、因殘、因學;缺項目、缺技術、缺資金;居住環境惡劣,交通不便;生活、生產的基礎設施薄弱;貧困戶生產動力不足、政策依賴性強等。
3.2.2貧困村主導產業。貧困村依據當地資源,產業主要以經濟作物和特色養殖為主。種植業:茶葉柑橘、大櫻桃、核桃、獼猴桃、油橄欖、銀杏、蠶桑、食用菌、大棚蔬菜、高山蔬菜、元胡、烏藥、天麻、黃精等;養殖業:養豬、養牛、養羊、養雞、養兔、中蜂等。
3.2.3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自然環境條件差,生活、生產基礎設施薄弱;種養殖技術落后,產量不高;農產品市場銷售不暢、困難多;農產品附加值較低,收益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合作社運營不規范,水平低;缺乏關鍵技術指導等8。
4結語
漢中市農業干部學校結合上級部門J下達產業扶貧農技員培訓任務,圍繞主導產業,突出區域內茶葉、柑橘、獼猴桃、中藥材、果業、食用菌、畜禽養殖等特色產業開展培訓。實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現場教學,當場解決問題。專家教授精髓、技術骨干傳技藝、新型農民講經驗,充分增強了培訓工作的實用性和產業扶貧的針對性,進一步提高了農技員在產業扶貧中的參與能力、指導能力和服務能力,同時增強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造血能力。
5參考文獻
[1]張釗.陜西基層衣技員精準培訓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
[2]鄧根生,李一博,邢麗紅,等農技員培訓工作探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220-221.
[3]周暉,姚曉林新編農業政策法規[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68-75.
[4]宋志偉,肖羌雄,孔慶華.現代農業生產經營[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162-209.
[5]陜西省農業廳陜西財政廳印發2017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中央財
政專項資金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陜農業計財[2017]70號[A/OL].(2016-09-22)[2018-10-05.http://www.sxny.gov.cn/www/snytjcwj6987/20160922/540670.html?from=singlemessage.
[6]張曉琴,田漢崗,李靜榕.產業扶貧農技員培訓探索[J].安徽農業科學,2018,46(24):230-232.
[7]張曉琴,李一博,邢麗紅,等.農技員培訓的課程設置調研探析[J].現代農業科技,2017(13):278-279.
[8]李忠華.農技服務在脫貧攻堅中推廣的探討[J].農業技術與裝備,2018,339(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