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曉寧
中圖分類號:C924.2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6-148-02
摘 要 獎勵扶助制度可以幫助農村計劃生育家庭解決養老保障的問題,同時還可以控制人口增長、穩定低生育水平。從當前情況來看,這一制度需要進行改革,因此本文針對獎勵扶助制度的標準界定和資金分配問題進行研究,在簡單了解了獎勵扶助制度的主要成效后,從當前獎勵扶助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針對獎勵扶助資格認定、獎勵扶助標準提高、獎勵扶助社會效應等方面提出具體的標準界定和獎金分配政策建議。
關鍵詞 獎勵扶助制度 資格認定 獎勵扶助標準 獎勵扶助社會影響
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自提出后取得了矚目的成績,讓中國迅速成為低生育水平的國家,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任務日益加重。對此,國家實行獎勵扶助制度,試圖穩定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和純二女家庭,逐漸建立起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但是在實際應用中該項制度還需要從實際出發,不斷地進行完善更改,從而充分發揮出該項制度的具體作用,推動國家農村地區實現穩定高效的發展。
一、獎勵扶助制度的主要成效
獎勵扶助制度的主要成效可以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切實提供了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的落實力度。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始終都是國家的重點任務,這一制度的實施,得到了群眾的認同,群眾生育觀念也逐漸發生了轉變。通過對很多地區的實際調查發現,很多農村地區的群眾逐漸放棄了政策外生育的想法,制度的實施人,為計劃生育工作的落實提供了更好的環境,很多工作都可以得到順利的開展,群眾的抵觸心理下降,尤其是在一些經濟條件較差、計生工作開展緩慢的地區,獎勵扶助制度的效果尤為明顯。通過獎勵扶助制度讓計劃生育利益導向和社會制約進行了有機結合,讓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得到了改善,增強了計劃生育政策的感召力。
第二,有效緩解了農村地區存在的“三農矛盾”。隨著農業不斷發展,農民生活日益穩定,農村經濟水平也隨之提高,獎勵扶助制度也讓群眾自覺的執行計劃生育。中國人口基礎較大,農村人口較多,目前,需要負擔的財政壓力較大,但為了才初級年農村社會的穩定發展,解決了農村基層社會矛盾問題,緩解了計劃生育帶來的問題,讓農村社會更加穩定。不僅如此,通過獎勵扶助制度,也能夠增加農民對黨和國家的信任,喲小減少社會默哀噸,讓農村社會更具穩定性。
第三,從根本上改善了黨群、干群之間的關系。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獎勵輔助制度始終存在,但在發展初期,受到計劃生育工作形象的影響,群眾對黨員、干部的態度并不優化。但是在獎勵扶助制度落實后,群眾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對計劃生育的熱情也在逐漸早呢更加。農民的生育觀念日漸理性,自覺自愿的接受了計劃生育形象,黨員、干部等工作人員在開展計劃生育工作時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群眾也會主動接待。這是因為獎勵扶持制度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政府職能的轉變,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工作人員更好鞏固群眾基礎,從側面提高了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二、獎勵扶助制度中存在的問題
獎勵扶助制度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對農村地區計劃生育工作的穩定開展產生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同時也不能夠忽略其中存在的問題。
(一)獎勵扶助資格認定的問題
從計生專干工資核算的角度上看,標準界定和資金分配并不合理,對于合一問題,在實際調查中也得到了一定的顯示,但很多地區并沒有引起較大的重視。根據國家有關部門規定,計生專干工資主要按照工齡和工作能力進行分配,以某部門對計生專干的工資統計數據來看,年齡46歲及46歲以上的計生專干工資收入在6000元及6000元以下的人數占比最多,其次年齡在36歲至45歲的計生專干工資收入在6001元及6001以上的人數占比最多,25歲及25歲以下的計生專干工資收入最少。這樣的情況下,計生專干人才的流動性會不斷增加,嚴重阻礙了獎勵扶助工作的開展。不僅如此,計生專干人員的資金分配也并不合理,無法有效調動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
(二)獎勵扶助標準有待進一步提高
從獨生子女費審核與發放的角度上看,存在著長期支付壓力,在對各地區計生專干工作人員的訪問調查過程中發現,隨著社會發展、時間推移,獨生子女費支出不斷擴大,而且農村地區環境較為復雜,無法完成準確的預測,對政府財政工作造成角的壓力。以某廣東省某村鎮為例,該村鎮2016年的獎勵扶助中僅獨生子女費的金額就比全國標準高出了整整一倍,對村鎮的正常發展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不僅如此,未來隨著計劃生育的不斷實施,獨生子女會不斷增加,獨生子女費作為獎勵扶助制度的關鍵,費用會進一步提高,對各地政府而言,是極難承受的一筆開支。
(三)獎勵扶助人員資金審核與發放問題
從獎勵扶助人員資金審核與發放的問題上看,資格確認工作也存在一定的苦難。在走訪調查的過程中,很多工作人員都表示,資格確認是最為困難的工作之一,也是威脅計生工作人員社會形象的問題。在農村地區,人戶分離、再婚家庭、年齡界定、隱瞞實情、制度放寬等問題都十分常見,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對獎勵扶助人員的資格認定造成了阻礙。不僅如此,這些問題造成的阻礙各不相同,讓計生專干工作人員工作受到嚴重阻礙,工作開展十分被動。而且目前,并沒有對這一問題產生良好的處理對策,具體機制和處理程序上也都呈現“空白”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一問題會更加突出。
三、完善獎勵扶助制度政策制度的對策
由此可知,新時期獎勵扶助制度政策工作的開展,必須要從計生專干工資、獨生子女費、獎勵扶助人員資金等方面入手進行完善,從而保證獎勵扶助制度的標準界定和資金分配更加合理。
(一)獎勵扶助資格認定的政策建議
國家明確了受享獎勵扶助政策的四個基本條件,一、本人為農業戶口或界定為農村居民戶口,二、本人或配偶曾經生育子女,本人及配偶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三、本人及配偶現存一個子女,或現存兩個女孩,或子女死亡現無子女。四、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滿60周歲。對于這些條件中的無違反計劃生育法規和政策的界定就比較棘手,有的雙女戶可能存在其他生育情況,生了孩子送人的現象不在少數,但計生工作人員在這方面的取證卻存在很多麻煩,知情的群眾了解情況,但都不愿得罪莊里鄉親。
再有就是對于曾經生育過子女的認定,有的可能當時孩子確實生下來就死亡了,但由于存活時間太短,村里群眾知道的比較少,所以對于是不是生過就會存在異議,再就是有的本就沒有生育過,卻硬說自己生過,由于年代久遠,再加上莊里鄉親都不愿得罪人,所以造成取證困難。由上可知,當前計生專干工資核算工作并不合理,想要改變這一現狀,就要根據當前情況,科學制定工資配比,嚴格按照有關標準界定工資,落實科學的資金發放制度,從根本上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速隊計生專干隊伍的年輕化和知識化。此外,提高日均工作時間,改善工資待遇,并且建立起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以及績效考核制度,從而讓計生工作順利開展。
(二)獎勵扶助標準進一步提高的政策建議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所以獎勵扶助發放標準也應該及時上調。獨生子女費審核和發放要的完善監督機制,強化獎勵扶助制度和有關政策的銜接,不僅如此,還要采用以補償性為主的補償性兼導向性的制度定位。對于一個制度而言,科學合理的定位極為重要,會對制度、政策的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想要解決獨生子女費的審核和發放問題,只能相對最困難的獨生子女家庭進行補償。不僅如此,目前低生育率上已經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生育觀念也在逐漸改變,獨生子女費的審核和發放也要進行全新變動,從而形成補償性兼導向性的制度,對于一些沒有生育的家庭不能夠享受獎勵扶助資金。獨生子女家庭的標準界定始終存在問題,想要保證獨生子女費得到合理的發放,讓獎勵扶助制度得到充分實施,就要建立起健全完善的監督體系,并且保證政策之間可以實現配套實施。第一,完善監督機制,提高獎勵扶助制度的執行效果。第二,突出重點,促進獎勵扶助制度與相關政策的銜接。比如:某地區就定期或者不定期對獨生子女費群體進行資格確認,并且確認資金的發放情況,以此保證獨生子女費的發放可以做到公平、公正、透明。
(三)獎勵扶助人員資金審核與發放措施
針對獎勵扶助人員實行分類管理和分層次獎勵,根據實際情況劃分獎勵扶助對象,有針對性進行管理。只有詳細、合理的鑒定獎勵扶助人員,才能妥善解決資金分配問題。獎勵扶助制度的落實已經有了一定的時間,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要適當提高獎勵扶助標準,降低政府支出壓力,同時對獎勵扶助人員進行分類管理和分層次獎勵。不僅如此,還要詳細、合理的界定獎勵扶助對象。適當調整對獎勵扶助對象的界定,充分考慮到獎勵扶助人員家庭的實際情況,可以讓獎勵扶助資金發放更加合理。如果不考慮獎勵扶助對象的具體情況,盲目的提高獎勵扶助標準,會直接造成地方政府財政支出壓力增加,進而對未來的獎勵扶助資金支付造成負面影響,嚴重的情況下,還會失信與社會群眾。
(四)合理確定各地區獎勵扶助支出比例
除了上述內容之外,合理確定各地區的獎勵扶助支出比例,合理定位獎勵扶助制度的社會地位也解決當前獎勵扶助制度問題的方式之一。各地區經濟發展條件不同,因此感受到的壓力也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各地區在設置獎勵扶助制度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中央和地方也可以適當撥款,設立專項資金,保證一些經濟發展較弱地區的獎勵扶助制度穩定開展。比如:可以建立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基金,從而有效緩解資金壓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國當前大背景下,實施獎勵扶助制度是必然的,從近幾年的發展狀況上看,這一制度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想要更好的實施獎勵輔助制度,就要解決問題,加大宣傳力度和信息化建設,重點提高計生專干工資、獨生子女費、獎勵扶助人員資金等方面內容審核發放,讓獎勵扶助制度和有關政策進行連接,從根本上為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的養老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胡耀嶺.我國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標準及其測算研究[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3(01):134-144.
[2] 呂紅平,呂子曄.“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獎勵扶助制度改革之我見[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43(01):126-133.
[3] 舒施妙.村(居)計生專干收入及其影響因素芻議[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7(03):21-24.
[4] 呂紅平,陳紅.“全面兩孩政策”實施與獎勵扶助制度的“四個轉變”[J].領導之友,2016(07):5-9.